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过敏性紫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中选择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利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比总结两组临床各项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小儿过敏性紫癜中提供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缩短患儿腹痛缓解、皮疹消退以及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小儿过敏性紫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脑卒中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神经内科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情况、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两组康复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实施神经内科护理,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减轻患者不良情绪。

  • 标签: 脑卒中糖尿病 神经内科护理 康复效果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于泸州市中心血站进行采血小板献血的献血者,为预防献血反应采用针对性处理措施的价值。方法:样本均收录于在我站进行采血小板献血的献血者,共计120例,收录时间均在2022.1——2022.5之间,随机性的将这120例样本分为两组,并以预防献血反应为目的采用不同的干预措施,分别为对照组(常规处理)、观察组(针对性处理措施)。分析两组献血者干预前后的情绪评分值及满意度测定值。结果:干预前组间情绪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评分值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指标更优,P<0.05。观察组对处理措施的满意度评测值更高,P<0.05。结论:在我站进行采血小板献血的献血者,为预防献血反应,采用针对性处理措施具有显著的效果。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献血反应 针对性处理措施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冠根比种植冠修复体对口腔种植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02月-2021年10月到本院接受口腔种植的患者80例,按照不同冠根比对患者治疗,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时间、口腔功能修复时间、牙齿指标以及美观度等组间对比均,P>0.05。结论:在实施口腔种植中,运用不同冠根比治疗效果差别并不明显。

  • 标签: 不同冠根比 种植 单冠修复体 口腔种植 修复时间 治疗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发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通过深入了解这种罕见肿瘤的特点,以期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某院的86例原发PNENs,这些患者入院接受手术切除或穿刺病理的时间均在2015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此外,还对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力求更全面、更科学、更理想的对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展开详细分析。结果:在2015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共诊断了86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其中包括穿刺标本13例和手术切除标本73例。而且在这段时间内,每两年新诊断的PNENs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这表明了PNENs发病率逐年增加。这一趋势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更广泛筛查和检测方法、人们生活习惯改变、环境因素等。这种趋势变化对于医疗资源配置、疾病预防和治疗策略的制定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78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患者中,进行了不同治疗方案。具体来说,38例C1级患者、25例C2级患者和9例C3级患者接受了单纯性手术切除,并且术后未接受其他治疗。另外,1例C1级患者接受了粒子植入治疗,1例C1级患者接受了微波治疗,而2例C1级患者在穿刺确诊后接受了舒尼替尼和善龙治疗。此外,1例C2级患者和1例C3级患者在穿刺确诊后接受了卡培他滨和替莫唑胺治疗。另外,5例PNECs患者没有接受手术治疗,而是直接接受了基于顺铂 + 依托泊苷的化疗,而其他2例PNECs患者则在手术治疗后接受了相同的化疗方案。最后,1例C3级患者拒绝接受任何治疗。对PNETs和PNECs患者进行生存相关因素分析后发现,WHO分级(H = 5.372, P = 0.021)和临床分期(H = 10.074, P = 0.002)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结论:病理医生在PNENs诊断和分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的准确诊断和分级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 标签: 单中心原发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病理特征 预后情况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乳腺癌120例患者(在2016年5月21日至2017年5月21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阶段性护理干预,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6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耐力(13.19±1.35)kg、前壁肿胀(20.19±1.63)cm、上臂肿胀(26.78±1.42)cm、肩关节向上外展(185.86±15.62)°、肩关节水平外展(135.94±16.83)°、术后负压引流拔管时间(9.44±1.39)d、术后负压引流量(552.39±26.48)m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阶段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肢上肢功能。

  • 标签: 阶段性护理干预 乳腺癌 患侧上肢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在医治过程中使用同期双全膝关节置换的应用价值。方法:此研究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8/1-2020/1,随机取 84例,分为使用分期双全膝关节置换的对照组( n=42)与使用同期双全膝关节置换的实验组( n=42),对治疗前后运动改善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膝骨关节炎病者运动功能评分基本相近( P> 0.05),治疗后,使用同期双全膝关节置换的实验组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效果显著好于使用分期双全膝关节置换的对照组( P< 0.05);且实验组手术用时短( P< 0.05),住院时间短( P< 0.05)。结论:对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时使用同期双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的效果较好,患者术后恢复快,总住院时间短,节约患者治疗花费,可有效提高医院医疗资源利用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双侧全膝关节置换 膝骨关节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综合护理对特发性脊柱弯患者后路矫形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特发性脊柱弯患者后路矫形术后恶心呕吐患者 4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20 例。 总结分析 特发性脊柱弯患者后路矫形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 结果: 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P <0.05),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 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 特发性脊柱弯患者后路矫形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缓解 特发性脊柱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恶心呕吐 特发性脊柱侧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桡尺近关节运动损伤治疗中应用中医推拿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桡尺近关节运动损伤患者中抽选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入院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期间。以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和中医推拿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损伤痊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1.94±0.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08±0.35)分,其症状消失时间(7.81±1.15)d和损伤痊愈时间(19.37±3.11)d均短于对照组(13.31±2.94、27.73±5.62)d,P<0.05。结论:中医推拿法应用于桡尺近关节运动损伤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具有广泛推广实施的价值。

  • 标签: 桡尺近侧关节 运动损伤 中医推拿法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混合痔患者行改良外剥内扎术加内括约肌切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混合痔患者,为所有患者均实施改良外剥内扎术加内括约肌切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愈率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本次研究中60例患者实施改良外剥内扎术加内括约肌切术治疗后,其中治愈率为100%,同时对其随访3个月-1年,发现均未出现复发现象。结论:为混合痔患者实施改良外剥内扎术加内括约肌切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疾病复发率也较低,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弯曲,是青少年目前比较常见一种疾病,一般多发于儿童居多。患者发病后,一般不会致死,但是对患者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临床上一般是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弯曲进行康复治疗,以康复治疗后患者的康复效果作为效果依据,但是这种评价并不能有效反应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因此,本文以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研究依据,进而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

  • 标签: 青少年特发性 脊柱侧弯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肛裂患者进行治疗观察,进而对经内外括约肌间肛门内括约肌切术在治疗慢性肛裂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肛裂患者80例视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肛门内括约肌切治疗,将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生活质量方面对比,在躯体健康方面,患者在治疗前后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在社会功能方面,患者在治疗前后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在情感职能方面,患者在治疗前后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在精神健康方面,患者在治疗前后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且上述差异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肛门内括约肌切方案对慢性肛裂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肛门内括约肌侧切 慢性肛裂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主要探究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运用清宫术前行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在2020年4月-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案例分析了解会阴切术后的护理方法以及感染发生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28例会阴切产妇分别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孕产妇接受常规会阴切与自然分娩后护理干预,观察组孕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会阴切伤口针对性护理。结果: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会阴切术后红肿、渗液、脓性分泌物、疼痛加剧以及感染发生率数据分别为2(3.13%)、1(1.56)、1(1.56)、2(3.13%)、6(9.38%),接受会阴切口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应数据分别为1(1.56)、0(-)、0(-)、1(1.56)、2(3.13%)。结论:产妇体质量、换药规范性、操作熟练度以及护理巡视评估力度是影响会阴切术后感染与否的重要因素,预防与应对应结合护理经验以及人性化考量两方面予以护理。

  • 标签: 会阴侧切 术后 切口感染 原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椎弯患者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限定为2021年6月2022年7月,研究对象例数为60,脊柱弯程度较严重,需要依靠矫形术进行治疗,结合患者信息分组,每组30人,对照组围术期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使用快速康复护理,分析两组施护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自理能力和满意度评分更高,住院天数和患者焦虑值更低,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脊柱弯患者围术期,可以缩短住院天数,缓解病人焦虑情绪,提高自理能力评分和治疗效果。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脊椎侧弯矫形术 围术期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患上肢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8月我院乳腺肿瘤外科收治的11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与观察组(5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加用延续性护理。出院前、术后第30天、术后第90天,测量2组患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角度,并且在术后第90天发放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结果出院前,2组研究对象患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第90天,观察组患肩关节上述6个动作的角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乳腺癌 肢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旨在评估腹腔镜腹直肠补片固定术(LVMR)对直肠脱垂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的50例直肠脱垂患者,将患者分为实验组(接受LVMR手术)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并进行了一系列观察指标的对比分析。观察指标包括症状缓解程度、直肠脱垂程度、生活质量改善和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实验组中有90%的患者报告直肠脱垂症状明显减轻,而对照组中只有40%的患者出现了类似改善。术后3个月,实验组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估问卷中的总分平均提高了15分,而对照组的患者仅提高了5分。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高达85%,而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仅为45%。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LVMR手术对直肠脱垂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LVMR手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因此,LVMR手术可以作为治疗直肠脱垂的有效选择。

  • 标签: 腹腔镜腹侧直肠补片固定术(LVMR) 直肠脱垂 症状缓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冠根比种植冠修复体对口腔种植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从2020年11月到2022年11月,共收集160份口腔种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病例分成2组,A 组冠根比低于 1,B 组冠根比 1~2。每组80例。并对两组间的植入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A组与 B组种植体周缘的骨吸收情况及种植牙脱落率均未见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牙科种植术中,使用不同冠根比的单一牙冠,其修复效果差别不大,不影响疗效。

  • 标签: 牙列缺失 单冠修复体 口腔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