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群体性预防接种流行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对降低乙型脑炎发病率和提高乙型脑炎治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4岁初免的儿童进行身体状况检测和筛出485名符合接种条件的儿童,男女平衡。一岁儿童初免一针,二岁加强一针,进行群体性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分别检测免疫前后中和抗体阳转率,并且连续两年观察人体接种反应。结果儿童接种流行乙型脑炎减毒疫苗后的中和抗体阳转率(83.5%-96.54%)明显高于接种前;儿童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后未出现不良反应;接种过疫苗的儿童发病率明显低于初次免疫接种的,12例患病中11例为以前未接种疫苗。结论流行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具有安全性和高效性,能够显著降低乙型脑炎的发病率,提高其治愈率,有效抑制乙型脑炎的流行

  • 标签: 流行性乙型脑炎 群体预防性接种 减毒活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BV PreC/C及S基因抗原表位的突变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血清学状态的影响。方法在横断面研究中,通过纳入35例未经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巢式PCR-TA克隆-测序方法筛选与HBeAg血清学状态相关的HBV PreC/C和S基因突变位点。然后在纵向研究中(60例)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校正相关混杂因素,探讨HBV PreC/C及S基因抗原表位的突变与HBeAg状态之间的独立关系。结果在横断面研究中,64.4%的PreC/C突变和68.2%的S突变发生在抗原表位区。有10个突变位点(PreC/C50、55、79、84、103、126、145、184和s110、s213)与HBeAg阴性状态相关(P < 0.05)。在纵向研究中校正了年龄、性别、HBV基因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和PreC W28*突变等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Tc细胞表位(PreC47-56、PreC117-125、s208-216)和Th细胞表位(PreC176-185)的突变是影响宿主HBeAg血清学状态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BV PreC/C区(PreC47-56、PreC117-125和PreC176-185)和S区(s208-216)表位的突变是影响宿主HBeAg状态的主要独立因素,提示这些抗原表位的突变可能参与HBeAg的血清学转换。

  • 标签: 肝炎,乙型,慢性 肝炎病毒,乙型 表位 突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血站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 HCV) 灰区设置的必要性及单试剂阳性献血者淘汰与归队的相关问题。方法 : 将 201 6 年 2 月至 201 9 年 2 月 某个血站 采集的无偿献血者标本 进行 ELISA 双试剂检测 , 对 ELISA 检测 HBV 、 HCV 单试剂反应性及灰区标本再次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 85558 例标本中共检出 HBV 阳性 703 例 ,HCV 阳性 362 例 , 其中 HBV 单试剂阳性 401 例 , 占比 57.04%,HCV 单试剂阳性 247 例 , 占比 68.23%, HBsAg 灰区 171 例 , 抗 -HCV 灰区 115 例。对 ELISA 单试剂阳性及灰区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后 , 共检出 HBV DNA 反应性标本 6 例 , 未检出 HCV DNA 反应性标本。结论 : ELISA 检测 HBV 、 HCV 单试剂阳性 , 其假阳性率较高 , 采供血机构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 建立合理的献血者淘汰及归队机制。

  • 标签: HBV HCV 核酸检测 单试剂阳性 灰区 献血者归队
  • 简介:乙型肝炎病毒是在1965年被Blumberg发现的。最近的研究发现,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的病例中,有的病人尽管体内的病毒量很多,但其肝细胞代谢一般都无异常。一般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的肝损害主要是来自于体内为排除乙型肝炎病毒而引起的细胞性免疫宿主免疫应答反应。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 维生素E 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 病毒持续感染
  • 简介:我国为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高发区之一,约有1.25亿人口为HBV的慢性感染者。1999年庄辉等[1]对我国11个城市1819例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研究发现,其中HBV感染率为24.8%,HEV感染率为8.6%。近年的大量研究报告显示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急性戊型肝炎 重叠 基因型 细胞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型和乙型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儿童的临床特征及流行学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儿科门急诊诊治的407例流感儿童病例资料及鼻咽拭子样本,通过免疫层析法对患儿感染病毒类型分为甲型流感(n=283)和乙型流感(n=124)。对比分析甲/乙型流感儿童一般资料、流行学特点、实验室检查差异。结果甲型流感男146例,女137例,年龄(5.13±1.17)岁;乙型流感男63例,女61例,年龄(5.19±1.15)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型流感儿童就诊时间早于乙型流感儿童、服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于乙型流感儿童、峰值体温38.0~39.0 ℃患儿比例低于乙型流感儿童、峰值体温>39.0 ℃患儿比例高于乙型流感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型流感儿童以幼托儿童居多[41.70%(118/283)],乙型流感儿童以小学生居多[41.94%(52/124)];甲型、乙型流感儿童均以同学接触感染病例居多[44.52%(126/283)、47.58%(59/124)]。甲型流感儿童时间分布、接触情况、疫苗注射情况与乙型流感儿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型流感儿童白细胞计数(4~10)×109/L所占比例高于乙型流感儿童[85.16%(241/283)比74.19%(92/124)],分类中中性粒细胞<70%所占比例低于乙型流感儿童[70.32%(199/283)比80.65%(100/1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甲型流感儿童高热病例较多,就诊时间较早,服药后体温恢复速度较快,白细胞较为正常但中性粒细胞比例较高,应在冬春季节注意流感预防及治疗,尤其注意同学间流感病毒传染。

  • 标签: 甲型流行性感冒 乙型流行性感冒 临床特征 流行病学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目前广东省丙型和戊型肝炎流行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02年7~8月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全省按人均收入水平分四层共抽取12个县、24个调查村,每个村以家庭为单位随机抽查1~59岁居民约16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调查对象血清样本中抗-HCV和抗-HEVIgG.结果共调查3684人,丙型肝炎标化流行率为2.25%,戊型肝炎为7.29%.珠江三角洲是丙型和戊型肝炎流行率较高的地区,分别平均为3.39%和7.31%.丙型肝炎流行率城市(0.97%)低于农村(2.49%);各年龄组的流行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戊型肝炎流行率城市(6.67%)和农村(5.21%)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结论广东省丙型和戊型肝炎流行率较十年前略有上升,建议今后加强对其监测的力度,使防治措施更具有针对性.

  • 标签: 肝炎 丙型 肝炎 戊型 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根据国家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安置,2000年8月重庆市一批三峡居民落户到我市崇明县11个乡镇.为了解三峡库区移民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学特征,以加强对三峡库区移民的管理,我们于2000年9月对三峡移民进行了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学调查.

  • 标签: 三峡移民 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 血清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丙型肝炎流行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54例丙型肝炎患者的流行学和临床资料。结果在254例被调查的患者中,男性158例,女性96例,男女=1.71;传播途径主要有应用血制品、注射针刺、性传播、母婴传播,拔牙或洗牙和不明原因等;有5例患者合并HBV或HIV感染;67例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5例发展为肝细胞癌;13例并发2型糖尿,12例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结论近年来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在不同年龄组,不同职业人群中有显著的不同,尤其是在青中年患者中以吸毒和性传播途径为主,应引起关注。

  • 标签: 丙型肝炎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RNA
  • 简介:摘要糖尿目前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成为致残、致死并导致医疗费用大幅度增加的重要原因。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的变化,糖尿及其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也在发生着变化。该文对糖尿国内外的流行学、诊断方法及危险因素予以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流行病学 诊断标准 危险因素
  • 简介:目前学界对流行防控的伦理探讨尚十分欠缺,而现有的生命医学伦理学理论不能较好地解决流行防控中的伦理问题,应用伦理学亟需对流行防控做出伦理回应。流行防控中主要涉及隐私、自由和正义三个方面的伦理问题,亦即个人权利或自由与公共健康的冲突问题。流行防控对个人行为的家长主义干预,特别是对个人自愿自涉行为的强家长主义干预必须得到伦理证明。流行防控与社会正义和人权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促进正义与保护人权是流行防控的应有之意。

  • 标签: 流行病防控 强家长主义 自愿自涉行为 社会正义 人权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4期
  • 机构:《英国医学杂志》周刊刊登的一项新的研究成果显示,世界各地的“由于身体活动不足导致的慢病负担急剧上升,运动不足被认为是一种全球‘流行病’,并且成为当下威胁大众健康的重要原因。”美国“运动是良医”咨询委员会主席罗伯特•萨利斯表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流行发病特征以及流行的发病趋势,来探讨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方法采用了流行学的研究控制方法,主要分析了禽流感的发病情况和病态发展的案例,来总结禽流感的防控策略。结果2003年12月26日到2005年11月27日,亚洲的多个国家患禽流感流行人数有130例,死亡67例,病死率已经大于50%。结论禽流感传染病病毒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为了控制病毒感染,防控已经成为了流行的重点工作。

  • 标签: 流行病 禽流感 流行病特点 防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