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前臂缺血性肌挛缩不同时期的手术疗效进行对比及疗效分析。方法自2008年至2020年我科共收治小儿前臂缺血性肌挛缩19例,予手术治疗,随访统计手术疗效,并对不同时间的疗效作对比分析。结果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手术越早,疗效越好,需要的手术次数越少,手术方式越简单;患儿年龄越小恢复越好。结论儿童缺血性肌挛缩的手术越早介入,对神经、肌肉和关节功能的恢复越好,所需手术次数越少,并且可以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 标签: 儿童 前臂 缺血性肌挛缩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外伤所致前臂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16例小儿前臂闭合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167例通过手法复位外夹板固定联合中医外敷,49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评估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手法复位外夹板固定合中药外敷组为4-11周,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为6-1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疼痛和旋转角度丧失评定疗效,手法复位外夹板固定联合中药外敷组优良率95.0%,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优良率92%,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复位外夹板固定联合中药外敷组中,133例≦10岁的患者中7例出现前臂旋转功能障碍,34例﹥10岁的患者中有6例出现功能障碍;未出现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中,38例﹥10岁的患者中1例术后24h内出现骨筋膜间室综合征,1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11例﹤10岁的患者中1例出现再骨折;未出现内固定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外夹板固定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小儿前臂骨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前臂骨折手法复位 切开复位
  • 简介:目的探讨前臂及手部毁损伤的急诊修复与功能重建方法。方法对16例前臂及手部毁损伤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方法进行急诊修复与功能重建。软组织缺损面积4cm×5cm-20cm×8cm,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骼、肌腱、血管、神经的外露或缺损,其中患肢血供完全丧失8例,伴有大段血管缺损5例,伴有神经缺损3例。结果术后随访6月~5年,平均13月,16例全部成活,伤肢均获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结论前臂及手部的毁损伤是一种复杂而严重的损伤,正确评估损伤肢体的血循环及软组织的损伤程度和缺损的范围,确定缺损且要重建的结构,合理设计手术方案,采用显微外科方法急诊修复,恢复患肢血循环,同期或分期进行功能重建,恢复患肢功能,可以挽救一些符合截肢指征的肢体。

  • 标签: 前臂 毁损伤 修复 重建 显微外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前臂骨间后动脉皮瓣转移修复手掌、背部、腕部、虎口、前臂的皮肤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臂骨间后动脉皮瓣转移修复手背部、腕部、虎口、前臂的皮肤组织缺损16例。结果术后16例皮瓣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随访3~18月,皮瓣质地良好,颜色、厚度均与受区正常皮肤接近,手部功能大部恢复。结论手掌、背部、腕部、虎口、前臂的皮肤组织缺损,前臂骨间后动脉皮瓣转移修复是优先的选择。

  • 标签: 前臂 骨间后动脉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游离旋股外侧动脉皮瓣修复前臂热压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我们采用游离旋股外侧动脉皮瓣修复前臂热压伤5例。术后根据肌腱损伤情况确定制动时间及功能锻炼时间。结果术后5例皮瓣均存活。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9个月,皮瓣外形良好,无明显臃肿,植皮区无破溃。结论应用游离旋股外侧动脉皮瓣修复前臂热压伤术后临床疗效满意,供区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前臂 热压伤 旋股外侧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旋转复位法整复肘关节后脱位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分别给予我院2013~2014年收治并确诊为肘关节后脱位患者102例前臂旋转复位法整复肘关节后脱。结果全部整复一次性成功。形体检查和X线均显示复位成功。结论前臂旋转复位法整复肘关节后脱位具有简易方便,患者痛苦小易接受,复位成功率高的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前臂旋转复位 肘关节后脱位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臂双骨折50例进行探讨研究。方法耒阳市中医院2003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经确诊的前臂双骨折患者,共选取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复位方法、固定方法、功能锻炼三个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同,而治疗组与对照组不同之处在于治疗组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不采用中药治疗。结果4周后,25例治疗组,优16例(64%),良6例(24%),可2例(8%),差1例(4%),优良率23例(92%)。而25例对照组,优10例(40%),良4例(16%),可6例(24%),差5例(20%),优良率14例(64%)。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并重,钢板内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具有疗效可靠,操作简便,费用低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中西医 前臂双骨折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前臂骨折采取中医接骨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儿童前臂骨折均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普通钢板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取中医接骨法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则明显更短,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前臂骨折采取中医接骨法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疗效确切,可促进患儿尽快康复,值得借鉴。

  • 标签: 儿童 前臂骨折 中医接骨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髓内钉和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前臂尺、桡骨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交锁髓内钉和钢板治疗前臂尺、桡骨干骨折的患者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术中情况(出血量、切口长度、术中C臂机透视次数)、术后疗效(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情况)。结果符合入选标准共86例,其中髓内钉组40例,钢板组4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髓内钉组术前等待时间短,出血量少,术中透视次数多,住院时间短,简单骨折(A3型)所占比例少,与钢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DASH评分、Grace-Eversman评分和钢板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髓内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率相对较高,但和钢板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钢板螺钉相比,髓内钉治疗前臂尺、桡骨双骨折具有手术等待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短、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率高等优点,但尚需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确认两组疗效对比。

  • 标签: 前臂 骨折 髓内钉 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院配合治疗儿童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康复治疗方法与疗效的关系。方法自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我们共收治了10例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患儿,以传统康复治疗方法配合家庭康复训练。在院治疗时间为1~24个月,平均8.3个月。离院后继续在家进行康复训练,随访时间为12个月。结果在家进行康复训练12个月后随访,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功能:优2例,良7例,可1例。结论家院配合康复治疗方法能够帮助家长和患儿树立信心,指导如何在家进行有效康复训练,对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患儿的预后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康复 儿童 缺血肌挛缩 家庭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全切除自体前臂移植术的手术配合护理。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外科治疗的56例甲状旁腺全切除自体前臂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手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切口渗血、声音嘶哑、呼吸困难、低血钙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旁腺全切除自体前臂移植术的手术配合护理效果显著,能够增强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甲状旁腺全切除 自体前臂移植术 手术配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整复加小夹板治疗前臂双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1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前臂双骨折病例60例,进行手法整复加小夹板治疗,进行整复、固定、药物治疗等,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均愈合,随访期间未发现复发病例间。共经过两次整复,第一次有28例患者是手法整复解剖复位的,22例患者是近解剖复位的。第二次有9例患者是手法整复解剖复位的,3例患者是近解剖复位的。有1例粉碎性骨折患者整复无效,进行手术治疗好转。结论采用手法整复加小夹板治疗前臂双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患者病苦小,愈合快,价格低廉,恢复效果好等优点。

  • 标签: 手法整复 小夹板 正骨 尺骨骨折 桡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前臂尺桡骨骨折使用改良夹板外固定加中药外敷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治疗的前臂尺桡骨骨折48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开始于2020年1月,分析结束于2022年1月,并且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外敷加改良夹板组与改良夹板组,外敷加改良夹板组使用改良夹板外固定加中药外敷治疗,改良夹板组采取改良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外敷加改良夹板组和改良夹板组治疗效果情况,外敷加改良夹板组治疗优良率是91.66%,改良夹板组是66.66%;外敷加改良夹板组并发症率是8.33%,改良夹板组是29.16%,(x2=11.671,p=0.018),结果有差异。(2)外敷加改良夹板组和改良夹板组治疗时间情况,外敷加改良夹板组消肿时间是5.38±0.67(d),改良夹板组是9.25±1.14(d);外敷加改良夹板组骨折愈合时间是68.35±7.22(d),改良夹板组是89.40±9.47(d),(t=4.280,p=0.022),结果有差异。(3)外敷加改良夹板组和改良夹板组治疗后疼痛情况分析,外敷加改良夹板组VAS是2.36±0.45(分),改良夹板组是4.72±0.83(分),(t=3.479,p=0.036),结果有差异。(4)外敷加改良夹板组和改良夹板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外敷加改良夹板组SF-36是86.35±9.71(分),改良夹板组SF-36是76.05±8.52(分),(t=4.861,p=0.022),结果有差异。结论:前臂尺桡骨骨折采取改良夹板外固定加中药外敷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前臂尺桡骨骨折 改良夹板 中药外敷
  • 简介:<正>得病快死掉万亩改造是"良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提起萝岗镇自然地就想起了萝岗甜橙,因为其具有高糖低酸,桂花香味,贮存期长等特点一度成为最负声名的岭南佳果,价格为全省各种水果之最,因此,"萝岗橙"曾一度是萝岗镇的骄傲,今天萝岗人居住的一幢幢楼房,大部分都是当年种植萝岗橙致富后建起来的。到如今,由于受到市场混乱、种植无序、黄龙病三大恶魔困扰使之种植面积从原来的1067公顷,年产量2万多吨,下滑到如今的607公顷和2500吨,据专家预测,照此趋势,两年后"萝岗橙"必将只能成为萝岗人的骄傲历史。为了拯救萝岗甜橙这一名果,一项针对于此并引入标准化产业化手段的万亩改造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首期改造项目总投入630万,主要是建立萝岗甜橙无病害苗木繁育基地,改造项目也包括水利、道路、土壤改良消毒、无病砧木的种植等;分片对167公

  • 标签: 萝岗 岭南佳果 黄龙病 八十年代 种植面积 土壤改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河南省卢氏县有一个被称为土皇帝的原县委书记杜保乾,曾在全县干部会议上公开说:“县委是什么?县委就是县委书记”。按照这个理论,杜保乾就是县委,县委就是杜保乾。县委的领导就是杜保乾的领导.杜保乾的话就是县委的意见和决定。实践这个理论,杜保乾大搞一言堂,一遮天,一个人说了算。在杜保乾那里一把变成了一霸

  • 标签: 杜保乾 县委书记 一把手 公开 卢氏县 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