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四肢转移骨肿瘤病理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 我院 2016 年 7 月 ~ 2017 年 7 月收治的 52 例四肢转移性骨肿瘤病理性骨折患者 进行分析, 其中肿瘤病灶切除功能重建术 30 例,肿瘤切除重建术 8 例,肿瘤切除 与 关节置换术 5 例,外固定术 5 例,截肢 4 例 。 结果: 52例患者中, 8例失访, 44例随访 6~ 36个月, 17例半年内死亡, 8例一年内死亡, 4例两年内死亡, 3例三年内死亡 ; 近 一 年内 7例患者带瘤存活,半年内 5 例带瘤存活。 44例患者生存期局部症状明显缓解,其中 3例需扶手杖下 地 行走, 4例截肢 及 1例外固定者需扶双拐行走,无病理性骨折卧床不起患者。结论:手术治疗四肢转移骨肿瘤病理性骨折,可生存期能保持肢体功能良好,减轻局部疼痛症状, 从而 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骨肿瘤 骨折 四肢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使用酒精灭活骨作为植骨材料治疗四肢骨肿瘤的疗效。方法1988年9月至2005年12月,应用酒精灭活骨治疗四肢骨肿瘤46例,年龄8~55岁,平均18.2岁。其中应用酒精储存异体骨42例,瘤段骨灭活再植4例。结果随访16个月~6年,平均3年6个月。酒精储骨12个月左右均修复良好;酒精灭活再植骨9~12个月与宿主骨愈合,但内部修复需24~36个月完成。本组病例无感染及疲劳骨折发生。1例瘤段灭活再植术后2年时复发,再次手术治愈。结论临床使用酒精储存异体骨和灭活再植骨,两者的灭活时间、灭活机制及骨愈合过程均有差异。酒精灭活骨具有成本低、灭活可靠、无排斥反应、骨愈合确实、操作简单等优点,是很好的植骨材料,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酒精灭活 再植 异体骨储存 骨肿瘤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主办,天津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联合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15届全国骨肿瘤学术会议”将于2014年5月16。18日在天津召开。本次学术大会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做专题报告,同时对骨与软组织肿瘤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及难点问题进行广泛深入探讨;展示本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果。届时,骨与软组织肿瘤领域专家共聚津门,兼顾前瞻与普及、基础与临床、推广指南与共识,为广大从事及热爱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的人员搭建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与会者可获得国家级I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6分。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学术交流 骨肿瘤 会议 骨与软组织肿瘤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治疗四肢长骨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四肢长骨转移性骨肿瘤患者96例,其中32例进行手术治疗,对其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中顺利,术后无感染,随访36个月。本组患者2年生存率为34.6%,5年生存率为16.7%,术后6周Enneking评分,功能为优78.2%,中16.8%,差5%。结论手术治疗四肢长骨转移性骨肿瘤可以减缓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并有一定可能性延长生命。

  • 标签: 手术 四肢长骨转移性骨肿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康复护理对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收取本次研究恶性骨肿瘤患者9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全程康复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对2组下肢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恶性骨肿瘤患者下肢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恶性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全程康复护理对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下肢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研究。

  • 标签: 全程康复护理 恶性骨肿瘤 保肢治疗 下肢功能
  • 简介:摘要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包括骨肉瘤、尤文肉瘤、多发性骨髓瘤、转移性骨肿瘤等,确诊时多伴有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较低。目前用于其早期检测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手段十分有限,为突破这一瓶颈,近年来医学研究人员正努力探索外泌体在恶性骨肿瘤发挥的作用。外泌体是由不同类型细胞分泌并存在于多种体液中的胞外微囊泡,是发挥着重要生理作用的新型细胞间信息载体。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包含在外泌体中的RNA(如mRNA、miRNAs、lncRNAs和circRNAs等)可通过外泌体的载运,在恶性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既往研究大多只关注外泌体RNA在某一恶性骨肿瘤疾病中的影响,或单纯研究外泌体RNA介导肿瘤细胞增殖或凋亡、转移、逃避免疫监测和化疗耐药等某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外泌体RNA可能通过相应方式相互影响作用形成调控网络,共同参与疾病的整个过程。我们通过查阅现有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发现外泌体RNA对骨肉瘤、尤文肉瘤、软骨肉瘤、多发性骨髓瘤、转移性骨肿瘤五类常见恶性骨肿瘤的增殖、转移、免疫逃避、耐药机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本研究通过阐明研究外泌体RNA在恶性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机制,将有助于为临床恶性骨肿瘤的早期诊断、伴随诊断、疗效判断(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和预后判断提供一个新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各种医学影像检查资料都能给予颌骨肿瘤患者最直观的病患信息。现代多种图像相融合的会诊手段为各种病症的诊断提供了与病症相关的各类信息。但是目前的各种诊断手段仍然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要求。趋势所趋,现代医学影像逐渐转向多种图像融合、多种技术发展。医生诊断将解剖图像和功能图像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更为真的展示靶器官的结构和空间关系,从而为颌骨肿瘤的临床诊断提供了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医学影像。

  • 标签: 颌骨肿瘤 放射影像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患有四肢骨肿瘤的患者进行切除术后软组织修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3月于我院进行微波灭活治疗的50例四肢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修复的患者,对其进行有效的术前、术后专科护理,回顾性分析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进行有效护理,患者的游离植皮、转移肌瓣及吻合血管皮瓣、肌皮瓣均完全成活,同时通过术前、术后有效的护理,患者心理情况较好,状态稳定。50例患者移植皮瓣均得到良好成活。结论针对四肢肿瘤切除后软组织修复患者,于早期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并对皮瓣移植情况进行严密观察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皮瓣移植的成活,为患者成功保肢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 标签: 四肢骨肿瘤 软组织缺损 修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骨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其负性心理的改善作用。方法:80例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干预 骨肿瘤 护理效果 负性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肿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效果及负性心理影响的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4月至11月收治的100例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干预,对比疗效。结果:护理后,患者情绪得到了改善,生活品质提高,护理效果显著。结论:针对骨肿瘤患者而言,心理干预可以提高生命品质,减少负面情绪,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干预 骨肿瘤 负性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肿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效果及负性心理影响的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4月至11月收治的100例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干预,对比疗效。结果:护理后,患者情绪得到了改善,生活品质提高,护理效果显著。结论:针对骨肿瘤患者而言,心理干预可以提高生命品质,减少负面情绪,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干预 骨肿瘤 负性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骨肿瘤患者进行护理中将心理护理干预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观察的形式开展探究,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骨肿瘤患者60例为对象,随机均分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0例,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分析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心理状态以及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心理护理 骨肿瘤 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对骶骨巨大肿瘤切除术中控制出血的效果。方法对6例骶骨肿瘤患者切除过程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复习既往11例骶骨肿瘤应用传统的术前血管栓塞技术切除肿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手术时间为(326±93.8)min,术中出血量为(3750.7±644.1)ml,有1例骶神经损伤。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70±69.3)min,出血量为(7388±706.99)ml,有1例骶神经损伤,3例出现局部皮肤缺血性疼痛,1例出现性功能障碍。结论在骶骨肿瘤过程中,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可有效控制骶骨巨大肿瘤切除术中的出血。

  • 标签: 低位腹主动脉球囊 骶骨巨大肿瘤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有颌骨肿瘤的患者放射影像平片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并探讨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时间段内收治的19例颌骨肿瘤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需要接受放射影像平片扫描,对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且对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都得到明确的诊断,患者在接受影像学检查后主要显示为多房型、单房型及蜂窝型等特点,患者的影像平片情况较为清晰、科学。结论在颌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让患者接受放射影像平片扫描的效果较好,患者的诊断情况较好,可以避免患者出现误漏诊情况等。

  • 标签: 颌骨肿瘤 诊断 放射 平片 影像 表现
  • 简介:摘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已成为助力软组织和骨肿瘤诊疗的重要辅助手段。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遗传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研发出软组织和骨肿瘤基因改变特征性蛋白产物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替代相应分子遗传学检测,并对其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起到重要辅助作用,同时也对肿瘤靶向治疗和生物学行为预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共识总结软组织和骨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以指导和规范其在此类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螺旋CT与MRI在膝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膝骨肿瘤患者69例,基于检查方式不同划分为CT检查组、MRI组以及联合检查组,每组23例。结果CT检查组23例,良性为15;恶性为8;其中良性检查率为65.2%,恶性检出率为32.0%;MRI组23例,良性为16;恶性为7,良性检出率为69.6%,恶性检出率为30.0%;联合检查组23例患者,良性为14;恶性为9,良性检出率为60.8%,恶性检出率为39.1%。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螺旋CT与MRI在膝部骨肿瘤诊断中诊断率相对较高,值得在临床观察中全面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双螺旋CT MRI 膝部骨肿瘤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全程康复护理对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下肢功能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9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实施全程康复护理的观察组各45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后的Oswestry腰背、下肢功能障碍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骨肿瘤患者保肢治疗后实施全程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下肢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恶性骨肿瘤 保肢治疗 全程康复护理 下肢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双螺旋CT与MRI在膝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主要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膝部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0例患者,甲组采用双螺旋CT的方法进行诊断,乙组采用MRI的方法进行诊断,丙组采用双螺旋CT和MRI结合的方法进行诊断,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检出率。结果 甲组和乙组患者临床检出率的比较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丙组患者的临床检出率明显高于甲组和乙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双螺旋CT MRI 膝部骨肿瘤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原则分为2组治疗组45例,采用中药攻癌镇痛散外敷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唑来膦酸治疗。观察患者止痛效果、骨转移灶变化、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有效率(84.4%)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转移灶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轻微,可耐受。结论中药攻癌镇痛散外敷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转移性骨肿瘤患者止痛效果好,并且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轻微。

  • 标签: 转移性骨肿瘤,中药外敷,攻癌镇痛散,唑来膦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