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口腔卫生与患龋情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9
/ 2

学校卫生口腔卫生与患龋情况分析

李尊艳,

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疾控中心, 061000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学生口腔卫生清洁情况及患龋病情况。方法: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本校随机选取600名学生,检查其口腔卫生情况并邀请其填写口腔卫生清洁习惯调查报告。根据龋病检查结果将600名学生分组,之后进一步整理并比对每组学生的口腔卫生清洁习惯。结果:600名学生中,患龋病学生270例,未患龋病学生330例,两组年龄,性别无差异(P>0.05)。龋病组学生的口腔问卷清洁调查评分、每日刷牙次数、每日刷牙时间均低于无龋病组学生,P<0.05。龋病组学生日常刷牙时使用含氟牙膏人数低于无龋病组学生,经常吃零食及喝碳酸饮料但不及时刷牙的学生数量高于无龋病组学生,P<0.05。结论:学生患龋病占比较大,且患龋病学生存在诸多不健康的口腔清洁习惯。

关键词:口腔卫生;龋病;口腔清洁习惯

0.引言

本研究旨在对本院学生的口腔卫生及患龋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导致学生口腔卫生不佳及患龋病的原因,现对研究过程及调查结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综述

在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从本校随机选取600名学生(年龄在18波~23岁之间),邀请其参加口腔检查。

1.2研究方法简析

由3名专业口腔医师,基于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龋病检查标准,利用自然光或人工光源,借助镊子、探针、口腔镜等工具,对受检学生的口腔情况(主要是牙齿)进行检查并记录。在检查完成后,向受检学生发放自制的口腔卫生习惯调查表,要求受检学生完整填写后回收。问卷调查表中的问题、答案及对应评分等内容如下:

(1)问题一,在过去的一年内,你是否出现牙龈、牙床出血情况。“完全没有”得0分,“偶尔有(1年内发现1~3次)”得3分,“经常有(1年内发现4次及以上)”得5分。

(2)问题二,在过去一年内,你是否出现过牙齿疼痛情况(非因咬合硬物、口腔或面部遭到击打或撞击而产生的牙痛,属于牙齿神经痛等)。“没出现过”得0分,“偶尔出现(1~3次)”得3分,“经常出现(4次及以上)”得5分”。

(3)问题三,过去一年内,你是否出现过牙齿过敏情况(比如接触寒冷或温热食物时,牙齿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不舒服感,令自己立刻停止接触),“没有出现”得0分,“偶尔(标准同上,下同)出现”得3分,“经常出现”得5分。

(4)如果你出现过牙痛,那么在上一次牙痛时,你是怎么做的?“挺一挺就过去了”得0分,“自己找止痛药吃”得1分,“找牙医治疗”得2分,“找牙医直接拔牙”得3分。

(5)你每天刷牙情况如何?“每天早晚各1次,有时会额外增加次数”得0分;“每天至少1次”得1分。“每周1~3次”得2分,“每月1~3次”得3分,“很少或从不刷牙”得5分。

(6)日常生活中,你经常使用牙签或牙线剔除牙齿杂物吗?“每天不低于2次”得0分,“每天至少1次”得1分,“每周至少1~3次”得2分,“每月1~3次”得3分,“很少或从不使用”得5分。

(7)你如果坚持每天都刷牙,那么你每次刷牙的持续时间为多少?“每次3分钟以上”得0分,“每次2~3分钟”得1分,“每次1~2分钟”得2分,“每次30秒~1分钟”得3分,“每次糊弄了事,30秒以下”得5分。

(8)你是否了解并应用巴氏刷牙法?“十分了解且每次刷牙都严格按照巴氏刷牙法的顺序刷牙,做到不漏掉任何一颗牙,每一颗牙的清洁都十分到位”得0分,“基本了解且基本遵照刷牙程序”得3分,“不了解且基本没用过”得5分。

(9)你是否了解定期清洁牙齿的重要意义且是参与清洁牙齿的频率是多少?“非常了解且每间隔半年或1年清洁一次”得0分,“基本了解且每间隔1年清洁一次”得1分,“不了解且从未清洁过牙齿”得5分。

上述9大类问题,最低分0分,最高分45分,得分越高表明受检查学生的口腔(牙齿)清洁习惯越差。

1.3观察指标界定

根据600名学生是否患龋病进行分组,之后比对两组学生的口腔清洁问卷评分情况。此外,还应采用询问的方法,对两组学生的每日刷牙次数、每日刷牙时间、含氟牙膏使用情况、日常吃零食情况、日常喝碳酸饮料情况进行比对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的有关数据,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s(均数+标准差)”表示;以“x2”检验计数资料,以“n(%),即例数(百分比)”表示,当P<0.05时,表明比对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

2.结果

2.1学生患龋病情况调查结果

600名学生中,患龋病的学生总数为270名,未患龋病的学生数量为330名。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分布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性别、年龄不是决定学生是否患龋病的因素。

表 1 600名学生患龋病情况调查结果

基本资料

龋病组(270)

无龋组(330)

t值/x2

P值

性别

140

171

0.000

0.993

130

159

年龄

区间

18~23

18~23

0.921

0.357

均值

20.69±0.38

20.66±0.41

2.2学生口腔清洁问卷评分结果及日常生活习惯分布情况及比对结果

从表2中可以看到,龋病组学生的口腔问卷清洁调查评分、每日刷牙次数、每日刷牙时间均低于无龋病组学生,P<0.05。龋病组学生日常刷牙时使用含氟牙膏人数低于无龋病组学生,经常吃零食及喝碳酸饮料但不及时刷牙的学生数量高于无龋病组学生,P<0.05。

表 2 两组学生口腔问卷清洁评分结果及日常生活习惯比对结果

比对项

无龋组(330)

龋病组(270)

t值/x2

P值

口腔清洁问卷评分(分)

31.59±4.58

18.63±2.69

43.116

<0.001

每日刷牙次数(次)

2.16±0.34

0.85±0.19

59.551

<0.001

每日刷牙时间(min)

2.85±0.54

0.93±0.22

58.900

<0.001

是否使用含氟牙膏

193

110

95.350

<0.001

67

220

是否经常吃零食且不及时刷牙

34

196

137.599

<0.001

236

134

是否经常喝碳酸饮料且不及时刷牙

42

210

140.927

<0.001

228

120

3.综合讨论

我国民间长期流传一句俗语——“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龋病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牙齿疾病,主要因患者缺乏口腔卫生知识、长期未养成健康的口腔清洁习惯而引发[2]。比如缺乏早晚刷牙习惯、刷牙方法不正确和(或)刷牙时间不足、长期用牙不正确(如认为牙齿坚硬程度较高,故使用牙齿咬合、开撬某些物品等)等,都有可能增加患各类口腔疾病的概率。对学校而言,在向学生传播知识、帮助学生早日形成正确、完善价值观的同时,还应督促学生积极参与锻炼、注意个人卫生,进而以良好的身体素质应对未来社会生活。其中,关注学生口腔卫生情况以及龋病的发生情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随机选择600名学生,对其是否患龋病进行检查并要求其填写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270名学生患龋病,这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刷牙习惯不佳。表现在经常不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足、不使用含氟牙膏等方面。此外,患龋病学生还存在经常吃零食、经常喝碳酸饮料但不及时刷牙的习惯。总体而言,应做好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对口腔清洁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宋国梁,周静,姚易彤. 荆门城区学龄前期儿童饮食习惯与患龋关系的研究[J]. 甘肃科技,2022,38(16):117-119.

[2]廖莹,邢向辉. 南京市视力障碍儿童患龋状况、龋活跃性和口腔卫生习惯调查及相关性分析[J].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21,15(04):22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