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个聪明的孩子",这是所有家庭的共同希望,对于不育的夫妇来说,选择一个优良的精子(供体),一个聪明的孩子,更是他们迫切的要求。从1946年美国报道第一例人工授精成功开始,到

  • 标签: 凤生凤 名人精子库 真的龙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鼓室内注射与静脉滴注泼尼松龙(PAI)治疗突发性(SH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宁波明州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SHL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途径不同分为鼓室组(鼓室内注射PAI,n=60)和静脉组(静脉滴注PAI,n=60)。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 d。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使用纯音乐听力检测仪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500 Hz、1 000 Hz下的听力阈值;比较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鼓室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静脉组的80.00%(χ2=4.61,P < 0.05);鼓室组患者500 Hz听力阈值为(38.69±3.56),显著低于静脉组的(42.36±4.36)(t=5.05,P < 0.001);鼓室组患者1 000 Hz听力阈值为(32.36±3.36),显著低于静脉组的(40.15±4.12)(t=11.35,P < 0.001);鼓室组患者治疗后PCT为(0.65±0.12)μg/L,显著低于静脉组的(0.98±0.15)μg/L(t=13.30,P < 0.001);鼓室组患者治疗后hs-CRP为(3.28±0.36)mg/L,显著低于静脉组的(5.26±0.56)mg/L(t=23.03,P < 0.001);鼓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与静脉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 > 0.05)。结论相对于静脉滴注PAI,鼓室内注射PAI可有效改善SHL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听觉丧失,感音神经性 投药途径 注射,静脉内 注射,鼓室内 泼尼松龙 C反应蛋白质 听力检查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老年性大多表现为双侧、进行性、对称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该病以高频听力减退、言语识别率下降为主要特征。老年性的病变部位包括外周听觉系统特别是耳蜗以及听觉中枢的退行性改变。老年性表现出中枢处理听觉信息速度的减慢、噪声环境下言语识别困难,而且中枢听觉处理障碍是老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研究大脑中枢病变的新型手段。本文从老年性的诊疗现状以及fMRI应用在老年性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探讨fMRI对于明确老年性中枢听觉处理机制以及为未来听觉康复干预提供指导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老年性聋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性伴耳鸣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老年性伴耳鸣者74例,时间2017年4月~2018年9月,对照组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随机分组),将两组疗效、心态情况比较。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相比对照组更好,SDS、SAS评分更低(P<0.05)。结论老年性伴耳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增强疗效、改善心态。

  • 标签: 老年性聋伴耳鸣 综合护理 疗效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耳鼻喉科80例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患者,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患者一定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且综合性护理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 标签: 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 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 负面情绪
  • 简介:耳聋,即各种原因引起的听功能减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我国普通病房新生儿耳聋的合并发病率为0.20%(880/447604),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的耳聋合并发病率为2.29%(79/3446)。导致耳聋的因素可归纳为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等两大方面。耳聋可有5种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Y连锁遗传、线粒体遗传(母系遗传)。而环境因素包括噪音接触、耳毒性药物的应用、感染及创伤等等。

  • 标签: 线粒体遗传 发病率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遗传性聋 修饰基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简介:摘要通过应用启窍治丸临床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67例的疗效分析,认为该药治疗肾虚、肝郁、血瘀型SNHL及其伴有的耳鸣有一定的疗效,值得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

  • 标签: 启窍治聋丸 感音神经性耳聋
  • 简介:目的验证校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组织策略训练的效果。方法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的实验方法。结果组织策略训练能够提高中、高年级阅读的理解能力。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组织策略训练对提高阅读监控能力的作用逐渐凸显。建议①加强提取文章关键项目能力的训练;②加强组织文章关键项目,形成组织结构图能力的训练;③利用组织监控流程图,提高的阅读监控能力。

  • 标签: 阅读教学 组织策略训练 阅读监控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伴耳鸣、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突发性伴耳鸣、眩晕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6例为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58例为西医组,采用西医治疗方式,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效果96.5%,明显高于西医组86.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伴耳鸣、眩晕的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突发性,聋伴耳鸣 眩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基于体素形态学方法(voxel-based morphometry, VBM)探讨先天性遗传性(congenital hereditary hearing loss, CHHL)患者脑功能改变的生理基础。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募集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志愿者以及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CHHL患者作为病例组,共14例(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10~18(13.13±0.39)岁;同期募集在该科门诊就诊的无耳部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共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10~18(13.50±0.49)岁。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静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全脑扫描,获得3D T1WI图像,经双样本t检验,在AlphaSim校正的P<0.001阈值水平,经相应分析软件处理,回顾性分析CHHL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脑区。结果CHHL病例组全脑、灰质、白质及脑脊液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 397.53±103.98)cm3比(1439.45±128.84)cm3,(765.19±60.27)cm3比(800.139±77.64)cm3,(392.89±40.38)cm3比(414.54±49.22)cm3,(314.17±25.81)cm3比(296.47±51.42)cm3,P值均>0.05]。CHHL病例组的右颞极(颞中回)、右颞下回、左枕中回、右顶下小叶、左额中回、左枕上回、右额上回、左额上回的灰质体积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CHHL病例组的左海马旁回、右梭状回、右额中回、左颞下回、右枕中回、左脑岛、右额下回、左中央前回、右顶上小叶的灰质体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结论CHHL患者除存在听觉相关脑区结构的异常外,还存在广泛的与听觉相关脑区以外的皮层结构改变,提示CHHL患者全脑结构发生顺应性改变并发生功能重塑。

  • 标签: 遗传 功能磁共振成像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全频下降型突发性患者耳闷胀感的特点及其预后。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3月单侧全频下降型突发性患者104例(104耳),其中男50例,女54例,年龄23~65岁,平均(46.2±16.1)岁,病程1~9 d。其中同时伴有耳闷胀感的56例患者作为伴耳闷组,不伴耳闷胀感的48例患者作为不伴耳闷组。根据我国2015年突发性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方案进行治疗。统一制定并填写耳闷的视觉评分(VAS)主观分级量表,分析耳闷的临床特征、与突的关系及预后情况。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伴耳闷组和不伴耳闷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突侧别、听力下降程度、听性脑干反应(ABR)引出情况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t=1.566;性别,χ2=0.001;病程,t=0.057;侧别,χ2=0.033;听力下降程度,Z=-0.180;ABR,χ2=0.001;P值均>0.05)。患者耳闷的主观分级与其听力损失程度呈正相关(r=0.599,P<0.001)。伴耳闷组治疗1个月后听力恢复总有效率为62.5%(35/56),不伴耳闷组听力恢复总有效率为58.3%(28/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41,P=0.521)。治疗1个月后耳闷胀感改善总有效率为94.6%(53/56);耳闷胀感改善情况与听力恢复情况无关(r=0.040,P=0.769)。结论全频下降型突患者的耳闷胀感程度与听力损失程度相关,听力损失越重,耳闷胀感的主观分级越重;听力恢复情况与是否伴耳闷胀感无关;患者耳闷胀感的改善效果较好,与听力恢复情况无关。

  • 标签: 听觉丧失 突发性 耳闷胀感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性伴耳鸣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老年性伴耳鸣者 74例,时间 2017年 4月 ~2018年 9月,对照组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随机分组),将两组疗效、心态情况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疗效相比对照组更好, SDS 、 SAS评分更低( P < 0.05)。 结论 老年性伴耳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增强疗效、改善心态。

  • 标签: 老年性聋伴耳鸣 综合护理 疗效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矿山开采、机械制造、纺织以及冶炼生产期间普遍存在噪声,关于纺织企业工作场所噪声暴露强度和接触人群听力损伤的相关研究比较多,但是关于其他噪声作业人群、职业性噪声发病以及听力损失情况的研究较为少见。为了进一步了解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性噪声诊断衔接问题,做一综述。

  • 标签: 噪声作业人员 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
  • 简介: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是声音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第一个传入性突触结构,因其空间分布呈带状,故常被称为“带状突触”。这些带状突触是声音信号传导和释放的重要节点,在听觉形成和听力损伤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耳蜗体积小,带状突触所在的位置深、数量少,长期以来,关于内毛细胞带状突触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进展缓慢。

  • 标签: 耳蜗内毛细胞 带状突触 感音神经性聋 中枢神经系统 突触结构 信息传递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疾病方面的效果。方法以60例气滞血瘀型突病人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本组患者接受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本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疗法有耳穴埋豆、针灸、中医药物等。共治疗3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听力状况,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的差异。结果三周后,所有患者听力状况都有所恢复(P<0.05),在疗效方面治疗组整体表现更佳(P<0.05);在总有效率这一项指标上,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86.7%和76%,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相比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方法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气滞血瘀型耳聋患者听力状况的恢复,值得大范围应用。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气滞血瘀型 中西医结合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全型突发性耳聋患者接受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全型突发性耳聋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纯音听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对于全型突发性耳聋采取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全聋型突发性耳聋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遗传性一个家系五例耳聋患者的分子病因学。方法对一个遗传性家系的5例耳聋患者进行GJB2,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SLC26A4和MITF4种基因进行突变检测。结果此家系的5例耳聋患者中有3例检测到携带致病性突变,其中两人携带MtDNAA1555G点突变,一人携带SLC26A4279T>A/2168A>G复合杂合突变;另外两人虽表现为Waardenburg综合征但未查找到突变位点。结论耳聋患者间的同证婚配可导致家族内遗传性分子病因的复杂化。

  • 标签: 耳聋 同证婚配
  • 简介:目的调查沧州地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耳聋基因突变分子病因学情况。方法对沧州市特教学校241名学生进行病病因学问卷调查、纯音听力测试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行耳聋基因检测。结果241名受试者中有39人检出基因突变,占总人数的16.2%,其中GJB2突变25人,占总人数的10.4%,GJB2235delc纯合突变12人,299delAT纯合突变1人,单杂合突变6人,均为235delc位点突变,复合杂合突变6人;GJB3突变1人,占0.41%;SLC26A4突变14人,占5.8%,3人为IVS7-2A〉G纯合突变,10人为ⅣS7-2A〉G单杂合突变,1人为复合杂合突变。结论沧州市特教学校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人群存在较高的遗传性耳聋发生率,通过耳聋基因检查,可明确耳聋病因,从而达到防及评估耳聋预后等积极效果。

  • 标签: 耳聋 基因 筛查
  • 简介:目的通过对农村儿家庭交往及家庭手势的调查研究。了解我国农村儿教育的状况。为农村的教育事业.校语言教育改革以及聋人手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校入学新生语言状况调查总表》。从儿的基本情况、家长访谈、家庭手势的获得3个方面对儿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发现儿具有创造手势符号的能力。如果有效利用儿的视觉优势,帮助他们学习汉语口语和书面语。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结论要重视农村儿的家庭早期教育。重视对儿家长的培训和指导。运用家庭手势。提高儿交往能力。

  • 标签: 聋儿 家庭交往 手势运用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某二级医院门诊突发性患者的诊疗特点,为医疗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9月~2015年9月就诊的87例突发性患者的一般情况、就诊特点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本组突患者主要发病年龄段为19~44岁,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较多,从事脑力劳动者较多;②耳闷/堵感、耳鸣、听力下降是突患者主要就诊原因,占93.1%;③从发病至就诊时间在1周内的突患者占77.0%;④该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突的总有效率为73.5%;⑤该院初治并持续冶疗的患者32例,外院治疗该院复诊者1例,流失率为62.1%(54/87)。结论二级医院治疗突发性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复诊率低,流失率明显偏高,应充分发挥二级医院的资源优势,提高患者信任度和复诊率,进一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 标签: 突发性聋 二级医院 就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