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保护约束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内接诊的192例ICU患者,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平均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在常规基础上实施的人性化保护约束(研究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情绪评分得出,研究组好转程度较大,对照组相对较差,P

  • 标签: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 ICU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玉米是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在农业上占有很高的比重。现如今,随着保护耕作技术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为了提升玉米的种植质量和种植效率,全程机械化的种植方式已成为主流。本文主要讲述了玉米的保护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介绍了玉米几种不同的种植方法,为此项种植技术提供了思路支持,从而进一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 标签: 玉米 保护性耕作 机械化种植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保护约束ICU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我院ICU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试验研究,将全部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予以研究组患者人性化保护约束护理干预,对比护理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理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予以ICU病人人性化保护约束护理,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病人心理情况。

  • 标签: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 ICU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农业是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发展的根本,也是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的速度也在不断地加快,越来越多的劳动人口进入城市地区打工,农村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仅依靠传统的手工劳动,已经难以实现农业的发展和壮大,必须要提高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田的生态环境。作为农机主管部门,必须大力引进和推广各种机械化技术,提高秸秆还田质量,推广免耕,加强病虫害控制,通过机械作业水平的提升以及拓展,促进农业机械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壮大,充分发挥出保护耕作的作用和优势。

  • 标签: 农业 机械化 保护性耕作技术 重要作用 推广
  • 简介:摘 要:近些年以来,伴随着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现如今我国在农业领域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各种问题,比如一些作物并没有实现全流程的机械化作业,因此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耕作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为此,本文结合玉米保护耕作技术的作用,着重分析玉米保护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要点,包括玉米秸秆处理技术、耕作机械整地技术、机械化播种技术,希望能够借此为玉米保护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玉米种植 保护性耕作 机械化种植 种植技术 技术要点
  • 简介:摘要: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农业生产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对于一些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和土壤质量较差的地区,农机化生产方式可能会对环境和土地资源产生负面影响。保护耕作技术是一种旨在减少或避免农机化生产方式对环境和土地资源的负面影响的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保护耕作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然后重点探讨了保护耕作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中的应用,包括保护耕作技术的种类、实施效果、适用范围以及推广应用的难点和对策等。最后,本文总结了保护耕作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方向。

  • 标签: 农机技术推广 保护性耕作技术 环境保护 土地资源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人性化保护约束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选择2022年2月—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ICU患者进行治疗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可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人性化保护约束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对比,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人性化保护约束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有积极的应用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明显改善,且患者的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得到提升。

  • 标签: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 ICU护理管理 应用措施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ICU护理管理中人性化保护约束的应用效果。方法:收录于2022.9-2023.9,ICU收治的60例患者。通过抽签分为2组,每组30例样本。对照组基础护理,观察组人性化保护约束,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SAS评分更低,保护约束作用的认知程度和依从性评分更高,结果比较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6.67%,对照组发生率26.67%,结果比较P<0.05。结论:人性化保护约束应用于ICU护理管理中,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有效避免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

  • 标签: ICU 护理管理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
  • 简介:摘要:在农业发展进程中,水田保护工作农机化技术属于至关重要的手段,其对加快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意义重大。在本文中,将着重分析水田保护工作农机化技术推广的路径,根据相关技术的优势之处提出合理建议,旨在提供参考。

  • 标签: 水田保护性耕作 农机化技术 推广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人性化保护约束在ICU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 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对象:ICU患者共102例,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与观察组(人性化保护约束),对比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保护约束可显著提升对于ICU患者的护理质量,保障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 ICU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电力影响着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电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发挥,其重要作用在电力系统中不容忽视,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继电保护系统性能的多方面因素进行探讨,全面提出继电保护检修相关方法与措施,以此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标签: 继电保护 性能 检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讨论精细化护理模式在ICU患者保护约束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1年1月份,研究的截止时间为2023年的6月份,时间为半年,分组采取随机平衡法,组别:甲组与乙组,每组设定病人的数量为80例,甲组的病人提供精细化护理模式,乙组的病人仅提供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病人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统计病人RASS、CPOT、GCS以及肌力评分ROC曲线结果,根据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给出最终结论。结果:在以不同的护理模式应用于两组病人后,乙组病人的身体约束率、约束时间、约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显著高于甲组,P

  • 标签: 精细化护理模式 ICU患者 保护性约束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 简介:摘要:通过多年来的教学训练实践经验,本文提出了在军队中进行保护力量训练的方法。保护力量训练可分成三个阶段:准备性力量训练、增强性力量训练和保持性力量训练。本文对这三个阶段的培训方式,培训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减少受伤,增加自己的训练效果。

  • 标签: 保护性力量 训练 军事 损伤
  • 简介:摘要肺保护通气(lung protective ventilation, LPV)策略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小儿术中机械通气肺损伤的发生。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 PEEP)和肺复张是小儿LPV策略的主要措施;此外,FiO2、驱动压等对小儿肺保护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文章分析总结了有关小儿LPV策略的文献资料发现,虽然相关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小儿LPV策略的发展远滞后于成年人,各项措施的最佳实施水平也有待确认。小儿LPV研究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理想体重(ideal body weight, IBW)的计算、机械死腔的影响、氧合和力学的矛盾平衡等,需要大量长期的临床研究进行探究,以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PPCs)的发生率,改善小儿预后。

  • 标签: 小儿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小潮气量 呼气末正压 肺复张 吸入氧浓度 驱动压 理想体重 机械死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与保护免疫力的关系。方法选择某接种门诊2012年1月~2013年12月200名经乙肝疫苗按标准程序预防接种后的小儿作为A组,另选择出生时未经疫苗接种的自然感染抗HBs阳性者50例作为B组,分别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和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PCR-HBVDNA)。结果200例接种疫苗儿童中179例抗一HBs阳性,21例抗一HBs阴性。179例抗一HBs阳性儿童中抗-HBsP/N值>10者155例(86.59%)。B组50例中8例检出HBVDNA。28例抗体P/N值>10者仅2例HBVDNA阳性(7.14%),而22例P/N值<10者就有6例HBVDNA阳性(27.27%)。结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者不代表机体可以免受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判断是否有保护免疫力应联系抗体滴度的高低。

  • 标签: 肝炎抗体 乙型 肝炎疫苗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作者主要就保护约束在精神病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12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在120例患者中,使用保护约束机制,其中有102例患者为首次住院,46例患者为入院当天结束,42例患者为入院前7天内结束。结束原因除了损伤物体或者他人等原因外,还包括治疗的依从性不高等。结论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有必要不断规范流程,控制使用率,通过完善流程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人员的舒适度。由于精神病患者在自身精神病症状的支持下,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兴奋和躁动情绪,进而诱发患者出现自杀或者放弃治疗等行为。保护约束是指在精神科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的一种保护和约束机制,限制病人的行为的一种医疗保护措施,是精神科实施治疗护理的最重要措施之一。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保护性约束 应用
  • 作者: 徐江玲 程艮 封砚村 李勇洁 陈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26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28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六区,北京 10008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护理部,北京 10008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五区,北京 10008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九区,北京 10008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十二区,北京 100088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期间保护约束的现状。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于2018年11月—2019年4月对北京市某精神病医院的400例恢复期情感障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400例情感障碍患者中,158例有约束经历,保护约束发生率为39.50%;保护约束造成的躯体影响中,肢体活动受限147例(93.03%),不能自行二便133例(84.17%),肢体疼痛88例(55.69%);保护约束造成的心理影响中,无助83例(52.53%),委屈82例(51.89%),无能为力78例(49.37%),恐惧、担心68例(43.04%)。有保护约束经历、目睹过保护约束以及未接触过保护约束的患者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住院次数以及住院诊断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保护约束率较高,患者在保护约束过程中及约束后出现的躯体影响和负性心理体验对于医患治疗联盟的建立是一种潜在威胁。应加强对住院患者进行关于保护约束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为保护约束的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心理干预,以期改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对保护约束的错误认知及减少保护约束对患者造成的消极体验及负性心理影响。

  • 标签: 情感性精神障碍 保护性约束 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