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头穴为主综合治疗血管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60例VD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30例,进行头穴为主的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药物治疗。治疗前后进行HDS2R、MMSE康复评分。结果针刺组能够提高血管痴呆患者的HDS2R、MMSE的评分,临床总有效率为90%,其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以针刺头穴为主综合治疗VD,可改善患者的智能水平,康复生活自理能力,疗效值得肯定。

  • 标签: 痴呆 血管性 针刺疗法 头穴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通窍活血汤结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 2017 年 4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血管痴呆患者 68 例 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 组,每组患者 34 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基础疾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治疗,研究 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治疗 ,连续治疗 3 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4.1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4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MMSE 评分均明显降低, ADL 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治疗后 MMSE 评分降低显著, ADL 评分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通窍活血汤结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痴呆疗效显著,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值得进行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通窍活血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头痛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6例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式进行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前后的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等方面进行观察研究。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1.40%,x2=6.0808 P=0.0136,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脑血管性头痛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氟西汀对血管痴呆患者行为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血管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分别给氟西汀10mgqd及20mgqd治疗,并使用MMSE及B1essed行为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者在个性特征,生活能力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5),大剂量组优于小剂量组。结论氟西汀对轻中度血管痴呆行为障碍有显著改善作用。

  • 标签: 氟西汀 痴呆 血管性 行为障碍
  • 简介:血管痴呆(VD)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智能损害综合征,以遇事善忘、不能定向、理解错误、计算力差、情绪失控等认知、记忆、言语、情感、性格的精神减退或消失为特征。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发病率及患病人数会逐步增加。血管痴呆的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中医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血管介入治疗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1月到 2018年 11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 72例大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 36例,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予以患者血管介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 864.2±123.4) ml明显低于对照组( 1118.8±234.5) ml,手术时间( 44.5±3.5) min、术后止血时间( 12.6±2.4) min以及住院时间( 8.9±1.9) 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血管介入治疗创伤小、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血管性介入治疗 妇产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血管痴呆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48例确诊为血管痴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20例并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用简易的智能量表(MMSE)检查评分来评估综合康复治疗血管痴呆的作用;同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结论治疗组28例患者经过综合康复治疗(MMSE)较前增高;93%的患者临床痴呆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 标签: 综合康复 血管性痴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黄益脑胶囊治疗血管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通过使用地黄益脑胶囊对60例血管痴呆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地黄益脑胶囊对血管痴呆属肾虚血瘀证的患者有肯定的疗效,益智作用明显,总有效率达77.50%;脑复康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地黄益脑胶囊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补肾通腑法对血管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系统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包括理论分析和实验药物以及动物研究,收集补肾通腑法治疗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文献资料。分析补肾通腑法在血管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肾虚髓空、痰瘀阻窍是血管认知障碍的基本病机,在补益肾精的基础上,运用通腑法可以醒神通窍、祛除腑实,改善认知功能。结论补肾通腑疗法对血管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具有一定疗效。

  • 标签: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补肾通腑 中医治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白内障术后合并新生血管青光眼护理效果。方法:针对80名白内障术后合并新生血管青光眼病人进行研究,并将他们分到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的研究组,每组分别有40名病人。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术后效果以及病人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术后3个月,研究组的术后效果强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病人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白内障术后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常规护理 系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白内障术后合并新生血管青光眼的护理方法,评估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60例白内障术后合并新生血管青光眼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和焦虑评分上的异同。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3.33%)较对照组(20.0%)少,焦虑评分较对照组小,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白内障术后合并新生血管青光眼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既有利于积极预防并发症,又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白内障 手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老年血管痴呆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方式,对于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本社区当中64例老年血管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取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32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分为对照组、32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分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ADL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血管痴呆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老年血管性痴呆 社区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ADL评分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老年血管痴呆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方式,对于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本社区当中64例老年血管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取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32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分为对照组、32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分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ADL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血管痴呆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老年血管性痴呆 社区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ADL评分
  • 简介:摘要:本综述总结了新生血管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进展。新生血管青光眼是一种由眼部缺血性疾病引起的难治青光眼,其发病机制复杂。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病因。综述涵盖了药物治疗、光凝治疗、外科手术干预和新兴治疗策略。综述的内容有望为NVG的治疗提供参考,并突出了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

  • 标签: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 青光眼 预防盲目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弹力多孔血管夹的研制及其在肾血管高血压犬中的应用。方法选用高纯硬度的304不锈钢片和线,经宁波线切割机和自动弹簧机分别加工成血管夹支撑架和弹簧,再组装,电解而制成含有1.0,1.3和1.6mm三个孔径的弹力血管夹。将血管夹用于缩窄7只beagle犬的双侧肾动脉;与5只假手术犬相对照,观察1年后两组犬血压、心、肾及颈动脉的差别。结果多孔弹力血管夹操作简单、方便,能将变异血管缩窄至理想的狭窄程度。在实验早期,连续有2只犬双侧肾动脉狭窄>80%后,4天内死亡,该方法被放弃。其余5只犬双侧肾动脉缩窄至70%~80%之间,均存活至术后1年。缩窄犬自第2月始血压升高并持续1年。成功建成肾血管高血压模型。假手术犬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应用本研究之弹力多孔血管夹成功建立了稳定的肾血管高血压犬模型;亦有望在猪、猴等其它大动物缩窄血管的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血管夹 肾血管性高血压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对脑血管痴呆患者采用头颅血管核磁共振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抽选自2019.03-2021.03期间就诊患者,以40例脑血管痴呆患者作为研究组,40例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头颅血管核磁共振检查方法。对比患者的海马体积检测结果以及左右侧颞叶沟回间距检查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海马体积大于对照组(P<0.05),且左右侧颞叶沟回间距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利用头颅血管核磁有助于区分脑血管痴呆与阿尔兹海默病,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头颅血管核磁共振 脑血管性痴呆 阿尔兹海默病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