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治疗中联合拉米夫定应用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BV阴转的分别有53.5%、33.9%;两组患者HBeAg血清转阴率分别为36.5%、25.6%;两组患者发生HBeAg/抗-HbeAb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1.6%、21.8%。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CTP评分等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CTP评分等指标具有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治疗中应用联合拉米夫定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乙型肝炎 肝硬化失代偿期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32例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66)和观察组(n=66),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拉米夫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肝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更大,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效果显著,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肝硬化指标(肝脏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10月 -2020年 3月本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 12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例。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治疗,两组均治疗 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 ALT、 AST、 ALB)、炎症因子水平( TGF-β1、 IL-8)、肝脏纤维化指标( HA、 LN、Ⅳ -C和 PCⅢ),以及治疗后的 HBV-DNA转阴率。  

  • 标签: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肝硬化 肝功能 HBV-DNA转阴率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联合对拉米夫定药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23例对LAM耐药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采用ETV联合ADV治疗,对照组采用ADV联合LAM治疗,观察两组HBV-DNA转阴率、ALT水平、ALT转阴率和LSM变化及治疗后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2周、24周、48周,治疗组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12周、24周,两组ALT水平均持续下降,和前一观测时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2周、24周、48周,治疗组ALT水平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ALT复常率12周、24周、48周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LSM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ETV联合ADV治疗LAM耐药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关键词ETV;ADV;LAM中图分类号R51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40-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与恩替卡抗病毒治疗后对其肾功能改善疗效药学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20例,接受恩替卡抗病毒治疗)和对照组(20例,接受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肾功能改善情况更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恩替卡抗病毒治疗,可改善其肾功能,控制其肝脏部位炎症反应,减少其肝功能、肾功能受损程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臭氧联合脂胶囊治疗乙肝四年随访情况。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来就诊治疗、符合观察标准的乙肝患者112例,均采取臭氧联合脂胶囊治疗,并对4年来的治疗随访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患者随访后1-4年的ALT、TBil、ALB和Child-pugh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且各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4年患者的HA、PCⅢ和CⅣ较患者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且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112例生存,生存率100.0%;随访2年后110例生存,生存率98.2%;随访3年后109例生存,生存率97.3%;随访4年后107例生存,生存率95.5%。治疗后4年的随访观察,共有11例出现病情反弹,反弹率为9.8%。5例患者转化为肝硬化,3例患者转化为肝癌。本组患者治疗中未见有任何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中对于乙肝患者采取臭氧联合脂胶囊治疗效果明显,远期效果也较好,改善患者预后,有效的降低病情恶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乙肝 臭氧 阿德福韦脂胶囊 随访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和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患者给予治疗,B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C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AL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HBV-DNA和TBiL(总胆红素)在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且C组的下降程度较其他两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联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非常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乙型肝炎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于2010年1月~2014年10月,选取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数字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组和拉米夫定组各有5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转阴率、耐药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肝功能评分、乙肝病毒转阴率以及不良反应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拉米夫定组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均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但在耐药方面更具有优势。

  • 标签: 乙型肝炎肝硬化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5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25。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和对照组(砣=25。单用),临床观察48周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48周后肝纤维化指标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48周时脾脏厚度恢复正常.门静脉内径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48周时联合治疗组与单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绪论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肝纤维化疗效优于单药治疗。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扶正化瘀胶囊 肝纤维化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联合(ADV)对初治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初治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综合护肝及对症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8例,给予LAM100mg/d联合ADV10mg/d口服;单药治疗组36例,给予LAM100mg/d口服,治疗4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转率、耐药率、Child-Pugh评分变化。结果抗病毒治疗48周后,联合治疗组ALT复常率90.5%、HBeAg阴转率50.1%、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25.3%、HBVDNA阴转率82.2%,均高于单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未见耐药病例,耐药率低于单药治疗组(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Child-Pugh评分由治疗前9.9±1.7分下降到6.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联合治疗组Child-Pugh评分与单药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治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通过LAM联合ADV抗病毒治疗可快速抑制HBVDNA复制,有效提高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改善肝脏储备功能,减少耐药率,延缓病情进展。

  • 标签: 失代偿期肝硬化 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处于失代偿期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单独应用拉米夫定与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经临床诊断为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且处于失代偿期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28例,研究组联合应用拉米夫定及治疗,对照组则单独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两组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两组ALT、AST指标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BV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处于失代偿期应用及拉米夫定联合治疗,进一步提高了抗病毒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失代偿期 乙型肝炎 肝硬化
  • 简介:乙型肝炎肝硬化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乙型肝炎病程的后期阶段,此期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脾功能亢进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表现为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三系减少.脾切除术可以短期改善三系减少情况,但远期疗效不佳.乙肝病毒存在和不断复制是乙肝肝硬化病情不断进展的重要因素,治疗的关键在于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1].因此我们对脾切除术后肝功能异常的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乙肝肝硬化 切除术肝功能 异常乙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予以重症乙肝患者复方益肝灵胶囊联合片治疗方案干预对其免疫水平的改善效果。方法:以2021年6月~2023年6月期间进入我院就诊的重症乙肝患者为分析对象,共取78例,通过数字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片治疗,观察组则进一步加用复方益肝灵胶囊。比较两组疗效、血清肝纤维化[包括透明质酸 (HA)、层黏蛋白 (LN)、 Ⅲ型前胶原 (PC-Ⅲ)、 Ⅳ型胶原 (Ⅳ-C) 四]及肝功能[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血清天门冬氨酸安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后的各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后的各项肝功能指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复方益肝灵胶囊+片方案治疗重症乙肝具有理想效果,可改善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及肝功能指标,增强免疫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复方益肝灵胶囊 阿德福韦酯片 重症乙肝 免疫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替比夫定联合与恩替卡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方法选择并纳入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8例,进行分组研究。B组用药方案为替比夫定联合,A组用药方案为恩替卡单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接近(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均较干预前改善,但两组干预后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跟恩替卡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相比,疗效接近,均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延缓疾病进展,值得推广。

  • 标签: 替比夫定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不良反应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拉米夫定治疗,实验组实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尿常规异常、肾功能检查、尿检异常、尿素氮升高发生率相仿,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其余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安全性较高,对于存在尿检持续异常患者,可实施换药。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拉米夫定、联用与恩替卡单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2年3月到2016年2月间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选择出88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信封法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对比组患者单用恩替卡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拉米夫定、联用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90.9%要高于对照组的72.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和HBV-DNA定量值较之于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实验组肝功能指标与HBV-DNA定量值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恩替卡单药治疗比较,拉米夫定、联用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更好。

  • 标签: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失代偿期 乙型肝炎肝硬化
  • 简介:目的:评价对肝癌患者术后伴乙肝病毒感染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肝癌术后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18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施行肝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给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分别治疗后的不同时段时肝功能各指标和HBV-DNA测得值,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各指标测得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BV-DNA测得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治疗肝癌患者术后伴乙肝病毒感染,抗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术后肝功能各指标复常较快,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肝癌 抗病毒治疗 术后伴乙肝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0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扰素组、组以及联合组,每组40例。干扰素组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治疗,组患者应用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联合应用上述两种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12w、治疗后24w以及治疗后48w的HBVDNA阴转率、HBsAg清除率。结果干扰素组与组患者治疗后12w、治疗后24w以及治疗后48w的HBVDNA阴转率、HBsAg清除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12w、治疗后24w以及治疗后48w的HBVDNA阴转率、HBsAg清除率显著高于干扰素组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推广并广泛应用。

  • 标签: 慢性HBeAg乙型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 -2a 阿德福韦酯 联合用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a-2b联合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HBe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干扰素(IFN)组和(ADV)组各40例,联合组给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治疗,IFN组和ADV组分别给予干扰素a-2b和聚乙二醇治疗,疗程6个月,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HBVDNA、HBeAg阴转率均高于IFN组和ADV组,ADV组HBVDNA、HBeAg阴转率高于IFN组;三组血清谷丙氨酸转氨酶(ALT)均不同程度下降,联合组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干扰素α-2b和单用

  • 标签: 干扰素&alpha -2b 阿德福韦酯 乙型肝炎 联合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2例,分为两组,即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56)和单独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56),对两组患者的ALT复常、HBVDNA和HBeAg阴转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隋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36周的ALT复常率96.4%,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的78.6%(P〈0.05),治疗后24周、36周的HBVDNA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治疗后48周的BeAg阴转率28.6%,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17.996(P〈0.05)。结论: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