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ICU内呼吸相关性肺炎综合护理对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影响体会。方法将我院2016.1到2018.12的70例ICU内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综合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ICU内呼吸相关性肺炎好转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肺炎指标、生命质量;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综合组满意度、肺炎指标、生命质量、ICU内呼吸相关性肺炎好转时间、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ICU内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 标签: 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综合护理 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VAP)发生中的价值体会。方法回顾性的选取本院预防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例数合计为2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6.5.1日到2017.5.1日,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2组,1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ICU常规护理(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集束化护理(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VAP发生率,病死率,气管切开率,撤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VAP发生率,气管切开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撤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可以促进其早日康复,可选为ICU机械通气患者理想的护理方案。关键词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医学科;呼吸相关性肺炎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就广播发射台短波PSM发射实现超蒸发冷却时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分别给予了论述,其中着重分析了下面几个方面超蒸发冷却的工作机理;水质处理的必要性和方法;设计上采用全系统密封、离子交换树脂、汽水分离、精密过滤等技术措施,保证系统获得质量稳定的纯水,降低了水垢的产生,并使高末槽路线圈和电子管带高电位的阳极(+10KV)能用纯水冷却,提高了冷却效果。

  • 标签: 超蒸发冷却 水质处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5)和研究组(n=55)。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和呼吸困难评分(MMRC)。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及MMRC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好转;与对照组治疗比较,研究组PaO2、PaCO2及MMRC评分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以及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 临床效果
  • 简介:胸痛三联征在临床上有相似的胸痛症状,误诊率居高,其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明确。针对经典支持向量不适用于胸痛三联征此类非平衡数据集分类的缺点,本研究结合径向基核函数、布谷鸟算法以及支持向量,提出一种基于布谷鸟算法优化支持向量的分类识别模型,用于胸痛三联征的分类诊断。在收集到的735例有效样本数据集上,采用Java程序抽取平衡数据集。实验结果显示,基于平衡数据集,该模型的平均正确率为80.667%;基于非平衡数据集,其平均正确率为97.767%,相比经典支持向量、粒子群算法-支持向量、遗传算法-支持向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本研究模型对胸痛三联征的分类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布谷鸟算法 支持向量机 胸痛三联征 非平衡数据 主动脉夹层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治疗当中为患者使用无创呼吸的人性化护理是否能对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以及临床影响。方法:本次试验探究选取了于 2016年 11月 -2018年 11月在我院诊治的 36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为探究对象,并依照随机抽取的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组用于参照对比试验。对照组在试验治疗期间采用常规化护理进行护理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添人性化护理,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血气分析,并依照治疗前的血气分析对比进行数据的分析以及治疗效果的评测。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经过人性化护理治疗之后, PaCO2的最终数据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 SPO2 PaO2等数据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本次试验 P

  • 标签: 呼吸衰竭 重症肺炎 人性化护理 无创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患者的早发性呼吸肺炎(VAP)的发生率和口腔不同的护理时机的相关联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ICU治疗的180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Ⅰ组患者在气管插管5h(含5h)行首次口腔护理,Ⅱ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5~11h(含11h)内行口腔护理,Ⅲ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11~25h内行口腔护理。比较各组患者的VAP的发生率数据、口腔病原菌阳性的检出率数据、病死率的数据和机械通气的时间以及入住ICU的时间数据。结果Ⅰ组患者的口腔病原菌阳性的检出率数据以及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5),患者病原菌的检出率以及VAP的发生率随首次口腔护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P<0.05),同时Ⅰ组机械通气的时间和患者入住ICU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其他两组患者表现的数据(P<0.05),并且相应的患者的指标均随着首次口腔护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长(P<0.05)。结论呼吸相关肺炎的护理效果取决于不同口腔护理的时机,缩短口腔护理周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改善呼吸相关肺炎护理的方式。

  • 标签: 气管插管 口腔 护理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ICU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无创呼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7.5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创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均行无创呼吸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治疗时,运用针对性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COPD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入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100)与对照组(n=100),对照组采取BiPAP呼吸治疗,观察组采用吸入用糖皮质激素联合BiPAP呼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95/100)高于对照组76.00%(76/100),观察组SaO2、PaO2较对照组高,PaCO2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吸入用糖皮质激素联合BiPAP呼吸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并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

  • 标签: 吸入用糖皮质激素 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二氧化碳分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振动排痰配合药物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于2016年8月—2018年8月的10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抽签模式分两组,Ⅰ组(n=50)给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Ⅱ组(n=50)同时配合振动排痰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不同治疗阶段的排痰量进行比较与评估。结果Ⅰ组与Ⅱ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依次是76.0%与94.0%,Ⅱ组临床疗效对比Ⅰ组占优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排痰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组治疗后1、3d在排痰量上较Ⅰ组均显著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使用振动排痰配合特布他林雾化治疗,方案疗效显著,且可促进痰液排出,值得推荐。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振动排痰机 雾化吸入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规范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呼吸相关患者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规范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的临床症状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与参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0%,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规范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呼吸相关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其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升疾病的治愈率,适用于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规范性护理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 肺炎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密闭式吸痰和开放吸痰对新生儿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最佳吸痰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12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行呼吸管插管行机械通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参数生理检查仪心电检测模块与传统心电图在心电测量对比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选择我院收治的 78例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测量,均使用多参数生理检查仪心电检测模块与传统心电图,分析两种方法对不同心率病征的检出率,以及总搏次数。结果:两种方法对不同心率病征的检出率,以及总搏次数均没有差异( P>0.05)。结论:多参数生理检查仪心电检测模块与传统心电图的数据采集一致,且多参数生理检查仪便携方便,心电检测模块的数据准确,稳定,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方法进行临床应用。

  • 标签: 多参数生理检查仪心电检测模块 传统心电图机 心电测量 鉴别诊断 不同心率病征
  • 简介:BiPAP呼吸可使具有自主呼吸又需要辅助通气的患者在吸气时得到一稳定的正气道压力,而予以BiPAP呼吸通气治疗,  BiPAP呼吸通气前后呼吸循环系统相关变化见表1、2

  • 标签: 发型 呼吸机治疗 呼吸系统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无创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35),双号作为观察组(n=35),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治疗。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PaO2、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HR、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再入院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6%(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治疗,有利于减少呼吸肌耗氧,改善呼吸肌疲劳,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再入院次数,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最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临床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达标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aO2、PaCO2、pH值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和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