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减压坊"的减压技术对精神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护士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筛查,从中随机选择60名阳性项目超过30项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人。对照组正常活动并进行常规心理支持干预,观察组护士实施的心理干预为"减压坊"减压技术。分别于干预前后对这两组护士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工具包括社会支持量表(SSRS)、匹斯堡睡眠指数(PSQI )、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前,两组护士SSRS、PSQI、SDS、SAS和SCL-9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心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士的SAS得分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护士的SAS、SDS、PSQI及SCL-90得分存在明显差异,干预后显著优于干预前,经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精神护士实施"减压坊"减压技术进行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护士的睡眠质量,有效改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抑郁 焦虑 心理健康 心理减压 精神科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护士职业倦怠与人格特质及自尊的关系,为精神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调查表(MB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自尊量表(SES)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80名护士进行测试。结果23.4%的精神护士存在高度情绪衰竭,15.5%的精神护士存在高度情感疏远,高度成就感缺乏者占28.3%;护士职业倦怠与人格特质、自尊及社会支持的诸多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P<0.01)。结论预防精神护士职业倦怠,应重视护士人格的塑造、自尊的提高和社会支持的增加,提高个体的自我认同感和工作成就感。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职业倦怠 人格 自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念对精神护士压力知觉的影响及心理弹性在其中的中介效应。方法以北京市某三甲精神病专科医院的427名精神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五因素正念量表(five-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FFMQ)、压力知觉量表中文版(Chinese-version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及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进行测评。采用SPSS 24.0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使用AMOS 24.0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精神护士压力知觉总得分为(37.89±7.16)分,其中压力较大者占66.74%,压力过大者占20.84%。压力知觉与正念水平[(123.69±10.82)分]、心理弹性[(85.40±17.87)分]均呈负相关(r=-0.65,-0.67; P<0.01),正念水平与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r=0.50,P<0.01)。正念水平对压力知觉的直接效应为-0.15,间接效应为-0.34,总效应为-0.49。结论心理弹性在精神护士正念水平和压力知觉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正念 心理弹性 压力知觉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患者长期陪护护士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并采取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精神患者所需的300名长期陪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对应问答方式,借助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入选护理人员进行调查,明确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针对性给予护理对策,并对比干预前后护理人员各项评分变化。结果高紧张职业环境、高危险护理内容、高责任感及社会因素是影响精神患者长期陪护护士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护理人员经过对应的护理干预,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经过护理措施后护理人员自身焦虑、抑郁以及症状自评情况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紧张职业环境、高危险护理内容、高责任感及社会因素是影响精神患者长期陪护护士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精神患者长期陪护护士心理健康问题处于高水平,需给予对应护理措施予以干预。

  • 标签: 护士 心理健康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研究精神护士的自我效能和临床沟通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20名精神护士归于此文研究目标资料中,对20名精神护士的自我效能和临床沟通能力进行调查及分析,统计20名精神护士的调查结果。结果本院20名精神护士的自我效能评分数值对比国际常模明显更低,精神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评分数值也均比较低。结论精神护士的自我效能和临床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自我效能 临床沟通能力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专科护士培训的实施与效果。方法通过组建专业师资团队、制定培训内容、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及问卷调查反馈对29名专科护士进行培训。结果29名护士均一次性通过答辩,学员对培训基地的满意度逐年上升。结论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精神专科护士培训中有积极效果和意义。

  • 标签: 精神科 专科护士 多元化教学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精神护士突发地震灾害的临床应急能力培训研究设计相关内容,包括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的选取、使用的调研工具、干预方法等,旨在探讨如何构建培养精神护士面对地震等常见的突发灾难性事件的应对处理能力的培训方案,以做到最好的保障精神障碍患者这一特殊人群的安全。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地震灾害 临床应急能力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34例精神护士参与研究,分组开始落实护理工作。同时,于从2019年5月~2020年5月资料库中选出120例精神患者进行研究。对观察组护士落实共情能力培训,而对照组无培训。最终比较相关指标差异。结果:在参与培训后,观察组护士共情能力更佳,P<0.05;且此组的患者满意度更好,不良情况更少,P<0.05。结论:针对精神护士实施共情能力培训后能够有效提升其自身工作能力,还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患者认可度高,因而值得推行。

  • 标签: 精神科 护士 共情能力 培训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防暴技能培训对精神护士职业压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自2020年1月始,选取我院60名未接受专业防暴技能培训的精神护士展开研究,随机分为培训组和未培训组各30名,为培训组护士提供为期6个月的专业防暴技能培训,对比两组护士培训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和工作压力指数。结果:培训组护士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和工作压力指数均低于未培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暴技能培训对精神护士职业压力有降低作用,可以改善护士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防暴技能培训 精神科护士 职业压力 心理状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年轻护士临床实践能力提高过程中应用床边查房制度的效果。方法:纳入精神200例患者,由年轻护士负责护理,在实际工作中实施床边查房制度。结果:对比实施前,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年轻护士临床能力考核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精神年轻护士临床实践能力提高过程中应用床边查房制度,效果显著。

  • 标签: 精神科 年轻护士 临床实践能力 床边查房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护士核心能力和关怀能力的现状以及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将本院的62名精神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应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以及中文版关怀能力评估量表对两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总分调查结果为(130.59±30.24)分,整体水平处于中等,护理人员关怀能力总分为(194.98±13.58),整体关怀能力较低,护理人员关怀能力得分与国外常模相比,有所不足,差异明显(P<0.05)。结论:可见我国精神护士核心能力与关怀能力还有所不足,并且两者关系比较密切,所以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进一步培训。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核心能力 关怀能力 相关性 现状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提升精神护士叙事护理能力与人文关怀品质的效果研究。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0月,随机选取本院精神的80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80位精神护士展开叙事护理实践,并且运用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对护士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后人文关怀品质得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神科 叙事护理 人文关怀品质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对精神护士职业倦怠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时间段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范围,我院入组的50名精神护士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护理研究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展开护理各组平均划分;即参照组,25名,采用传统形式完成心理疏导工作;研究组,25名,采用传统心理疏导基础上的巴林特小组活动干预;组间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倦怠评分、干预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前,研究组倦怠评分相较于参照组差别不明显(P>0.05);干预后,研究组倦怠评分相较于参照组呈现出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研究组干预满意度评分相较于参照组呈现出显著提升(P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巴林特小组 职业倦怠 干预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叙事护理时间对精神护士自我怜悯能力的影响。方法:实施叙事护理实践,观察实施前后80名精神护士的自我怜悯能力评分。结果:实施叙事护理实践后,精神护士的自我评判、自我友善、过度认同及孤立感评分、总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叙事护理实践的实施可提高精神护士的自我怜悯能力,增强其心理韧性。

  • 标签: 叙事护理 精神科护士 自我怜悯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联合运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以及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5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康复训练联合心理护理等措施,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措施开展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PANSS评分、SAS、SDS评分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精神科 康复训练 社交能力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结合精神与非精神医护人员职业间断水平以及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得出精神和非精神职业倦怠产生主要原因。方法 选取我院80名已注册医生及医护人员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对于其职业倦怠水平进行分析,通过自主编制的职业倦怠量表,对患者职业倦怠状况进行综合调查。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精神医生及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问题,接受年龄程度、收入情况、分配情况以及文化程度有直接的影响。结论 结合精神与非精神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产生原因进行对比,对于其职业倦怠特点心理成就感进行分析,了解影响个人工作心理的重要因素,实现精神患者职业倦怠水平调整。

  • 标签: 精神科与非精神科 医护人员 职业倦怠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结合精神与非精神医护人员职业间断水平以及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得出精神和非精神职业倦怠产生主要原因。方法 选取我院80名已注册医生及医护人员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对于其职业倦怠水平进行分析,通过自主编制的职业倦怠量表,对患者职业倦怠状况进行综合调查。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精神医生及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问题,接受年龄程度、收入情况、分配情况以及文化程度有直接的影响。结论 结合精神与非精神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产生原因进行对比,对于其职业倦怠特点心理成就感进行分析,了解影响个人工作心理的重要因素,实现精神患者职业倦怠水平调整。

  • 标签: 精神科与非精神科 医护人员 职业倦怠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