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保护肺通气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并ARDS的疗效观察。方法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收治并已确诊的重症胸外伤并ARDS患者5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25例;实验组给予保护肺通气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性的通气治疗方法,观察通气治疗24h后动脉血气并分析PaO2、PaC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进行通气前进行对比;同时对两组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时间、治疗效果以及死亡例数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aO2、PaC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p值>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通气治疗后的第24h实验组的PaO2、PaC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实验组的机械辅助呼吸平均时间为4.2±1.7(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1.5(d),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4%,实验组为92%;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保护肺通气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并ARDS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普遍地推广。

  • 标签: 重症胸部创伤 ARDS 保护性肺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保护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给予肺保护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机械通气治疗,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并记录其死亡率。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PaO2及PaO2/Fi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H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呼吸损伤及死亡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86,P<0.05)。结论肺保护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保护性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人性化保护约束护理用于ICU清醒躁动中效果。方法:实验时间:2019年1月-2020年5月,实验资料:120例ICU清醒躁动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实施常规约束护理的60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人性化保护约束护理60例患者为研究组,两组对比项目:约束依从性、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约束依从性评分对比无差异,P值>0.05;护理后研究组约束依从性评分高于参照组,P值

  • 标签: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护理 ICU 清醒躁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人性化保护约束在 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ICU 于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76 例 ICU患者,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 1-76 ),参照编号奇偶性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 38 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人性化保护约束进行临床干预,干预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改善程度( SAS 评分)。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 76.32% VS 94.74%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SAS 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 0.05 ),以上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性化保护约束在 ICU患者的 护理过程中可产生的运行效果,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不良情绪得以改善,值得运行推广。

  • 标签: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 护理模式 ICU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人性化 保护约束 在人类 ICU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 从2018年 4月至 2019年 3月共入院 的 72例患者入选 为本次 研究的对象 。它们可以按照随机数表的方式分为A组和 B组,每组 36个案例。两组均按照一般管理方法进行治疗 ,同时 对A组 的患者进行 人性化 保护约束的治疗方法,然后比较分析 两组患者的 疾病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 满意度。结果 : A组 的患病 率低于2.78%, B组 的 低于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A组的 ICU工作满意度高于 B组的 80.56%,为 97.22% ,满意程度的 差异也 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 在ICU的治疗中,使用人 性化保护约束 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冲突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 满意度,值得在 ICU 治疗中被推广 使用

  • 标签: ICU护理 满意度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 护理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肺保护机械通气(lung protect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LPMV)与并发症率和病死率降低相关在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ediatric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PARDS)中未被证实。本研究旨在确定PARDS中应用LPMV策略是否与临床预后改善有关。设计这项2016年4月至2019年9月的试点研究为LPMV策略实施前后对比设计。每日筛查所有PICU入院患儿中满足儿童急性肺损伤共识会议(PALICC)标准者并入组。对象PARDS患儿。干预LPMV策略包括峰压、潮气量、呼气末压力与吸入氧浓度合值、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测量方法和主要结果收集并比较策略组(n=63)和非策略组(n=69)PARDS前7天的呼吸机和血气数据。策略实施后,中位潮气量[6.4(5.4,7.8) vs.6.0(4.8,7.3)ml/kg;P=0.005],动脉血氧分压[78.1(67.0,94.6)vs.74.5(5 9.2,91.1)mmHg;P=0.001]和氧饱和度[97(95,99)vs.96(94,98)%;P=0.007]降低,呼气末压力[8(7,9)vs.8(8,10)cmH2O;P=0.00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44.9(38.8,53.1)vs.46.4(39.4,56.7)mmHg;P=0.033]升高,与肺保护措施一致。两组病死率[10/63(15.9%)vs.18/69(26.1%);P=0.152],脱离呼吸机天数[16.0(2.0,23.0)vs.19.0(0.0,23.0);P=0.697]和PICU外天数[13.0(0.0,21.0)vs.16.0(0.0,22.0);P=0.233]无差异.校正疾病严重度,器官功能障碍和氧合指数后,LPMV策略与病死率降低相关[校正风险比0.37(95%CI 0.16,0.88)]。结论PARDS中实施LPMV策略改善了LPMV策略依从性,并可能改善病死率。

  • 标签: 人工呼吸 潮气量 间歇正压通气 急性肺损伤 PICU
  • 简介:目的探究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保护约束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的方式选取60例在我院ICU病房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选自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患者各30例,针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人性化保护约束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对比结果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保护约束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管理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对人性化护理约束进行研究,同时分析其对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在我院ICU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人数相等分组实施护理,将人性化保护约束方法列为研究组,日常基本护理设为参照组,同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情绪以及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观察分析,并予以对比。结果 研究组SAS、SDS 评分更具优势性,参照组数值偏高,改善效果较差,通过统计学对两组数据分析后有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概率明显较低,参照组则显高,通过统计学对两组数据分析后有意义P<0.05 。结论 人性化保护约束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使患者治疗中所发生的不良事件降到最低,提升家属与患者对该项措施的满意度,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 标签: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 ICU患者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工业遗产研究是世界遗产研究领域的重要专题,尤其是工业遗产的更新与再利用的文化研究。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如何对工业遗产进行鉴定、保护与利用,是我国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内亟待攻坚的课题。文本以珠海白蕉糖厂工业遗址为例,简述这一工业遗址的历史背号,辨别其遗产的价值,最后提出对其保护改造设计的建议。

  • 标签: 工业遗产 白蕉糖厂 后工业景观公园 生态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人性化保护约束护理措施对脑卒中躁动患者疗效。方法 选取2020/06-2020/10我院神经内科接收的48例脑卒中躁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保护约束护理措施,干预相同时间。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及焦虑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组内差异明显(P<0.05),但观察组下降更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明显好于对照组33.3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人性化保护约束护理措施对脑卒中躁动患者疗效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护理措施 脑卒中 疗效
  • 简介:根据多年教学训练实践经验,本文创造性的提出了军事训练中的保护力量训练。保护力量训练分为三个过程:准备性力量训练、增强性力量训练和保持性力量训练。文章分别阐述了这三种过程的训练理念和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目的是通过保护的力量训练最大限度的降低训练伤提高训练效率。

  • 标签: 保护性力量 训练 军事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血液透析患者构建动静脉内瘘采取保护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录的62例采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依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3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31例实验组(保护护理),对比两组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  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生存质量评分:实验组指标数值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护护理应用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中,可以有效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长,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保护性护理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ICU护理管理中人性化保护约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1.-2023.5.间我院ICU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保护约束的应用能够提高ICU的护理安全性,降低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同时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支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 标签: ICU护理管理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保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因此,保护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形式、不同民族的建筑,即是保存历代劳动人民在建筑、工程、艺术方面的成就。基于此,本文重点论述了砖木结构类保护建筑的灾害与防治措施。

  • 标签: 砖木结构 保护性建筑 灾害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秸秆覆盖还田技术能够到来比较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当前保护我国性耕作的主要渠道。文章主要以秸秆覆盖还田技术保护耕作的重要措施为探讨核心,首先分析了秸秆覆盖的还田原因,秸秆覆盖还田技术的基本要求,最后提出了秸秆覆盖还田技术保护耕作的实施措施。

  • 标签: 秸秆 覆盖还田技术 保护性耕作 重要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保护约束在ICU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抽取本院2020年9月-2021年6月收入ICU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人性化保护约束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比综合护理依从率:实验组综合依从41例(97.62%),对照组综合依从36例(85.71%),(p<0.05)。对比综合护理有效率:实验组综合有效42例(100.00%),对照组综合有效38例(90.48%),(p<0.05)。结论:人性化保护约束可提升ICU护理管理质量,患者综合护理有效率和综合护理满意率高,建议推广。

  • 标签: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 ICU护理管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诸多手术需要通过全身麻醉进行,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围麻醉期机械通气相关性肺部并发症的产生,影响手术患者预后效果。因此,为预防和减少全身麻醉患者围麻醉期易出现的肺损伤问题,本文就全身麻醉患者围麻醉期实施肺保护通气策略做如下概述,希望为围麻醉期肺保护通气提供参考。

  • 标签: 全身麻醉 围麻醉期 保护性通气 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ICU护理中采取人性化保护约束的效用价值。方法:研究中所选取的对象均为ICU患者,随机选取146例后进行摇号分组,各73例,对照组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保护约束,对比两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经研究后表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与此同时焦虑评分相对较低,舒适度显著提升(P<0.05)。结论:对于ICU患者而言,在对其展开护理时采取人性化保护约束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舒适度。

  • 标签: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 ICU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保护护理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保护护理。结果:观察组血流量、内瘘完好率及使用寿命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并发症率为2.50%,较对照组的20.00%更低,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保护性护理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