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在音乐大学中设置民族音乐,在中国是当然的事情。可是,这个看似简单的现象,在日本却不是那么简单,日本邦乐(日本民族音乐)在东京艺术大学中的设置,是日本近代音乐史中的一个大的事件。文章以东京艺术大学邦乐的成立为例,来说明日本民族音乐者希望利用新的教育体系改善传承方式以发展本民族音乐的愿望和决心。

  • 标签: 日本 音乐大学 东京艺术大学 民族音乐科
  • 简介:普罗菲耶夫·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ProkofievSergrySergeyevich1891—1953)是20世纪最优秀的作曲家、钢琴家之一。他从传统的创作技巧中寻求更为自由的手法,使钢琴尽可能地发出粗犷的音响,将钢琴基本上作为一种特殊的打击乐器来使用。

  • 标签: 《第一钢琴协奏曲》 普罗科菲耶夫 演绎 曲式 20世纪 创作技巧
  • 简介:<正>中国音乐界早就盼望编写一部自己的百全书,这一愿望到1979年12月12日才得以实现。当时,在北京召开了编篡《中国大百全书》音乐部分的筹备会议,建立了由吕骥、贺绿汀、缪天瑞、赵沨等24人组成的筹备委员会。音乐部分条目框架总表是由数十位研究中外音乐的专家制定的。他们参考了国内外大量音乐辞书,从中精选条目,最后由缪天瑞先生负责平衡、归类。

  • 标签: 筹备委员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音乐 音乐教育家 音乐舞蹈 贺绿汀
  • 简介:<正>1989年4月《中国大百全书·音乐舞蹈卷》出版了。这是我国出版的最大型的音乐工具书。其中音乐部分有大小条目2000余条,共250万字。它体现了中国音乐界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水平,也是中国音乐界多年研究的成果。音乐这个学科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各历史阶段中不断涌现出作曲家、演奏家、演唱家、作品、著作、乐器、音乐机构、音乐教育等等,范围十分广阔。体现在音乐卷的框

  • 标签: 中国大百科全书 音乐舞蹈 中国音乐 音乐史 历史阶段 研究水平
  • 简介:大卫·列文创立的"转换理论"体系已经成为后调性音乐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学习研究,将研究观点立足于"转换理论"的微观材料结构——集合,以达拉皮拉《安娜莉贝拉的音乐札记》的第5首为例,对全曲的集合进行分析,以集中一点的研究态度对大卫·列文提出的集合概念进行探讨和研究。

  • 标签: 大卫·列文 转换理论 集合 序列 嵌入
  • 简介:她的名字在模特儿界无人不知,Fendi和Chanel两大时装品牌曾经争聘她为时装代言人,而那些世界著名的时装杂志如《Vogue》、《FrenchGlamour》,《Elle》和《Cosmopolitan》等等也纷纷把她的照片登上封面,那么这样一位世界级模特是怎么踏着“猫步”走入古典音乐界的呢?其实绝非偶然,这一切还得从Nina的家庭淡起。尼娜的父母都是音乐家,母亲是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教授,父亲伊

  • 标签: 俄罗斯 大提琴家 科托娃 成长历程
  • 简介:在普罗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中,主调织体占主要地位,但在以主调写法为主的情况下,附加和融入复调写法的因素,丰富和发展了主调音乐,比较常用的手法是:和弦形成过程中,某一声部明显的线性进行,与主旋律构成对比复调;附加平行旋律等等,有意识地将复调写法融入主调音乐中,借以丰富主调音乐的音响。

  • 标签: 普罗科菲耶夫 钢琴奏鸣曲 复调 主调音乐 思维 传统
  • 简介:<正>一苏联汉学家王希礼的中国文化研究鲍里斯·亚历山德罗维奇·瓦西里耶夫(БорИсAпексаНДроВИУВасИЛьеВ,1899-1937),汉名王希礼,他出生于彼得堡一个普通公务员家庭,1922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东方系,自1918年为俄罗斯汉学权威阿列克谢耶夫教授(АЛексеВB.M.,1881-1951,汉名阿翰

  • 标签: 阿列克谢耶夫 中国文化研究 彼得 汉名 瓦西里耶夫 中国戏曲
  • 简介:三、斯特拉文斯基(Op.7)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出生于1882年,是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是开创20世纪一代音乐风格的、有代表性的音乐大师.作于1908年,是斯特拉文斯基比较重要的钢琴作品.他的练习曲以富于生命活力的音律和节奏的坚毅而引人入胜.其作品与20世纪的许多作曲家的作品一样都具有率直、乐观、富于激情的特点.

  • 标签: 巴托克 希曼诺夫斯基 斯特拉文斯基 普罗科菲耶夫 钢琴练习曲 《四首练习曲》
  • 简介:由星海音乐学院主办,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协办的“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基本乐科教学及招生改革研讨会”于2016年11月24—26日在星海音乐学院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基本乐方面的专家、学者,各艺术高校基本乐的带头人,

  • 标签: 音乐艺术院校 基本乐科 招生改革 教学 星海音乐学院 实践
  • 简介:歌剧演唱会作为歌剧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已经成为全球歌剧迷最为接受的一种形式。从导演二度创作的角度来审视、探讨西尔维娅·碧妮意大利歌剧演唱会南宁站演出的优点与缺失,有利于推动其适应本土文化的特质,符合本土观众群体的审美取向,使高雅艺术演唱会形式更好地在中国本土发展。

  • 标签: 导演 导演技法 歌剧演唱会 审美倾向
  • 简介:普罗菲耶夫的钢琴作品让人有丰富而多彩的想象力与联想性,原因在于他的钢琴作品中带有古典主义的影像,复调的色彩、浪漫的手法、印象的韵味、现代的气息。在音乐史书中给普罗菲耶夫的定位是20世纪现代派作曲家。通过了解他,研究他,分析他之后会有一种感觉,他的音乐作品涵盖世界,笔者认为他的音乐作品中能让人回忆起其他作曲家作品的影子,这就是普罗菲耶夫钢琴作品的独创性、随意性、流浪性。《第七钢琴奏鸣曲》是普罗菲耶夫的经典作品之一,本文从这首作品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对于这位作曲家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进一步挖掘他的音乐内涵与演奏特点。

  • 标签: 演奏难点分析 乐章要点 节奏型
  • 简介:安纳托里·谢尔盖维奇·玛洛夫斯基(A.X.Komarovsky1909—1955)是20世纪上半叶活跃于俄罗斯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其生前留下的小提琴作品并不多,但长期以来几首程度浅易的协奏曲却在小提琴教学领域里发挥着作用,原因在于作品把基础的技巧练习和音乐表现较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 标签: 小提琴协奏曲 教学辅导 洛夫 小提琴作品 回旋 技法
  • 简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之一,由中国大百全书出版社出版、中央音乐学院编写的《音乐百全书》于2017年8月荣获"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该书为中国第一部大型音乐专业百全书,全书包括两卷(开本为889mm×1194mm)。该书由前任院长于润洋提议,在时任院长王次炤的组织和推动下,得到当时学校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历经与中国大百全书出版社单基夫、田胜立、龚莉三任社长的合作,由于润洋任执行主编、袁静芳任执行副主编、王凤岐任编辑部主任。

  • 标签: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音乐百科全书》 一等奖 北京市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哲学
  • 简介:奏鸣曲式是西方专业音乐作品中结构组织最为复杂的曲式类型,并在古典主义时期“奏鸣一交响套曲”的首乐章中形成了典型的奏呜曲式程式。然而,随着作曲家们对自身个性的追求,这一经典曲式的组合原则在具体音乐创作过程中常常被突破。文章以普罗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中国作曲家何占豪、陈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例,从曲中表现出来的曲式组合原则入手,揭示二者的结构思维与组合逻辑,剖析其创新之处,并寻找其曲式结构与传统奏呜曲式的联系,进而肯定它们对20世纪音乐创作中曲式结构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 标签: 奏鸣曲式 异化发展 普罗科菲耶夫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