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苏哈托政权,政党统治集权化,家族当政,贪污腐败,官商勾结,“裙带风”盛行,导致社会矜持加剧,民怨鼎沸,无药可救,其垮台可以用3个“3”来形容:30年的鸦雀无声、3个月的街头骚动、3天之内土崩瓦解——

  • 标签: 专业集团 政权 印尼 贪污腐败 土崩瓦解 苏哈托
  • 简介:摘要随着广汉三星堆古城和祭祀坑遗址的发掘,一个失落的文明渐渐步入人们眼里。出土器物各种奇怪诡异的神像和形象,都透露出关于古蜀国神权与王权制度的丝丝信息。三星堆文明的产生不是孤立的,既存在自己独立悠久的始源,又受到中华文明内部不同地域文化乃至西亚或更远地区的影响,我们亦能从中窥探到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治秩序、社会秩序。

  • 标签: 原始宗教 太阳崇拜 宗教立国 神权政体
  • 简介:在2000年的墨西哥总统大选中,连续执政长达71年之久的革命制度党被反对党击败而下台。墨西哥的政党制度也由原来的数党并存、一党独霸的政党体制,转变成为多党竞争的政党体制。

  • 标签: 革命制度党 墨西哥 政权 丧失 政党体制 2000年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2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26
  • 简介:《太平御览》卷九七0引《襄国记》曰,在中原的土地上开始引种西域的植物,[23]此句《齐民要术》引明帝诏作

  • 标签: 中原传播 政权西域 文化中原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15
  • 简介:羯胡中多有西域胡姓,  羯族中包含了很多西域胡,《魏书》卷九五《羯胡石勒传》云

  • 标签:
  • 简介:摘要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伟大启蒙思想家。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与民治,强调从“学校”解决社会治乱问题,主张人民有议政权和监督权,具有鲜明的民主特色。黄宗羲的民主思想以及参政权、监督权的民治思想对后世乃至于今天都有重要影响与借鉴意义。

  • 标签: 黄宗羲的民本思想 民治思想 参政权 监督权
  • 简介:摘要在《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中,杜赞奇将“文化”作为历史研究的视角,通过权力的文化网络将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展现出来,以历史纵向与文化横向两条脉络勾勒出中国1900-1942年华北乡村的社会全景。

  • 标签: 国家 乡村社会 文化网络
  • 简介:学术界对刘宋诗歌的研究一直偏重对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即所谓的"元嘉三大家"的研究,而且这种研究也侧重于把作家作为个体存在,对三位诗人的诗歌创作与刘宋社会环境的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文学史意义却没有给予更多关注。本文力求从具体史料出发,把刘宋一代诗人及其创作作为一个整体,置于刘宋政治的

  • 标签: 文变染乎世情 刘宋 诗歌创作 文学史意义 南朝诗歌 应制诗
  • 简介:摘要三国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段战争频仍、史料奇缺的时期,一直以来都是史学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这一时期的中国北方先是军阀混战,之后由曹魏政权统治。作为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曹魏政权在诸多方面具有很强代表意义。目前对曹魏政权经济状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屯田、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以及小农经济或庄园经济的考证上,对于钱币——这一反映经济状况的重要标志则所论不多。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探究钱币兴废与这一时期中国北方及曹魏政权经济状况之联系。

  • 标签: 三国时期 中国北方 曹魏政权 钱币兴废 经济兴衰
  • 简介: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它包含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人的道德素质的社会作用。“德者,国之基也”,“有才无德其行不远”。德乃做人之道也。道德是文化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道德建设 道德素质 国家软实力 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 道德情操
  • 简介:摘要广场作为整个城市的标志建筑,展现着整个城市的思想文化,与城市的发展有着直接关系。而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影响,降低了广场文化的品位,则会使城市形象受损。为此本文分析了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风貌。

  • 标签: 城市广场 文化建设 独特风格
  • 简介:党委班子建设是单位建设的核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领导班子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严守党纪党规,扎实搞好作风建设,不断提升科学领导部队全面建设的能力.

  • 标签: 党委班子 民主集中制 作风建设 制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学校是进行教育的组织机构,学校可以为社会培养各式各样的人才,因此,社会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学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学校呆的时间远比在家呆的时间要长的多,可以说学校是他们的第二个家。但是近年来,学校却不在是那么平静,那么神圣的地方,学校里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各种角色的冲突愈演愈烈,老师与学生、老师与老师、学生与学校、老师与学校之间等。这些角色之间的冲突不仅仅影响了当事人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甚至是在社会上也引起强烈的关注与反响。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