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ALT恢复正常、HBVDNA转阴、HBeAg转阴的人数(54.84%、61.29%、32.2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2.90%、9.68%、6.45%),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恶心、头痛、乏力、腹胀和腹痛等不良反应的情况(6.45%、3.23%、3.23%、12.9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9.36%、32.26%、19.36%、48.39%),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给予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治疗 活动性代偿期 乙肝肝硬化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合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并分别使用拉米夫定、拉米夫定+,为两组对比谷丙转氨酶复常率、HBeAg与HBV-DNA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谷丙转氨酶复常率、HBeAg与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拉米夫定可以显著改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疗效非常显著。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的疗效与药物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5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用药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和护肝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进行治疗,治疗组予以联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血清ALT复常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对照组患者少(P<0.05),以上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实施联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药物的安全性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崇。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乙型肝炎失代偿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治疗对初治应答不佳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效果。方法27例原发治疗失败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使用干扰素α-2b600万U/次,肌肉注射,隔日一次治疗,共24周。结果治疗后24周患者的HBV-DNA、ALT平均值低于治疗后12周;治疗后24周患者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高于治疗后12周,p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失败的慢乙肝,改用干扰素α-2b治疗24周较治疗12周可获得更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原发治疗失败 干扰素&alpha -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对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治疗药物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两组均进行12个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HBV-NDA数量以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HBV-NDA数量、ALT及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HBV病毒量,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比较恩替卡初始单药与拉米夫定和联用对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CHB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两组,每组35例;A组患者给予恩替卡治疗,B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和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24周、36周及48周时,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乙肝病毒基因(HBV-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和耐药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2周、24周及48周时的ALT复常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周时A组患者ALT复常率明显高于B组(P〈0.05);治疗12周和48周时,两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和36周时,A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12周、24周、36周及48周时的HBeAg转阴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耐药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恩替卡初始单药与拉米夫定和初始联用治疗对HBeAg阳性CHB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佳,恩替卡初始单药治疗早期患者可出现ALT复常和HBV-DNA转阴。

  • 标签: 慢性乙肝 恩替卡韦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观察并比较替比夫定和联用与恩替卡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替比夫定和联用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BIL、ALT、ALB、PTA值相对于治疗前均有好转,替比夫定和联用的观察组疗效好于恩替卡单药治疗的疗效.结论:采用替比夫定、联用或者单用恩替卡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替比夫定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拉米夫定联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9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患者在入院后均实施综合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恩替卡;观察组患者加用拉米夫定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清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血清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效果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联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治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94例慢性乙肝患者,这些患者均有HbeAg阳性特征,将其均分作对照、研究两组,研究组47例实施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治疗方式,对照组47例单独运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48周后,研究组47例HbeAg血清转换、ALT复常、HBV-DNA阴转等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47例的指标情况,比较发现,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的治疗方式用在慢性乙肝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相关病症,但此次研究病例有限,详细治疗情况还需再作探讨。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 一2a 慢性乙肝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富马酸替诺二吡呋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乙肝患者86例,口服国富马酸替诺二吡呋片()300毫克,每日一次,连续服用48周。观察用药0、4、12、24、48周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谷丙转氨酶(ALT)、以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和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e抗体(HBeAg/anti-HBe)血清转换率(又称血清乙肝标志物转换率)。结果患者在治疗4、12、24、48周时HBVDNA阴转率分别为2.33%、16.28%、48.84%和67.44%;ALT的复常率分别为2.33%、51.16%、79.07%和93.02%;e抗原转阴率分别为2.33%、16%、32.56%和48.84%;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0、11.63%、18.60%和34.88%。结论富马酸替诺二吡呋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显著,能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并能改善肝功能,是有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CHB) 乙型肝炎病毒(HBV)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TDF)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拉米夫定联合用药与恩替卡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86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治疗,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对比两组肝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TbiL、ALB、ALT等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为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拉米夫定联合与单独采用恩替卡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均具有显著疗效,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且用药安全性高,但恩替卡单药治疗更加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 标签: 乙肝肝硬化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络舒肝胶囊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和络舒肝胶囊治疗(治疗组)及护肝片治疗(对照组),定期检测其肝功能、HBV-DNA定量及肝纤维化指标,观察其临床表现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在临床表现及肝功能改善、HBV-DNA转阴、肝纤维化改善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和络舒肝胶囊治疗漫性乙肝肝纤维化疗效较理想。

  • 标签: 和络舒肝胶囊 阿德福韦酯 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单药治疗,药物联合组给予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药物联合组肝硬化并发症或肝细胞癌的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显著(P<0.05),药物联合组HBVDNA转阴33例,转阴率为82.50%,对照组转阴18例,转阴率为45.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12.170,P=0.000);同时治疗后,药物联合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确切,可降低肝硬化并发症或肝细胞癌的发生率,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功能
  • 简介:摘要诺(tenofovirDF)是一种替诺的口服前药,是一种核酸类似物,对HIV-1、HIV-2和乙肝病毒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替诺被吸收后将很快地转化为替诺,在细胞内很快地合成替诺二磷酸代谢物,而竞争性地抑制HIV-1逆转录酶,从而阻止了病毒DNA链的合成。

  • 标签: 替诺福韦酯 HIV-1 HIV-2 HIV-1逆转录酶
  • 简介:观察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多中心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纳入87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普通干扰素α-2b治疗组32例,给予注射600万单位普通干扰素α-2b,1次/隔日,疗程48w;治疗组27例,给予10mg口服,1次/d,疗程72w;和联合治疗组28例,同时给予普通干扰素α-2b,48w和72w。每隔12w检测各组患者ALT、血清HBV标志物和HBVDNA水平。结果干扰素单药治疗、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1.8±6.6)岁、(34.2±6.4)岁和(30.5±7.2)岁,基线HBVDNA水平分别为(7.68±1.56)log10IU/ml、(7.61±2.00)log10IU/ml和(7.80±1.79)log10IU/ml,三组患者间两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性别构成和基线ALT水平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72w时,干扰素单药治疗和单药治疗患者HBeAg转阴率分别为41%和19%,HBVDNA转阴率分别为53%和63%,ALT复常率分别为63%和67%,HBsAg血清学转换率为0.0%,均显著低于联合治疗组患者(57%、89%、93%和14%,P〈0.05)。结论在病毒抑制、转氨酶复常和血清学转换率方面,普通干扰素α-2b与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2w的疗效明显优于两药单独应用的效果。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普通干扰素 阿德福韦酯 血清学转换 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建立亚细胞组分药物浓度测定方法,探讨(adefovir,ADV)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损伤的机制,以及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drp1抑制剂对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磁选分离法分离亚细胞组分;利用液质联用仪(LC-MS/MS)测定亚细胞组分中的ADV的浓度;利用realtimePCR测定线粒体DNA(mtDNA)的相对含量。结果:ADV处理组HK-2细胞线粒体组分中ADV含量为(9.16±2.78)amol/cell,显著高于细胞核组分中ADV含量(1.68±1.25)amol/cell,经Mdivi-1预处理的线粒体组分中ADV含量显著降低,而细胞核中组分无影响(P〈0.05)。ADV干预后mtDNA相对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而Mdivi-1可逆转这一变化。结论:ADV主要分布在HK-2细胞线粒体中;ADV对mtDNA明显抑制作用;Mdivi-1可逆转ADV对HK-2细胞mtDNA的抑制作用。

  • 标签: 线粒体动力学 阿德福韦 急性肾损伤 LC-MS/MS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应用恩替卡(ETV)与替诺(TDF)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乙肝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48例给予TDF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ETV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对比,HBV-DNA和ALT水平治疗前无差异性p>0.05, HBV-DNA治疗后22周、48周时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ALT治疗22周后两组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治疗48周后观察组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BV-DNA不可检测率观察组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HbeAg转换、HbeAg 阴转率观察组为29.17%和39.5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0.83%和29.17%(p

  • 标签: 乙肝 ETV TDF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应用恩替卡(ETV)与替诺(TDF)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乙肝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48例给予TDF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ETV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对比,HBV-DNA和ALT水平治疗前无差异性p>0.05, HBV-DNA治疗后22周、48周时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ALT治疗22周后两组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治疗48周后观察组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BV-DNA不可检测率观察组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HbeAg转换、HbeAg 阴转率观察组为29.17%和39.5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0.83%和29.17%(p

  • 标签: 乙肝 ETV TDF 疗效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