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挫折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具有两重性。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如何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耐挫折能力,正日益成为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笔者通过对职业学校学生耐挫力现状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当前职校生的第一挫折源和挫折反应状况,并提出了职校生耐挫力的培养对策。

  • 标签: 职业学校 耐挫折能力 职校生 职校学生 培养 耐挫力
  •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人们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学校教育也成为各界关注重点,学校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还要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基于此,学校医务室展开健康教育,通过系列措施的实施整体提高师生对于身心健康的认识。本文将对学校医务室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做法进行阐述。

  • 标签: 学校 医务室 健康教育 做法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从而为政府在学校教学环境卫生改善方面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目前本地区约有 156 所中小学校,在 2019 年期间抽取 81 所学校进行了教学环境卫生监测,监测覆盖率为 51.92 %,依据相关监测方法对该 81 所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等进行监测,主要包括教室人均面积、桌椅配置、前排课桌与黑板间距、采光系数(室内照度 / 室外照度)、黑板照度、课桌照度等项目。结果: 2019 年共监测 81 所中小学校,教室采光系数达相关标准,而教室人均面积、课桌配置、椅子配置、前排课桌与黑板间距、黑板照度及课桌照度等项目均未达相关标准,除教室采光系数外,城区学校各项目监测结果达标率与农村学校存在显著( P < 0.05 )。结论:本地区中小学校在教室人均面积、桌椅配置、前排课桌与黑板间距、黑板照度、课桌照度等指标达标率较低,且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政府须结合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改进工作,从而为学校师生创造良好的环境。

  • 标签: 学校 教学环境 卫生 监测
  • 简介:摘要学校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圣地,就应该是文明创建的先锋。中职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要与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招生就业等各项事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宣传文化建设等举措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为中职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精神支持和思想保证。

  • 标签: 职业学校 文明创建 党建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学校开展孕期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在产科门诊设孕妇学校,由专人对孕妇进行孕期保健知识的宣教和培训,观察开展孕妇学校前和开展孕妇学校后的孕妇妊娠、分娩结局。结果通过开展孕期健康教育使得剖宫产率显著降低,尤其降低了因精神因素、孕期不合理营养导致的过度肥胖、巨大儿引起的剖宫产,妊娠合并症明显减少。结论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可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妊娠合并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孕妇学校 孕期健康教育 剖宫产率 产科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学校健康教育在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中的价值。方法我中心2018年1月起,在我市6所中学中开展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前(2017年)、后(2018年)各抽出160名中学生,统计传染性疾病发生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分析中学生对疾病预防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实施后,学生对传染性疾病常见种类、发生机制、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且传染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中,学校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传染性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传染性疾病发生风险。

  • 标签: 学校 健康教育 传染性疾病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学校多发传染病事件的发生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策略。方法 开展时间2018年至2020年,收集整理学校多发传染病事件4起(1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针对其传染病事件的疾病类型以及发生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制定相关的预防控制策略。结果 4起学校多发传染病事件中,共发生传染病例100例,无死亡病例;传染病类型主要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分别占比45.00%(45/100)、25.00%(25/100)、15.00%(15/100)、5.00%(5/100);分析原因主要包括防控机制不健全、卫生监督不力及校医务室防控措施不足等,需要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策略。结论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均属于学校多发传染病事件的疾病类型,应采取相关的针对性防控策略,有效降低其类似传染病时间的发生。

  • 标签: 学校 多发传染病事件 预防控制策略
  • 简介:从8月28日起,山亭区卫生监督所同教育部门联合对全区中小学集体食堂进行了集中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了学校食堂是否落实了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制度、食品从业人员是否持健康证明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加工经营过程是含符合卫生要求等。

  • 标签: 卫生监督所 监督检查 学校食堂 山亭区 卫生知识培训 食品从业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汇总分析2020-2022年某地学校卫生监测抽检结果,掌握学校卫生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进一步探究学校卫生监督工作措施,以改进学校卫生环境。方法:收集、整理某地学校卫生监测抽检结果,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项目抽检情况。结果:学校教学环境的主要问题在于课桌椅配备合格率较低,课桌椅配备合格率在分类分析中均无差异(P>0.05);学校传染病和常见病管理的问题是建立执行因病缺勤追查登记制的百分比较低;在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中,清洗消毒饮水设备的人员未持有健康合格证明是饮水卫生的主要问题。结论:某地学校卫生整体仍存在亟待解决和改善的薄弱环节,针对一些持续存在的问题和新问题,学校、教育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等应通力合作,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将有利于消除或提升学校卫生中的薄弱环节。

  • 标签: 学校卫生 监督抽检
  • 简介:【摘要】:呼吸系统病是常见的临床的疾病,各种年龄阶段以及类型的人群都有可能患上该疾病,中专学生是我国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它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计对学生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及其健康教育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展开分析时,以中专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的情况做出中专学生呼群体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及相关健康教育的指导。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母婴安全行动计划(2018-2020年)》颁布的新形势下,在妇幼保健工作中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普及孕育健康知识、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促进良好的母婴健康及科学育儿行为尤为重要。为此,本文特针对如何创新孕妇学校教学模式,提升孕期保健服务能力加以分析,仅供参考。

  • 标签: 孕妇 教学模式 保健服务 能力
  • 简介:摘要:中学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是当前学校管理的重点所在,针对现阶段学生存在的管理问题予以有效的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改善学校卫生,提高少儿卫生管理成效,提高少儿综合素养,本文中将重点分析当前中学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整改措施,增强中学管理的综合效能。

  • 标签: 中学学校卫生 少儿卫生工作 思考
  • 简介:【摘要】 目的: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得到巩固,疫情防控进入到常态化阶段。疫情防控常态化意味着思想的转变和模式的革新。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以确保师生安全。 方法:全面监控,把控重点环节,对学校进行监管,防止疫情发生。 结果:统计某学校复学后健康监测数据,在2021年1月——2021年12月共计44名师生(5.58%)出现过发热症状,学校未出现新冠疫情。 结论:科学防范有助于强化学校疫情监管,同时提升学校卫生安全工作。

  • 标签: 学校 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学校人流密集,人员来源广泛,是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主要场所,我国出现的所有爆发性传染病的情况当中,学校传染病的暴发占50%以上。随着对学校传染性疾病防控的逐渐加强,我国校园健康工程的建设也逐步完善,学校卫生水平的发展,对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成为学校卫生问题的重点。但由于学校人员密集,所以,对于学校传染病仍然是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本次将对学校传染病防控的关键问题进行梳理并展开综述,以供参考。

  • 标签: 学校传染病 防控 卫生基础建设 防控预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学生口腔卫生清洁情况及患龋病情况。方法: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本校随机选取600名学生,检查其口腔卫生情况并邀请其填写口腔卫生清洁习惯调查报告。根据龋病检查结果将600名学生分组,之后进一步整理并比对每组学生的口腔卫生清洁习惯。结果:600名学生中,患龋病学生270例,未患龋病学生330例,两组年龄,性别无差异(P>0.05)。龋病组学生的口腔问卷清洁调查评分、每日刷牙次数、每日刷牙时间均低于无龋病组学生,P<0.05。龋病组学生日常刷牙时使用含氟牙膏人数低于无龋病组学生,经常吃零食及喝碳酸饮料但不及时刷牙的学生数量高于无龋病组学生,P<0.05。结论:学生患龋病占比较大,且患龋病学生存在诸多不健康的口腔清洁习惯。

  • 标签: 口腔卫生 龋病 口腔清洁习惯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学生口腔卫生清洁情况及患龋病情况。方法: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本校随机选取600名学生,检查其口腔卫生情况并邀请其填写口腔卫生清洁习惯调查报告。根据龋病检查结果将600名学生分组,之后进一步整理并比对每组学生的口腔卫生清洁习惯。结果:600名学生中,患龋病学生270例,未患龋病学生330例,两组年龄,性别无差异(P>0.05)。龋病组学生的口腔问卷清洁调查评分、每日刷牙次数、每日刷牙时间均低于无龋病组学生,P<0.05。龋病组学生日常刷牙时使用含氟牙膏人数低于无龋病组学生,经常吃零食及喝碳酸饮料但不及时刷牙的学生数量高于无龋病组学生,P<0.05。结论:学生患龋病占比较大,且患龋病学生存在诸多不健康的口腔清洁习惯。

  • 标签: 口腔卫生 龋病 口腔清洁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