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固定系统对多节段胸腰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多节段胸腰椎患者57例,均行后路椎弓根固定系统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改变情况,评定神经功能及疼痛,分析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患者治疗后Cobb角、椎管占位率、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患者治疗后Frankel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优良率为98.2%。并发症发生率为7.0%。结论后路椎弓根固定系统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的有效方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 多节段胸腰椎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30例胸腰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Frankel分级及IVW、Cobb角情况。结果手术前Frankel分级为A级6例,B级4例,C级4例,D级6例,E级10例,手术后Frankel分级为A级2例,B级1例,C级2例,D级7例,E级18例,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IVW、Cobb角分别为(0.95±0.06)、(6.51±0.36),显著优于手术前的(0.64±0.05)、(23.52±3.48),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临床疗效显著,脊椎融合率高,固定牢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后路短节段 椎弓根 胸腰椎骨折 神经功能损伤 融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进行内固定术后的腰椎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接收的58例胸腰椎患者当作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病患进行手术复位固定术后,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恢复锻炼等,然后比较两组病患术后恢复情况和满意度。结果所有病患均经过固定术治疗和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后,观察组病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患者在接受固定术治疗后的观察与护理对于病患的术后康复和并发症的预防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在围手术期进行精细护理比通常护理的效果有着显著的提高。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伤椎椎体内植骨和后路椎弓根系统固定联合治疗胸腰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2)。对照组行跨伤椎椎弓根系统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经伤椎椎体内植骨和后路椎弓根系统固定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中出血总量、术前和术后1周伤椎前缘高度、术前和术后1周后凸Cobb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长明显短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后凸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伤椎椎体内植骨和后路椎弓根系统固定联合治疗胸腰椎效果确切,术后恢复效果佳。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椎体内植骨 后路椎弓根系统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经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时围术期正确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实施常规+干预的综合性围术期护理。记录两组胸腰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护理相关)。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P<0.05);研究组胸腰椎患者对本次护理相关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腰椎患者实施固定手术治疗围术期提供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服务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保障患者预后及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手术 围术期 临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对48例胸腰椎经前路或后路固定术患者的护理。术前重视对锥体的保护,保持胸腰椎的稳定性,加强营养,呼吸功能训练的护理,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系统评诂神经功能,做好体位、呼吸道、切口引流管、髂骨取骨区的观察与护理,系统化键康教育。

  • 标签: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Frankel分级及椎体高度、Cobb角以及椎管占位率。结果手术前后Frankel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以及椎管占位率显著优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脊椎融合率高,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及椎管容积,值得推广。

  • 标签: 后路切开复位 椎弓根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神经功能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96例胸腰椎患者,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伤锥前缘高度、伤锥后缘高度均大于术前,Cobb角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术未发生松动、断裂情况。结论胸腰椎经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能够缓解受损伤椎体形成的蛋壳效应,避免椎体高度再丢失,预防固定出现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弓根钉 复位固定 椎体内植骨术 胸腰椎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腰椎固定手术的麻醉方法、麻醉的效果等相关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对本医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之间收治的胸腰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本次试验共有80例患者接受胸腰椎固定手术。根据患者的生理指标和身体情况制定麻醉方案,完善术前准备,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均行气管插管全麻,后者实施血压控制与血液稀释,观察各项手术及麻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清醒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进行血液稀释以及控制性血压下降患者,患者失血量平均水平为860mL。B组患者没有进行血液稀释和血压控制,但是患者的出血量高达1800mL,将两组患者的出血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进行胸腰椎固定手术的重要前提是在治疗开始之前对患者进行外伤处理,气管插管全麻的方式较好的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没有患者出现休克等不良现象。并且,术前应积极处理外伤,术中加强血压控制与血液保护,减少术中失血量,采用药物预防脊髓继发性损伤,降低手术风险。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术 临床麻醉方法
  • 简介:目的对比椎管减压方式(270°和360°)并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脊椎前中柱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的优缺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一2011年12月分别采用270°和360°椎管减压并同时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和脊椎前中柱重建治疗且资料完整的36例严重胸腰椎病例,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A级2例,B级5例,C级17例,D级12例。接受270°椎管减压组(A组)17例,360°椎管减压组(B组)19例。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例的临床和影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4^48个月,平均28.5个月。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中和术后输异体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P<0.05),A组优于B组。随访期间未发现固定松动或断裂现象。两组病例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椎管占位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〇P<0.05);组间在术后Cobb角矫正度和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椎管占位的恢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〇P<0.05),B组优于A组。两组病例的钛网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两组病例中除ASIA分级A级患者外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在脊髓功能恢复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〇P>0.05)。结论对于严重胸腰椎的一期后路固定椎管减压和脊椎前中柱重建术,270°和360°椎管减压各有优缺点,采用360°椎管减压需慎重,而270°椎管减压有待进一步改进。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术 减压术 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VAS评分以及Frankel分级。结果手术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VAS评分以及Frankel分级均显著优于手术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实施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术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后路钉棒系统复位 内固定 胸腰椎压缩骨折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利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者78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观察分析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Cobb角改变,前、后缘高度比值,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指数(ODI)。结果患者术前、术后1周Cobb角改变,前、后缘高度比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VAS评分、ODI指数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技术能够有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椎弓根螺钉 胸腰椎 爆裂骨折 后路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后路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的效果。方法抽选33例胸腰椎病患,收集和分析其临床资料,手术治疗时间2013年10月-2015年12月,全部患者均以经后路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和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观察和对手术前后病人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结果和手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病人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均下降(P<0.05)。随访复查中,全部骨折复位均比较高,未有病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应用经后路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固定可靠,可行性与安全性高,效果良好,优势显著,适合使用。

  • 标签: 治疗 经后路伤椎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 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