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10月诊治的胸腰椎患者132例进行分析,患者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并且根据护理的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6例,研究组患者进行综合临床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8.5%,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4.8%,两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患者的治疗中进行综合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临床护理意义积极。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皮锥弓根钉固定治疗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6例无神经损伤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切开组,各38例。微创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技术进行治疗,切开组采用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切开组相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不稳定胸腰椎的疗效相似,但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早期可康复功能锻炼等优点。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皮微创 椎弓根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微创椎弓根钉棒固定术治疗腰椎的 临床 疗效 。方法: 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我院接治的 112例腰椎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将患者 分为两组,一组为参照组 56例,一组为研究组 56例。参照组对患者 实施传统的开放路径手术治疗,研究组对患者 实施微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 腰椎恢复指标及 各项手术指标。 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长、手术过程的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比参照组优,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的腰背痛 VAS评分及后凸 Cobb角显著低于参照组,肌间隙高度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实施微创椎弓根钉棒固定术治疗腰椎,其疗效显著,患者 的腰椎功能恢复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 椎弓根钉棒 内固定术 腰椎骨折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胸腰椎合并脊髓损伤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经椎弓根固定术治疗,观察其预后疗效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脊髓损伤分级为A级1例,B级1例,C级1例,D级3例,E级30例,明显好于手术前;且术后前缘高度压缩率、后缘高度压缩率、Cobb’s角与椎管占位率均明显好于手术前。结论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并脊髓损伤具有确切应用价值。

  • 标签: 椎弓根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椎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研究选择的对象为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200例实施胸腰椎固定术的患者,回顾性分析上述实施胸腰椎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出现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并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断裂时间等,分析引发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结果在本研究的200例患者中,出现椎弓根螺钉断裂的为20例,发生率为10.0%,AF系统断裂的为12例,RF断裂的患者为5例,中华长城椎弓系统断裂的为2例,USS断裂的为1例,断裂的患者其位置均在钉杆连接1.5cm处,并且大部分浑浊军事在取固定物是发现固定断裂,发现时间最短为2个月,最长为20个月,平均为(10.12±0.33)月。结论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患者的情况进行重点分析,将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引发因素进行预防,进而降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愈合效果,保证患者的健康。

  • 标签: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 椎弓根螺钉断裂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析在胸腰椎患者开展椎弓根钉固定治疗中的术中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开展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胸腰椎患者50例开展本次研究,回顾患者的相关资料,按不同的护理形式分为两组,即25例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基于此,25例观察组增加术中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地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经统计对比,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地时间相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钉内固定 术中护理措施 术中出血量 引流管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胸腰椎固定术后患者应用全人护理模式的效果。   方法   将某院134名接受固定手术的腰椎或胸椎骨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全人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的统计学差异。 结果  两组患者满意程度、疼痛程度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人护理模式 腰椎骨折 胸椎骨折 内固定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接受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经肌间隙入路)、B(n=30,经皮入路)两组,并对比手术疗效。结果 B组较A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透视次数均更少,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与椎体前缘高度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弓根钉固定术经肌间隙入路、经皮入路治疗胸腰椎均有显著疗效,但经皮入路方式切口长度更小、术中出血量更高,更利于术后快速康复。

  • 标签: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经肌间隙入路 经皮入路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胸腰椎固定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2年2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78例胸腰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骨折固定术治疗,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术 早期康复护理 康复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传统开放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比较,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微创治疗胸腰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的40例胸腰椎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微创固定(观察组)和开放后路普通椎弓根螺钉固定(对照组),比较两组Cobb角、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前术后VAS评分等情况。结果术后4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13.2±4.5)个月。两组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微创治疗胸腰椎疗效确切,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该手术难度不大,有开放椎弓根螺钉经验的医生能很快掌握,是一项值得推广的脊柱微创手术。

  • 标签: 经皮 椎弓根螺钉 微创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现阶段,基于现代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背景,胸腰椎发生率呈显著的升高趋势。此类型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需要尽早治疗。当前主要是通过经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术开展治疗。本文综述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研究进展,为后续治疗方案的详细制定提供参考。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手术治疗 后路开放手术
  • 简介:目的应用后路Coflex动态稳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狭窄,评价其安全性和临床有效性.方法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28例连续的退行性腰椎狭窄症患者行后路有限减压、椎板间Coflex动态稳定术.其中男性13例,女性15例;年龄38~72岁,平均54.8岁.本组患者术前均有下腰痛以及下肢神经症状或间歇性跛行症状,并经过X线平片以及动力片、CT和MRI检查确认病变节段和诊断.本组患者接受单节段手术27例,双节段手术1例.手术方式均为全身麻醉下有限开窗减压、Coflex椎板间动态稳定术.手术前后对患者的VAS视觉疼痛评分和改良Oswestry残障指数评分进行评价,通过动力平片评价手术节段腰椎活动情况.随访时调查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安全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20min,平均78min,出血量180~310ml,平均210ml.无神经损伤、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5d佩戴软腰围下地活动,术后7d出院.术后1、3、6、12、24和36个月门诊随访,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腰椎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评价.本组发生并发症3例(9.3%).本组所有病例均获得24个月以上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5.2个月.平均VAS视觉疼痛评分由术前的8.1到术后的2.8,最后随访为2.6;Oswestry评分由术前的54.3到术后的21.8,最后随访为23.2.上述评价指标手术前后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别.随访中手术节段屈伸活动良好,活动度2°~6°,平均3.6°.未发现假体移位脱出现象.随访时本组患者对本次手术治疗满意度为89.3%(25/28).结论退行性腰椎狭窄症应用Coflex动态稳定术,可以通过微小创伤手术,直接彻底解除神经压迫,改善患者神经症状,同时良好保留了手术节段腰椎的运动功能,随访结果表明中期疗效显著,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腰椎 椎管狭窄 椎板间 动态稳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经后路手术减压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狭窄症早中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定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院收治的50例老年退变性腰椎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25例)与研究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经后路手术减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的JOA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JO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9)个月,两组数值均有提升,其中,研究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00%,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经后路手术减压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狭窄症早中期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后路手术减压 腰椎管狭窄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后路手术固定应用于脊柱骨折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9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5例)和治疗组(48例),观察传统开放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手术和微创植入后路钉棒系统手术的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参照组;同时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手术固定应用于脊柱骨折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对减轻患者的疼痛以及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后路手术内固定 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后路手术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脊柱骨折52例,依照治疗方法差异将其分组。对照组给予外侧植骨融合术,共26例;研究组施行后路手术固定,共26例。观察比较疗效。结果组间比较,研究组Cobb角较小,伤椎前缘及后缘高度增加幅度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路手术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效果佳,值得运用。

  • 标签: 脊柱骨折 后路手术内固定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路手术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平行方式分组,将我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所撷取的62例脊柱骨折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通过后路手术固定治疗,对照组通过常规开放固定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的数据对比为93.55%、9.68%,74.19%、29.03%,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相关指标实行对比,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治疗中,采用后路手术固定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可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值得在脊柱骨折治疗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后路手术 内固定 脊柱骨折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