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胎儿发生永久右脐静脉( PRUV)且有合并畸形情况的检测中使用产前超声,观察产前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产前检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时间段为 2018年 4月到 2020年 4月,使用回顾资料分析法,获得产前超声检查 PRUV和 PRUV合并畸形的情况。结果:对 24320例产检有 PRUV情况统计中, PRUV发生率为 0.34%,其中在发生 PRUV中单纯 PRUV发生率为 76.47%, PRUV合并畸形发生率为 23.52%。且 PRUV合并畸形中超声软指标异常发生率 9.41%,心脏异常发生率为 3.52%,羊水异常发生率为 5.88%,胎盘异常发生率为 4.70%。结论:在产前检查中检查孕妇有 PRUV情况时需要仔细观察胎儿其它系统结构,注意检查胎儿畸形并发症出现。

  • 标签: 产前超声 PRUV 畸形
  • 简介:目的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入选2013年9月~2014年6月于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行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行汉密尔顿(HAMD)24项抑郁量表问卷调查。术后根据量表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抑郁组(n=15)和非抑郁组(n=25)。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婚姻、经济收入、文化程度、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负性生活事件、合并两种或以上疾病、吸烟、植入时间方面的资料。分析心脏起搏器术后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40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中15例出现抑郁,发生率为37.5%。两组比较,经济收入、负性生活事件、心律失常、合并两种或以上疾病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将这4个可能的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收入(OR=62.58,95%CI:1.16~3.54)、负性生活事件(OR=218.19,95%CI:2.13~4.25)、心律失常(OR=62.62,95%CI:1.13~2.78)是植入起搏器术后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起搏器术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7.5%,其危险因素是经济收入、负性生活事件、心律失常。

  • 标签: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抑郁
  • 简介:摘要迄今,能够永久封闭创面的皮肤替代物仍是以自体皮肤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的自体组织工程皮肤。培养的自体表皮移植物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自体组织工程复合皮肤在结构、功能与疗效上更接近自体断层皮片,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组织工程皮肤应用研究的实际现状出发,就自体组织工程皮肤作为永久移植物的主要研究进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开发与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以期为自体组织工程皮肤改进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皮肤,人工 移植物 皮肤组织工程 培养的自体表皮移植物 自体组织工程复合皮肤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PDCA循环( plan-do-check-action cycle)结合问题 -措施 -评价( PIO, Programmed Input Output)形式随访管理用于永久结肠造口患者随访的效果。方法 选择永久肠造口患者 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50例。实验组在常规随访的同时,应用 PDCA循环结合 PIO式进行随访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随访模式管理。结果 应用 PDCA循环结合 PIO式进行随访管理分别在随访前,出院后半月、出院后 1月进行测评,实验组在造口知识掌握评分、自我护理行为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PDCA循环结合 PIO形式的随访管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互动模式 ,永久肠造口患者主动参与,提高院外遵医行为和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降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永久性肠造口 PDCA循环 PIO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深静脉留置导管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在医院2014年4月到2015年7月期间诊治的应用永久深静脉留置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抽取12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观察组(n=6)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n=6)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6.9%,远低于对照组的17.2%,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深静脉留置导管可保证血液透析治疗安全、持续,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则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确保患者置管安全。

  • 标签: 血液透析 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 并发症
  • 简介:总结了18例直肠癌行Miles术后患者永久结肠造瘘口的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造瘘口的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和随访等.认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永久结肠造口术的成功率,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造口的能力.

  • 标签: 直肠癌 MILES 术后 结肠造瘘口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对永久肠造口患者实行延伸护理对其生活质量起到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08-2019.08期间所收治的永久肠造口患者 84例,将其以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 42例,常规护理)以及观察组( 42例,延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延伸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永久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延伸性护理 永久性肠造口 生活质量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模式在永久肠癌术后肠造口护理中的应用加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6例永久肠癌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等信息,将患者划分成2组,各48例,一组设置为A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另一组设置成B组,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生活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方面,B组均优于A组。结论:永久肠癌术后肠造口治疗时,通过综合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应将该模式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当中。

  • 标签: 永久性肠癌术 造口护理 综合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针对直肠癌永久结肠造口患者采取激励式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本院于2021年9月-2022年7月收治的40例直肠癌永久结肠造口患者,将其合理分配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常规护理+激励式护理”模式,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应用效果显著,研究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明显减少,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高,康复效果显著(P<0.05)。结论:为直肠癌永久结肠造口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提供激励式护理,患者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提升了护理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直肠癌 永久结肠造口 激励式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在直肠癌术后永久造口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8年9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82例患者,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改善、安全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在该疾病患者中效果显著。

  • 标签: 延续护理 直肠癌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于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病人开展双心护理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选择30例行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病人,开展相应的调查工作,以随机分组的方式把这些病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中的病人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中的病人需要基于常规护理接受双心护理,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情况开展比较分析工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及HAMA评分术前和术中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也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而对照组则为5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心护理关于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病人而言,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舒适度的提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预后情况。

  • 标签: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双心护理 舒适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护理满意度。方法:择取本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阶段,收治的670例行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以乱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一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肿瘤,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术后永久肠造口改变了患者原有的肛门排便方式,患者需要经历身心的巨大压力。把握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解除其消极心理,是永久肠造口患者心理护理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直肠癌永久造口患者心理行为特性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在展开论述的过程中首先介绍了直肠癌及永久肠造口的特点,其次分析了永久肠造口患者心理行为特征及护理干预的内容,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 标签: 永久性肠造口 心理行为特征  护理干预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 结直肠癌永久肠造口患者术后高排量的相关因素、诊断依据及监测指标、并发症及护理措施等进行相关综述,对于永久肠造口患者术后高排量进行关注与分析,并结合相关实际和多学科知识,给与相关的指导教育与干预措施,为提高永久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状况。

  • 标签: 永久性肠造口 护理 高排量 综述
  • 简介:摘要: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肿瘤,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术后永久肠造口改变了患者原有的肛门排便方式,患者需要经历身心的巨大压力。把握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解除其消极心理,是永久肠造口患者心理护理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直肠癌永久造口患者心理行为特性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在展开论述的过程中首先介绍了直肠癌及永久肠造口的特点,其次分析了永久肠造口患者心理行为特征及护理干预的内容,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 标签: 永久性肠造口 心理行为特征  护理干预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作为缓解慢性心律失常疾病最有有效的方法之一,永久心脏起搏器在我国医学临床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除缓慢性心律失常外,永久心脏起搏器还可用于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肥厚梗阻心肌病、药物难以控制的心力衰竭、心房纤颤等疾病。而针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运动训练,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疼痛,还可以增强其心肺能力,提高身体素质与舒适感。

  • 标签: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心律失常 术后康复 运动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预防永久结肠造口术后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72例行永久结肠造口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程度评分、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8.3±1.2)d,短于对照组的(15.6±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优良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77.8%,护理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8.9%,并发症发生率2.8%低于对照组的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预防永久结肠造口术后肠梗阻的效果较好,能更好的减少肠梗阻发生、缓解患者疼痛,同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永久性结肠造口术 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类家庭人文关怀护理对永久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肿瘤科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46例直肠癌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类家庭人文关怀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使用癌症患者专用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QLQ-C30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QLQ-C30评分136.9±14.7高于对照组126.6±11.8的QLQ-C30评分;观察组SDS评分9.3±3.3,低于对照组15.2±3.8的S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家庭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永久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类家庭 人文关怀 永久肠造口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永久造口也称为“腹壁造口”,常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患者,如膀胱肿瘤,肠道肿瘤等,由于需要伴随患者终身,对其生活质量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帮助,故本文对提高永久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的护理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永久性造口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提高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