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通道技术的后路减压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择16例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椎患者采用PIPELINE可扩张微创通道下后路减压固定手术,统计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置钉优良率及手术优良率;②术前、术后的疼痛评分(VAS)、矢状位Cobb角、椎体压缩率、椎管占位率及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3.1个月。其中手术时间(95.3±15.3)min;术中出血量(97.1±21.5)ml;住院天数(10.5±1.8)d,置钉优良率100%。术后3天的疼痛VAS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的疼痛VAS与术后3天比较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的椎体压缩率与术前比较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的椎体压缩率与术后3天比较有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的伤椎矢状位Cobb角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的伤椎矢状位Cobb角与术后3天比较有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复查的椎管占位率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的椎管占位率与术后第3天比较有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的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acNab功能评价标准评估末次随访时手术优良率为87.5%。结论基于通道技术的后路减压固定手术治疗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椎近期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

  • 标签: 微创 通道技术 椎管减压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胸腰椎后路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给予手术护理配合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接受经后路进行内固定手术的50例胸腰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2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的2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手术配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各项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手术部位引流量低,VAS评分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在胸腰椎后路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给予手术护理配合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后路内固定手术 围术期 手术配合 临床效果
  • 简介:背景:经后路椎管环形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在较少破坏脊柱的原有稳定性基础上,通过较小的创伤即可使伤椎椎管狭窄获得直接彻底的减压,包括全环形、次环形及半环形减压。目的:探讨后路椎管270°环形减压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行后路椎管270°环形减压伤椎置钉固定治疗3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男17例,女15例;年龄29~58岁,平均(48.8±6.6)岁。结果:32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7±2.3)个月。患者脊柱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后凸畸形和继发性椎管狭窄发生。脊柱Cobb角:术前22.5°±1.2°,术后3.8°±1.0(P〈0.05)°;伤椎压缩程度:术前49.1%±11.7%,术后11.3%±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按照Frankel分级:术前为A级5例,B级9例,C级10例,D级7例,E级1例;术后神经功能好转为B级2例,C级8例,D级11例,E级11例。结论:经后路椎管270°环形减压伤椎置钉固定可重建脊柱稳定性,同时有效防止继发性椎管狭窄,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良好。

  • 标签: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伤椎 环形减压 固定
  • 简介:目的:观察并分析后路减压、丁棒系统固定手术对胸腰椎患者的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黔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用后路减压、丁棒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VAS评分、睡眠质量及治疗效果。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患者VAS评分及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较对照组的52.17%显著升高(P〈0.01)。结论:后路减压、丁棒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的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术式,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后路减压 丁棒系统内固定治疗 胸腰椎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手术室护理方案以及价值,为腰椎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70例腰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常规护理)、试验组(n=35,手术室护理)。对比2组腰椎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腰椎手术患者手术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期间配合手术室护理,可以降低手术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腰椎骨折 手术室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后路腰椎椎管减压融合固定术在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治疗中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并节段性腰椎不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予以后路腰椎椎管减压融合固定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腰椎前凸角、Cobb角变化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腰椎前凸角(45.11±5.62)o、Cobb角(13.89±5.72)o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疼痛(4.03±0.29)分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后路腰椎椎管减压融合固定术有助于改善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并发节段性腰椎不稳患者腰椎前凸角及Cobb角,且可促进生活质量提高,具推广价值。

  • 标签: 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 后路腰椎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节段性腰椎不稳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固定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固定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固定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护理效果显著,既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又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后路减压植骨 钉棒系统内固定 护理效果
  • 简介:背景:胸腰椎为骨科常见骨折类型,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为主要干预方式之一,但不同节段固定的选择尚存争议。目的:比较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的短期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共收治80例胸腰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在伤椎固定基础上,采用长节段(伤椎上、下各2个椎体固定)固定治疗的作为长节段组,采用短节段(伤椎上、下各1个椎体固定)固定治疗的作为短节段组。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种固定方法均显著矫正了伤椎前缘压缩度及Cobb角,随访过程中均发生矫正丢失。长节段固定较短节段固定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更多、住院时间更长(P<0.05),但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的伤椎前缘压缩度及Cobb角均矫正更好、矫正率更高,且矫正丢失率更低(P<0.05)。结论:后路长节段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长节段固定较短节段固定的手术损伤大,但短期随访具有更好的矫正疗效、矫正丢失率更低。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 长节段 短节段
  • 简介:目的探讨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胸腰椎多节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固定术治疗。测量患者手术前后后凸角度数、椎体前缘高度,用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系统评价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前后凸角度为(18.03±1.98)°,椎体前缘高度(21.07±3.10)mm;术后6个月后凸角度为(6.01±1.33)°,椎体前缘高度为(31.79±2.54)mm。术后6个月,患者的后凸角度明显下降,椎体前缘高度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8.02、15.28,P均<0.05)。术前Frankel分级为A级20例、B级14例、C级21例、D级9例、E级6例;术后Frankel分级为A级16例、B级7例、C级8例、D级9例、E级30例,术后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1,P<0.05)。结论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临床疗效较好。

  • 标签: 胸腰椎 多节段 脊柱骨折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减压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应用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9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脊柱骨折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后路减压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脊柱骨折手术效果;手术平均时间、住院平均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疼痛、脊柱功能;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脊柱骨折手术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平均时间、住院平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疼痛、脊柱功能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疼痛、脊柱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行后路减压固定术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脊柱功能,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

  • 标签: 后路减压内固定术 脊柱骨折 应用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胸腰椎患者固定术后康复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固定术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胸腰椎固定术后患者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中钉棒系统固定腰椎后路复位的采用意义。方法纳入44例2017.01-2018.04期间,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对其行钉棒系统固定腰椎后路复位干预。结果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畸形Cobbs角上,与术前展开比对,改善显著(P>0.05);但是在伤椎椎体后缘高度指标上,与术前展开比对,改善不显著(P<0.05)。结论将腰椎后路复位,钉棒系统固定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可有效的促进其生理弯曲和椎体高度的恢复,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腰椎爆裂性骨折 腰椎后路复位 钉棒系统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应用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36例胸腰椎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68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经过手术后的VAS评分(2.12±1.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手术后的VAS评分(2.69±1.68)分,并且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6.76%(P<0.05)。结论对胸腰椎的患者使用后路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疾病的治疗工作,对患者疾病问题的改善拥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后路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脊柱骨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后路手术固定手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接诊的38例脊柱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脊柱骨折患者均接受后路手术固定手术。结果38例脊柱骨折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Cobb‘s角明显低于手术治疗前,而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后缘高度显著高于手术前,手术前后对比差异较大,统计学意义显示存在(P<0.05)。结论后路手术固定手术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患处疼痛感,促进其骨折脊柱得以尽早复位。

  • 标签: 后路手术内固定手术 脊柱骨折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管减压固定术术后静脉血栓分级预防的必要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4月—2013年11月由同一组术者施行腰椎椎管减压固定术并获得随访的15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防方法分为物理预防组和分级预防组。物理预防组共71例,术后常规给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血栓;分级预防组共86例,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术前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根据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等级给予分级预防,观察并比较2组术后VTE的发生率。结果物理预防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为(176.25±80.21)mL,分级预防组为(209.15±101.70)mL,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物理预防组术后VTE的发生率为8.5%(6/71),分级预防组为1.2%(1/86),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腰椎椎管减压固定术术后静脉血栓分级预防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腰椎 椎管狭窄 脊椎滑脱 减压术 外科 内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