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联合拉米夫定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就诊的6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研究,医学观察始于2021年3月止于2022年3月,以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拉米夫定药物),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肝功能指标、肝硬化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肝硬化患者服用、拉米夫定药物,能显著改善肝功能,同时对肝硬化症状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药物 乙肝肝硬化 肝硬化指标 肝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滋阴活血汤联合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84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2),对照组应用片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片与自拟滋阴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肝组织硬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62%)较对照组(85.71%)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肝组织VTQ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片与自拟滋阴活血汤,可优化临床治疗效果,且有助于逆转肝硬化,值得推广。

  • 标签: 自拟滋阴活血汤 阿德福韦酯 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
  • 简介:摘要:探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拉米夫定和后临床疗效并进行观察。方法:本课题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8例,将所有患者聚集在一起,经过抽签处理分为两组,每组34名患者,常规组患者(34例)采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用药量为100mg,口服治疗,每天一次,另外一个组则设定为实验组,该组患者(34例)使用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拉米夫定用药量为100mg,用药量为10mg,每日一次。分组完成之后,分析这些患者经过使用不同治疗方法之后的肝功能指标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对比可以得知,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肝功能的各项指标优常规组,并且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积极推广。

  • 标签: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拉米夫定和初始联合与恩替卡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提供合理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2011年9月符合抗病毒治疗的未曾使用过核苷(酸)类似物的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分为联合组40例,单药组40例,联合组用拉米夫定100mg,10mg,1次/日;单药组用恩替卡0.5mg,1次/日,均口服。分别在基线、12、24、48、72周时留取血清,检测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36例,单药组34例完成了72周随访,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血清ALT、胆红素、HBVDNA、HBeAg阳性率、血肌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不同时间联合组和单药组生化应答比例及与基线比较两组HBVDNA下降绝对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单药组在治疗12、24、48周时HBVDNA<500拷贝/ml的比率、HBeAg血清转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治疗72周时HBVDNA<500拷贝/ml的患者比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联合组分别为88.9%、30.4%,单药组分别76.5%、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现病毒变异及耐药发生,未发现与用药相关的肾功能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耐受性均良好。结论初始联合LAM及ADV在抑制病毒复制、提高HBeAg血清转换率方面优于恩替卡单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无显著差异。

  • 标签: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替换(adefovirdipivoxil,ADV)抗乙肝病毒治疗144周以上的患者的疗效。方法共收集71例慢乙肝患者,LdT组为31例既往ADV治疗后改用LdT治疗144周以上的患者;恩替卡(entecavir,ETV)组为40例既往ADV治疗后改用ETV治疗144周以上的患者,比较两组基线及治疗期间第24,48,72,96,120以及144周病毒学应答率、DNA水平降幅及观察期间波动情况、HBeAg阴转率及血清学转换率、谷丙转氨酶(ALT)波动情况。结果LDT组及ETV组病毒学不可检测、DNA水平降幅无明显差异,观察期间两组DNA水平较为平稳,未见较大波动;治疗前期LDT组HBeAg阴转率显著优于ETV组,24周时两组间阴转率趋于一致;LDT组有1病例于24周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治疗期间两组ALT均能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且维持在较为平稳的状态。结论在慢乙肝患者长疗程抗病毒治疗中,较ADV单药治疗,换用LDT序贯治疗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案,且LDT抗病毒疗效相较ETV并无较大差异。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 替比夫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乙肝肝硬化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拉米夫定联合给药对比单独使用恩替卡的效果。方法对4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联合给药,并归为观察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恩替卡治疗,并归为对照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2月到2015年5月间收治。结果针对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丙谷转氨酶(ALT)等水平,发现治疗前两组无差异,治疗后两组仍然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阴率为95.0%,对照组转阴率为97.5%,比较两组患者转阴率发现,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给药对比单独使用恩替卡治疗乙肝肝硬化,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拉米夫定联合给药具有明显的经济性,对于患者产生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可以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 恩替卡韦 乙肝肝硬化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运用恩替卡联合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0例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观察组(恩替卡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恩替卡治疗)各35人。统计分析两组肝功能各指标水平、血清病毒学指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胆红素(32.66±12.51)umol/L、白蛋白(37.11±1.34)g/L及谷氨酸氨基转移酶(44.64±15.16)U/L改善较好(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BV-DNA转阴率(91.4%)、HbeAg血清转阴率(45.7%)较高(P<0.05)。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运用恩替卡联合治疗后,能够使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有效改善,并使HBV-DNA转阴率及HbeAg血清转阴率显著提高,可以进行积极普及推广。

  • 标签: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 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拉米夫定与恩替卡单药在乙肝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之间收治的12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A、B两组,A组接受联合拉米夫定治疗,B组接受恩替卡单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A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结果明显高于B组,两组乙肝肝硬化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接受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有助于患者肝功能的改善,因而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恩替卡韦 乙肝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和治疗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论:两组治疗后血清ALT、ALB、TBIL等肝功能相关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8%,稍低于对照组的8.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ALT恢复正常、HBVDNA转阴、HBeAg转阴的人数(54.84%、61.29%、32.2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2.90%、9.68%、6.45%),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恶心、头痛、乏力、腹胀和腹痛等不良反应的情况(6.45%、3.23%、3.23%、12.9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9.36%、32.26%、19.36%、48.39%),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给予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治疗 活动性代偿期 乙肝肝硬化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2月~2016年4月10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1例。对两组都进行常规护肝及抗纤维化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10mg/d和拉米夫定100mg/d的联合治疗,对照组在常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10mg/d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疗效指标进行比较和观察。结果治疗48周时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在改善程度上都比对照组组高,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疗效显著,是理想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增加抗毒效果,对患者预后能明显改善。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乙型肝炎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生化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服用拉米夫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ALT和TBiL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ALb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HBVDNA水平为(3.56±0.39)IU/ml明显高于观察组(2.11±0.22)IU/ml,差异显著(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能够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乙型肝炎肝硬化 生化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拉夫米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单独使用治疗和联合拉夫米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8例拉夫米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联合拉夫米定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24周,48周后检测发现,HBV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转阴率两组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联合拉夫米定对耐药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拉夫米定 耐药性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中应用联合拉米夫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 7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 38例,基础治疗+拉米夫定治疗)与研究组( 40例,参照组+治疗)。比较用药前后两组肝功能、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 HBV-DNA)转阴率与耐药率。结果 用药前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总胆红素( STB)水平无明显差异( P> 0.05),用药后均降低( P< 0.05),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 P< 0.05);研究组 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参照组( P< 0.05), HBV-DNA耐药率明显低于参照组( P< 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中应用联合拉米夫定可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 HBV-DNA转阴率,降低 HBV-DNA耐药率。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乙型肝炎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ALT恢复正常、HBVDNA转阴、HBeAg转阴的人数(54.84%、61.29%、32.2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2.90%、9.68%、6.45%),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恶心、头痛、乏力、腹胀和腹痛等不良反应的情况(6.45%、3.23%、3.23%、12.9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9.36%、32.26%、19.36%、48.39%),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给予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治疗 活动性代偿期 乙肝肝硬化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对活动性乙肝肝硬化长期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88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单纯治疗)44例,治疗组(给予替比夫定联合治疗)44例,对比2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1年、2年后的血清病毒下降幅度以及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给予替比夫定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水平,疗效理想,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替比夫定 阿德福韦酯 活动性乙肝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病毒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52例相关质量资料,分别在不同药物治疗后进行指标统计,最后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BV-DNA的水平的平均值为(5.3±1.3)IU/mL,与治疗前相比获得显著改善(6.2±1.8)IU/mL(P<0.05),并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改善程度(P<0.05)。结论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病毒性乙肝能够显著性改善患者紊乱的免疫系统,彻底清除体内的肝炎病毒,具有更优秀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阿德福韦酯,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替比夫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拉米夫定与初始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90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住院部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恩替卡治疗,观察组实施拉米夫定与初始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4周、48周及90周的HBeAg转阴情况及治疗90周后ALT复常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90周后的HBeAg转阴概率为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3%,P值小于0.05;观察组患者的ALT复常概率为96.67%,较对照组的80.00%更高,P值小于0.05。结论拉米夫定与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初始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HBeAg转阴情况,促进ALT复常。

  • 标签: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HBeAg 慢性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