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选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例,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HBV-DNA指数、乙肝e抗原(HBeAg)变化有差异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时应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自身体质有利于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乙肝 拉米夫定 胸腺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临床上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讨不同中医证型与ALT、HBV DNA拷贝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泰兴市中医院就诊的1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根据中医证型分组,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ALT、HBV DNA拷贝数关系。结果 1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辨证分为5个中医证型,其中肝郁脾虚型占33.3%,肝胆湿热型占29.6%,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肝气郁结共占36.1%。肝郁脾虚证组HBV DNA滴度水平最高,与其他四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乙肝 中医证型 ALT HBV DNA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展开分析,提出对症治疗方法。方法:研究期:2018年1月-2020年1月,纳入50名患者,患者表现为乙型肝炎肝衰竭,针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涉及的50名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年龄区间18-68岁,平均年龄(38.92±11.07)岁,男性42人,女性8人,入院前,7名患者有过抗病毒治疗史(14.00%),5名患者合并急性戊型肝炎(10.00%),2名患者存在抗血吸虫IgM抗体阳性(4.00%),15名患者存在饮酒史(30.00%),20名患者存在吸烟史(40.00%)。结论: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病情危重,进展迅速,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等因素与患者的预后质量联系密切,临床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予以重视。

  • 标签: 乙型肝炎 肝衰竭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乙型肝炎不仅仅是我国面临的疾病问题,更属于世界性传染非常严重的疾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病症,在发展中国家乙型肝炎的发病率非常高。相关数据显示世界上无明显临床表现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达到2.8亿人次,我国已经占据1.3亿人次,很多患者不具有显著的临床表现,还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有肝损伤明显症状,乙型肝炎是通过血压、母婴、性行为方式传染,预防这类疾病的最直接方式就是预防接种,本次就该类疾病的预防接种方面进行了探究。方法:此次主要针对儿童乙型肝炎预防接种情况进行了研究,筛选门诊部分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儿童作为此次的主要研究主体,共为763例,筛选其中有效血清有730例,检测时具体运用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全面关注了具体疫苗接种情况和疗效,对临床数据指标进行调查。结果:针对接种疫苗前后的状况进行评估,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标化阳性率是65.23%,5-7岁年龄段的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有下降趋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标化阳性率0.43%;3-7岁年龄段的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为阳性者共5例。给儿童实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观察30天后,二次接收加强接种儿童有375例,加强接种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为71.20%,与未实行加强接种儿童相比,阳性率明显更高,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儿童 乙型肝炎 预防接种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60µɡ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用于无应答人群的免疫成功率和免疫效果。方法将经常规剂量和程序接种3剂乙肝疫苗后,查血无乙肝表面抗体产生的无应答人群病例13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应用深圳泰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60µɡ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采用一针接种;对照组再次按常规剂量和程序接种3剂乙肝疫苗,观察两组免疫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抗体阳转率(90.77%),明显高于对照组(63.08%),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60µɡ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安全性良好,免疫成功率高,对于常规免疫无应答人群的免疫效果更好。

  • 标签: 60µ ɡ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 无应答人群 免疫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自然人群中抗-HEVIgG流行状况,为戊肝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市10个区县按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1岁以上各年龄组自然人群并采集静脉血,采用科华公司ELISA试剂盒检测抗-HEVIgG。调查结果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自然人群中抗-HEVIgG阳性率为8.13%(95%CI:7.37%~8.89%),标化阳性率为6.53%。不同性别间抗-HEVIg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年龄的增长阳性率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城区阳性率低于郊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6,P=0.033)。结论北京市自然人群中戊肝感染率较高,部分农村地区抗-HEVIgG阳性率较高。

  • 标签: 自然人群 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 血清流行病学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我市龙沙区丙肝发病的特征规律,进一步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利用病例研究方法对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2009年报告的162例乙型肝炎进行了流行学分析。结果乙肝的报告发病率为16.85/10万,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年龄分布表现为30岁~50岁为高峰年龄段,干部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发患者群,季节分布无明显特征。结论我区中青年男性的丙肝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提示针对我区丙肝发病的分布特征,应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控制和降低丙肝发病率。

  • 标签: 分析 丙型肝炎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984-2010年庄河市15岁以下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规律。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84-2010年间,全市共报告儿童乙肝发病517例,年均发病率为14.40/10万。1993年发率最高,报告病例数43例,发病率为32.02/10万;2009年发率最低,有1例病例发生。男338例,女179例,男女性别比为1.891,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随着计免工作的开展,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的接种率逐年提高,儿童乙肝发病率有明显下降趋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是控制乙肝最有效措施之一。应进一步加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做好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 标签: 儿童乙肝 发病率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在乙型重型肝炎抢救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07至2019-03我院收治的乙型重型肝炎患者33例作为本次评价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将先入院的1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后入院的1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抢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同对照组患者数据相比,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均改善显著,抢救治疗成功率及病毒转阴率均明显提高,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较为明显,经计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抢救中采用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最大限度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抗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重型肝炎 抢救治疗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在乙型重型肝炎抢救治疗中的作用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 72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时间范围在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 36例,观察组实施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 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 HBV DNA) 降至检测下限率、 e抗原转阴率、转换率以及血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在乙型重型肝炎抢救治疗中的作用显著,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 乙型重型肝炎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作者: 李德敏李艺何晨李晓李梅心(湖北省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6期
  • 机构:人类以残忍的手段对付动物疫情,控制流行病不惜成本,癌症放化疗加速死亡,手术不能除根,医学回天无术!惟有气味医学能拯救生灵,气味医学在哪里?在中药创新网www.zycx.net。气味学是研究动植物与微生物的嗅觉功能的科学,其创始人是李德敏一家人。气味医学是全新的医学,主要成就是从植物的次生代谢物中合成了能解万种毒物和杀灭一切微生物的“解毒灭微药酒”(以下简称药酒),200页检测试验报告证实它能预防和治疗中毒性与感染性疾病,因此列为国家机密技术(编号MMJS2005YY016)。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报道,2000年我国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病例报告数首次超过尖锐湿疣,列全部性病的第二位;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在性病构成的比例也有增加,而淋病构成比例继续呈较大幅度下降。全国性病麻风控制中心专家日前提出,根据我国性病流行谱的改变,相应调整防治措施和资源分配非常必要。

  • 标签: 性病 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 病谱 流行 尖锐湿疣 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