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胎儿肺间质肿瘤是一种罕见的新生儿期的肺间质性肿瘤,此例为新生儿,女性,主因全身黄染就诊,影像学检查提示右侧胸腔见一巨大肿物,其内可见散在蜂窝状空腔。临床诊断:右侧胸腔占位,遂行手术切除。大体检查可见一切面蜂窝状肿物,光镜下主要见未成熟的气腔样结构及因水肿增宽的间质间隔,间隔表面衬复立方上皮,间质内见未成熟的间叶细胞,未见核仁,诊断为胎儿肺间质肿瘤。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廖娟 彭东红(审校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400010
  • 简介:摘要幼年皮肌炎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血管病,以皮疹和近端肌病为特征。与本病相关的肺部并发症包括间质性肺病、吸入性肺炎、呼吸肌受累、气道受累、胸膜受累、肺动脉高压和纵膈气肿等。其中间质性肺病是幼年皮肌炎肺部受累中最常见的,往往影响患儿预后。成人肌炎相关间质性肺病在文献中已有较好的描述,但对幼年皮肌炎相关间质性肺病描述尚匮乏。该综述就幼年皮肌炎相关间质性肺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类型、生物学标志、诊断、治疗及监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 标签: 幼年皮肌炎 间质性肺病 自身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胃肠道间质瘤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病理和免疫化学检查,总结患者临床症状,分析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情况。结果病理形态,胃肠道间质瘤病患其肿瘤细胞多位于粘膜下、浆膜下及肌壁间,其中以梭形细胞为主,少数细胞呈上皮样、梭形/上皮样混合型、类癌瘤/副神经节型。肿瘤危险分级,高危险性12例、中危险性15例、低度及极低危险性23例。免疫组化,CD117阳性率92%(46/50)、CD34阳性率(阳性表达较弱)80%(40/50)、S-100阳性率12%(6/50)、VEGF阳性率68%(34/50)。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作为胃肠道间叶组织来源肿瘤医者可综合分析病理组织学特征联合免疫检测结果以科学诊断疾病,以便为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基础。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检测 诊断
  • 简介:摘要相比较普通人,肺间质纤维化者存在更高的肺癌患病率,大约为9.8%至38.0%,在分析肺纤维化者中不但能够将高表达的癌标志物检出,也可将异常表达的标志基因检出。依据影像学表现能够准确判断肺间质性疾病,有利于早期肺癌的判断,充分了解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CT表现,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肺间质性疾病 肺癌 CT表现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飞蓟素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小管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单侧输尿管梗阻诱导建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实验SD大鼠随机分为梗阻组24只、治疗组24只、假手术组8只,梗阻组和治疗组分别于实验第7天、14天、21天各收获动物8只,假手术组于第21天一次处死动物,进行肾组织病理学观察,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及水飞蓟素的干预影响。结果实验第7天梗阻组大鼠即表现出小管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P<0.05),随病程进展,上述病变呈进行性加重(P<0.05),水飞蓟素治疗组动物在各时间点组织学的改善同梗阻组相比有明显减轻(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水飞蓟素在各观察时间点能显著下调TGF-β1和α-SMA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P<0.01)。结论水飞蓟素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有效干预上皮-间质转分化达到改善肾脏纤维化的作用。

  • 标签: 水飞蓟素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上皮-间质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beta 1
  • 简介:目的总结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MGIS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3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60例M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中22例为潜在MGIST,38例为MGIST。病理检查,潜在MGIST患者肿瘤直径3.2~7.2(平均5.3)cm,瘤组织切面呈灰白、灰黄色,实性或有出血囊性变;MGIST患者肿瘤直径3,0~25.0(平均9.2)cm,瘤组织呈鱼肉样,肿瘤细胞丰富,可见不同程度出血坏死,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多见。免疫组化测定:54例CD117阳性,53例CD34阳性,48例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27例S100阳性,16例SMA阳性。全组患者均行手术完整切除肿瘤,2003年7月后有19例患者术后给予伊马替尼辅助治疗。41例单纯手术的患者术后2年内有80,5%的患者出现转移复发,而手术加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者仅有21.1%的转移复发率(P〈0.05)。结论CD117和CD34标记阳性是诊断MGIST最有价值的血清学指标;确诊靠肿瘤病理切片。手术加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有效。

  • 标签: 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肠间质瘤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方法进行分析,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6年0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胃肠间质瘤46例,对病例资料及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汇总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情况。结果:46例胃肠间质瘤,组织形态学:梭形细胞为主型的患者有37例(占80.4%)、以上皮样细胞为主型的患者有4例(占8.7%)、以两种细胞混合型的患者有5例(占10.9%)。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D117阳性率为93.4%(43/46)、DOG1阳性率为95.6%(44/46),CD34阳性率为56.5%(26/46)、SMA阳性率为2.1%(1/46)、S-100阳性率为4.3%(2/46),Desmin均呈阴性,Ki-67阳性率2%-15%。结论:胃肠间质瘤的病理诊断过程中,组织形态学结合免疫组化 CD117、DOG1、CD34阳性是确诊的重要依据,联合使用SMA、S-100、Desmin能帮助进行鉴别诊断,免疫组化染色标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术前采用常规超声检查。研究组患者术前进行CT平扫和/或增强检查。分析间质瘤的CT表现,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影像学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学结果的符合率、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影像学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学结果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胃肠道间质瘤误诊率和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CT检查技术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CT 胃肠道间质瘤 诊断
  • 简介:弥漫性问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的病因近180种.因此对其诊断需要宽泛且深厚的相关知识储备。总体而言.ILD的诊断涉及三个层面。第一,是否为ILD,这需要与感染性、肿瘤性等疾病鉴别后得出结论:第二,是哪一类ILD,明确这一点则要熟知ILD的分类:最后.也就是ILD的“归因诊断”.即通过立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引起ILD的原因。

  • 标签: 间质性肺疾病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破裂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卒中、心原性猝死等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共同病理学基础。易损斑块指具有破裂倾向、易于形成血栓以及可能迅速进展的斑块。血流中多种刺激因素可诱导内皮细胞发生内皮-间质转化(EndMT),从而加速AS斑块进程。EndMT参与AS的发生和转归,且与斑块易损性密切相关。本文围绕EndMT的概念及其在易损斑块中的作用机制展开讨论,以期为易损斑块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 标签: 内皮细胞 细胞转分化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 简介:摘要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高度致死性肺间质疾病,病理改变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中位存活时间仅为28年,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的讨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药物治疗。方法根据患者具体病况选择不同药物进行治疗。结论环磷酰胺可以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同时开始使用,也可以用于糖皮质激素抵抗的患者。但由于担心其副作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环磷酰胺的使用。硫唑嘌呤治疗原则与环磷酰胺相似。与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相比较,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加硫唑嘌呤疗效相似,并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但不良反应不大,国外使用较广泛。环孢霉素A有研究表明,对糖皮质激素抵抗的患者及急性加重的患者使用本药有延长生存时间的可能,因此可以用于糖皮质激素使用无效的患者。N-乙酰半胱氨酸(NAC)因不良反应小,适用于所有IPF患者,由于本品有化痰作用,痰多不易咳出的患者更能获益。

  • 标签: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例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经过胸部CT、X线胸片及血气分析、尸检等检查,同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经过研究发现,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特点主要为患者的发病原因不明确,没有出现明显的肺炎疾病情况,并且发病急;患者在进行呼吸时出现呼吸困难,对患者的双肺进行听诊,可以听到肺部湿罗音。对患者进行胸部X线片和CT检查,主要呈现为弥漫性间质病变和斑片浸润阴影,短期内会迅速发展。结论熟悉和掌握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征能够有效地提高诊断率和治愈率。

  • 标签: 间质性肺炎 影像特征 间质性肺炎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胃肠间质瘤为胃肠道十分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随着人们对胃肠间质瘤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临床上对于其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加深,胃肠间质瘤已经成为肿瘤多学科联合诊断与治疗邻域的典型疾病。本文将对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治疗、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治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临床诊断 临床治疗 进展
  • 简介: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重要的慢性并发症,是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往对DN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肾小球病变,而对糖尿病状态下占据整个肾脏体积几乎达90%的肾脏小管间质病变的发生发展及其机制的研究却极为有限。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间质 DN 并发症 肾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2月—20015年12月间32例GIST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32例均行手术治疗。肿瘤根治30例,因肿瘤广泛粘连,无法完整切除2例。术后病理免疫组化CD117性26例,CD34阳性17例。结论间质瘤在中老年人中好发,以便血、腹痛和腹部不适、腹部肿块表现主。病理检查是确诊恶性间质瘤的惟一方法。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无法切除或有肿残余及术后复发的病人可应用伊马替尼进行治疗。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问叶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