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战略构想,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吹响了进军号。这一战略构想科学回答了何谓中国梦、如何实现中国梦、为何实现中国梦等重大战略问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现代化 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简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近现代学术与文化的主潮,成为引领20世纪中国走向繁荣的主流思想,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结合其革命实践介绍、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方面是由于专业学者以各种形式参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讨论。中国共产党内外、专业学术领域内外所进行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及其与中国社会和中国传统的相关性的讨论,彼此间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研究中国共产党内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同时。研究中国共产党外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专业学术研究的历史,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体会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独特智慧、总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和本土实践相结合的经验教训。这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学术研究的主要任务和使命。

  • 标签: 中国 马克思主义 学术史研究
  • 简介: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裕梦,但首要的政治前提是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中国梦”既是当代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理想的生动体现,也深刻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辈们不懈奋斗和求索的光荣传统。朱德早期探寻“中国梦”的历程可以分为发端、求索、追寻、筑聚四个阶段,期间他由一位爱国主义者、旧民主主义者逐步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为我们树立了道路探索的生动例证。朱德身上所体现的革命精神,正是我们今天共圆“中国梦”需要汲取的精神力量。

  • 标签: 朱德 “中国梦” 民族独立 富强 社会主义
  • 简介:1947年7月1日,在纪念建党二十六周年大会上,周恩来指出了中国共产党有五个特点:“一是最彻底的革命的党,二是群众的党,三是武装的党,四是有理论的党,五是团结的党”〔1〕。这五个特点,正是我们党的五大优点,也是我们党最根本的政治优势,是党能够领导中国...

  • 标签: 中国共产 周恩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工人阶级 毛泽东思想
  • 简介:利用外资来建设新中国一度是中国党和政府的既定政策。只是自20世纪60年代起,受苏联逼债和严峻的国际形势影响,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逐步放弃了利用外资的设想。利用外资遂成为社会主义的禁区。“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党和政府逐渐恢复了从资本主义国家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政策,并最终在1978年重新确立起利用外资政策,打破了对外引进的禁区。

  • 标签: 1978年 利用外资政策 突破禁区
  • 简介: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探索,是李达经济学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李达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为主线,以帝国主义侵入为标志,围绕着帝国主义侵入前即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的性质、帝国主义侵入后中国近代经济的矛盾运动及其运动规律等问题展开论述,清晰地勾画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形态,正确地评估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李达在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探索过程中,有力地驳斥了托陈取消派、新生命派、动力派的错误观点,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性质,坚持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研究方法和广义经济学的立场,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

  • 标签: 李达 中国近代经济史 中国近代社会性质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中国化
  • 简介:提升软实力既是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当前,我国的软实力建设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遭逢巨大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解放思想,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提升我国软实力,为实现和平发展战略积极创造条件。

  • 标签: 软实力 中国 和平发展
  • 简介:为人民服务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忧国忧民的出发点,又是其落脚点。中国共产党的忧民思想与其坚守的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脉相承,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改善民生的一切作为都体现了这个根本宗旨。由于民生问题的动态性,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民思想在不同时期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以人为本"就是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忧民思想的不同表征。

  • 标签: 中国共产党人 民生 忧患
  • 简介:中国发展行至从“量的积累”向“质的蜕变”跨越的关口,加强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既是改善我国自身国际舆论环境的需要,也是扭转全球传播失衡状况、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畅通人间正道、让真理发出声音、让公正发出呐喊的国际责任所在。如何解决我国在国际舆论中“声音比较小、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问题,是当今中国走向世界所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 标签: 习近平 话语体系 思想 话语权 文化软实力
  • 简介:马克思主义汲纳中国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是它植根于中国土壤,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和拥护的一个重要条件。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尽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线过程,但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创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即不断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简介:村民自治,顾名思义,是一种“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这也是宪法和法律的层面对于村民委员的规定。而且从长远来看,要催发基层民主的发育,以村委会选举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是一种很好的实现方式,当前学者对村民自治的探讨也主要是将其与基层民主联系起来.虽然在我园当前的现实情境下,村委会选举多少带有点“仪式上的审美性”,许多村规民约被作为国家治理的方式而存在。

  • 标签: 村民自治 中国政治发展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村委会选举 基层民主 村民委员会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这句话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无产阶级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历史命运 中国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世界范围 无产阶级政党
  • 简介:冯契教授的新著《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一书,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42万字,观点新颖、资料翔实,逻辑严密,具有高度学术性和可读性。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全面地论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

  • 标签: 中国近代哲学 冯契 革命进程 中国哲学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哲学革命
  • 简介:《向导》是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具有重大影响的革命报纸,也是党早期重要的政治机关报。虽然它历时只有5年,但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却是开创性的,它对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进行了深刻剖析;深入探讨和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提出了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的革命策略等重要思想。《向导》的这些探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的基础性贡献。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这一探索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 标签: 《向导》 中国共产党 探索
  • 简介:鸦片战争代表着“中国”历史的中断,鸦片战争后“天下”为“世界”所取代,“中国”史融入了“世界”史。从这一语境中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意义,我们提出和回答四个关键问题:中国近代是谁的“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是哪种意义上的“科学”。从这里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构成了中国融入“世界”的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

  • 标签: 中国近代史 新民主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 列宁主义中国化 “巴黎手稿”
  • 简介:20世纪中国庄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下逐步现代化,其现代转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同一个历史进程。20世纪上半叶,吕振羽、翦伯赞、侯外庐等一些进步学者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自己的庄学研究,迈开了中国庄学现代转型的步伐。20世纪50—70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中国庄学研究者们纷纷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对庄子哲学进行了全面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同时,由于政治话语的强化,庄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也产生了简单化和程式化的缺憾。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庄学 现代化
  • 简介:<正>为了推进国际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加强中外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交流,繁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于2006年3月20~22日在武汉大学联合举办"罗莎·卢森堡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12个国家的著名

  • 标签: 卢森堡 当代意义 国际学术研讨会 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思想研究
  • 简介:伟人故里群贤毕至。2011年8月22日至23日,为了纪念邓小平诞辰107周年,学习和贯彻胡锦涛同志的"七一"讲话精神,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中共广安市委、广安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等在广安市联合举办了"学习邓小平理论,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理论研讨"。这是迄今为止在广安举行的由广安市政府和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研部参与主办的规模空前盛大的一次学术讨论

  • 标签: 邓小平理论 科学化水平 党的建设 研讨会综述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学习
  • 简介:为了加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九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七日,上海市科协和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了第一届上海'双科'讨论,此届会议的主题是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的问题。参加此届会议的有北京、上海等地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共五十来人。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 标签: 上海市科协 自然科学研究 哲学研究所 现代科学 哲学原理 社会主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