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以及同期60例糖尿病体检健康人员作为比较对象,并建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实施给予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组间血糖水平、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糖尿病或健康人员进行血清、血糖检验中,使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方式,可获取受检者准确血糖信息,并为患者糖尿病控制提供可靠指导。

  • 标签: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检验 糖尿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乙肝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病毒性乙肝)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价值。方法:纳入我院68例确诊为病毒性乙肝的患者,实施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后就结果方面展开分析。结果:这68例患者疾病类型包括大三阳、小三阳等类型,组间之间占比差异明显,呈P

  • 标签: 乙肝病毒性肝炎(病毒性乙肝) 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血清胆红素联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验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0年全年来我院就诊的7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血清胆红素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验,通过对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血清胆红素联合LDL-C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上的效果。结果 7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有42例为阳性,34例为阴性。通过血清胆红素联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验,发现灵敏度和精准度均高于单一检测结果,且P<0.05,符合统计学原理。结论 血清胆红素联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验在早期冠心病诊断上具有潜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胆红素 LDL-C 联合检验 冠心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60例贫血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中有地中海贫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将缺铁性贫血患者分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采血,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灵敏度、符合率以及特异性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异(P>0.05)。结论:对两组患者采用静脉采血检验后,准确率非常高,可有效的检验出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差异,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鉴别诊断 血液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对比歼击机飞行员在进入高原地区驻训之前和驻训之后的血常规指标。方法:以2020年11月-2021年11月为本次研究的时间区间,将我中心疗养的由平原地区进驻高原地区的歼击机飞行员25例作为研究组主要对象,同时选取同期由平原地区进驻到高原地区的地勤人员1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检者红细胞、血小板的指标结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进驻高原后,RBC、HGB、HCT明显出现了升高,MCHC、PCT明显下降(P<0.05)。此外,对照组驻训后的MCV、RDW、MPV、PDW高于驻训前(P<0.05)。上述数值变化当中,对照组数值均处于正常范围中,但研究组数值变化均超出平均正常人体数值范围。结论:在高原环境下,歼击机飞行员飞行员的血常规指标会出现一定的变化,相关单位需要对其多加关注,以积极的干预措施帮助受训官兵强化适应,减少不良风险。

  • 标签: 歼击机飞行员 高原驻训 血常规 检验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对比歼击机飞行员在进入高原地区驻训之前和驻训之后的血常规指标。方法:以2020年11月-2021年11月为本次研究的时间区间,将我中心疗养的由平原地区进驻高原地区的歼击机飞行员25例作为研究组主要对象,同时选取同期由平原地区进驻到高原地区的地勤人员1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检者红细胞、血小板的指标结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进驻高原后,RBC、HGB、HCT明显出现了升高,MCHC、PCT明显下降(P<0.05)。此外,对照组驻训后的MCV、RDW、MPV、PDW高于驻训前(P<0.05)。上述数值变化当中,对照组数值均处于正常范围中,但研究组数值变化均超出平均正常人体数值范围。结论:在高原环境下,歼击机飞行员飞行员的血常规指标会出现一定的变化,相关单位需要对其多加关注,以积极的干预措施帮助受训官兵强化适应,减少不良风险。

  • 标签: 歼击机飞行员 高原驻训 血常规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测结果及检出率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3例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10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行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血脂及血糖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的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均比正常人要高,可以作为该病诊断及治疗的重要参考,应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非乙醇性脂肪肝 血脂 血糖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围生期血液学检验指标变化及妊娠结局对高龄、适龄孕产妇的影响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 35 例适龄孕产妇命名为对照组;将 35 例高龄孕产妇命名为观察组,根据两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各自围生期生化指标与血常规指标变化特点。结果对照组、观察组妊娠 38~42 周内、产后 3d 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两组对比对照组更优( P<0.05 )。对照组妊娠结局占比 11.43% ,观察组妊娠结局占比 48.57% ,两组对比对照组更优( P<0.05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占比 17.14%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占比 54.29% ,两组对比对照组更优( P<0.05 )。结论为了有效提升高龄产妇的妊娠期血糖、血脂、血液等各项指标的平衡,则应定时对高龄孕产妇血液学监测,进而有效地改变高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

  • 标签: 高龄孕产妇 适龄孕产妇 围生期 血液学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生物化学的理论及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中,在临床检验工作中,除了生化检查可以直接或间接对疾病进行筛查和确诊试验外,越来越先进的生化实验技术在检验科室里得到了广泛应用,确保了结果的准确性,更有利于对疾病的诊治。

  • 标签: 生物化学 临床检验 质量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培养法、镜检法检验念珠菌感染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应用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念珠菌感染阴道炎患者 100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培养法、镜检法进行阴道分泌物的检验,对两种检验方式的应用与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培养法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示阳性率为 83 %,镜检法为 92 %,镜检法显著高于培养法( P < 0.05 ),本组患者以白色念珠菌感染最为常见,占比达 89 %。结论:在 念珠菌感染阴道炎患者的 阴道分泌物检验中,镜检法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培养法,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念珠菌感染阴道炎 阴道分泌物 培养法 镜检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重要性。方法 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患者抽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微生物标本采集方法,而观察组采取规范化微生物标本采集方法,比较两组的微生物检验结果异同。结果 观察组的血液微生物标本阳性检出率、尿液微生物标本阳性检出率、痰液微生物标本阳性检出率、伤口分泌液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标本采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采取规范化的微生物标本采集方法能够最大层度上提高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检验水平,为疾病诊治提供参考,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微生物标本 规范化采集 微生物检验结果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婴幼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临床检验效果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腹泻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患儿的大便标本进行病源微生物临床检验,并总结分析急性腹泻发生的原因。结果:在此次参与研究的120例急性腹泻患儿中,<5个月、5个月-1岁、1岁-2岁的患儿病原菌阳性例数分别有24例、31例和15例,分别在各自年龄段占比42.86%、77.50%和62.50%;同时参与此次研究的患儿当中,轮状病毒分布例数有49例,占比40.83%,为最高占比,相较于其他一些病源均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强化病源微生物临床检验,能够为婴幼儿急性腹泻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同时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环境。

  • 标签: 婴幼儿 急性腹泻 病原微生物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检验时分别采用ELISA法和CLIA法并且对比两种检验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我科的73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分析目标,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应用CLIA法和使用ELISA法,对比两组血清检验结果。结果:(1)一组和二组HBsAg阳性率、HBeAg阳性率、HBeAb阳性率比较,一组是75.34%、35.61%、34.24%,二组是53.42%、20.54%、19.17%,(x2=15.150,p=0.01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应用HBsAg在0.06到0.10(IU/mL)、0.11到0.50(IU/mL)检测阳性率比较,一组是11.53%、46.15%,二组是0%、26.92%,(x2=5.752,p=0.033),结果有差异。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检验时采用CLIA法准确性和灵敏度更高,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乙型肝炎 CLIA 血清检验 ELISA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血清尿酸检验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准确性。方法:本次实验的对象是2019年7月-2020年4月因冠心病来我院接受诊断的患者76例与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75例,将冠心病患者设置为研究组,将健康体检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均给予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以及尿酸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血清胆红素水平、尿酸水平,同时评估研究组患者不同狭窄积分的尿酸以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分析血清尿酸检验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对照组患者的尿酸水平低于研究组患者,但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于研究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

  • 标签: 血清尿酸检验 老年冠心病 诊断价值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中,针对中血脂、血糖联合肝功能检测的价值与准确性。方法:摘选2019-2020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A组,摘选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B组,全部研究对象均接受血脂、血糖、肝功能检测,比较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脂、血糖以及肝功能指标,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非乙醇性脂肪肝 血脂 血糖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检验应用于糖尿病初诊病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初诊病例30例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且结果无异常的健康受检者3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受检者)均接受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检验,就两组患者(受检者)hs-CRP与血脂指标进行测定对比。结果:研究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也高于正常参考范围,研究组TC、TG、LDL水平高于对照组,HD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检验应用于糖尿病初诊病例中能够为疾病诊断与病情评估提供切实依据。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血脂检验 糖尿病 初诊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军事飞行人员在不同高度的急性缺氧耐力,观察其血常规参数指标,为选取合适的训练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我中心进行缺氧耐力检查的军事飞行人员60名纳入研究对象,均为男性,以5000m、75000m和7500m的高度作为分组条件,分为3个小组,对军事飞行人员的血常规参数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针对不同缺氧耐力的军事飞行人员而言,血常规参数检验的结果当中,RBC、HGB、HGB指标参数存有一定的差异(P<0.05)。其他指标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BC、HGB、HGB指标参数的差异可以为军事飞行人员的急性缺氧耐力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急性缺氧耐力 军事飞行人员 血常规参数 差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军事飞行人员在不同高度的急性缺氧耐力,观察其血常规参数指标,为选取合适的训练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我中心进行缺氧耐力检查的军事飞行人员60名纳入研究对象,均为男性,以5000m、75000m和7500m的高度作为分组条件,分为3个小组,对军事飞行人员的血常规参数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针对不同缺氧耐力的军事飞行人员而言,血常规参数检验的结果当中,RBC、HGB、HGB指标参数存有一定的差异(P<0.05)。其他指标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BC、HGB、HGB指标参数的差异可以为军事飞行人员的急性缺氧耐力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急性缺氧耐力 军事飞行人员 血常规参数 差异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血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血生化检验前质量控制的措施。方法 从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生化检验的受检者中选取检验结果异常与临床不符者60例,对这些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血标本,分析并排除可能的影响因素后重新采样复检,初检复检共120份检验标本,统计分析两次检验结果的差异,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中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结果 对初检和复检共120份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检验,分析血标本采集和处理中存在的影响因素,标本溶血导致结果异常的占40.0%,显著高于餐后抽血、抽血量少、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输液同侧抽血及其他因素(P<0.05)。重新采样复检后的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检验结果与溶血标本的初检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标本不同放置时间的空腹血糖值(FPG)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UREA)、甘油三脂(TG)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标本放置时间过长、餐后抽血及输液后同侧抽血等因素均会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应严格质量控制血标本采集和处理的各个环节,并对检验结果异常的标本进行复检,以提高血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 标签: 生化检验 结果异常 溶血标本 质量控制 血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