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下,区域产业分工加速调整,加工贸易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广西七市转移趋势愈加明显,对其劳动力人才市场供给结构提出了新要求.珠江-西江经济带广西七市中职教育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人才培养规模有待提高,专业设置结构有待调整,产教融合有待深化等问题.为此,应调整区域分布,推动职教资源布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特色相适切;优化专业设置,推进专业结构产业结构相对接;提升育人质量,推动人才培养规格岗位要求相衔接;深化产教学研融合,推动校企合作伙伴关系建设.

  • 标签: 珠江-西江经济带 广西 产业转移 中职教育 区域经济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分析结果进行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手术切除治疗,并展开广泛肺门、叶间、纵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进行病理检查,并对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共清扫淋巴结1106组,其中,单纯N1淋巴结转移率为24.14%,N2(包含N1+N2)淋巴结转移率为30.38%;原发肺癌T分期T1、T2、T3间淋巴结转移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观察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T分期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跳跃性纵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而肿瘤部位、肺癌病理学类型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注意广泛清扫淋巴结,从而达到根治效果。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清扫术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胸部CT在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术前给予胸部CT扫描,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纵膈淋巴结转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随着淋巴结越来越大,淋巴结转移越来越高(P<0.01);CT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为78.57%、敏感度为62.50%、特异度为83.33%、阳性预测值为52.63%、阴性预测值为88.24%。结论胸部CT在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淋巴结越大,转移率越高,但CT诊断存在较多假阳性,敏感度较低。

  • 标签: 胸部CT 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术前彩超诊断在乳腺癌早期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抽取120例纳入到讨论中,依据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状况进行分组,无转移组(60例)和转移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术前彩超进行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120例患者中共检出67例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53例患者无转移状况,其检出敏感性为88.06(59/67),特异性98.11%(52/53)。结论乳腺癌早期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术前接受彩超进行检查,可将病灶部位明确显示出,有效判定病灶发展状况,在检测乳腺癌早期淋巴结有无转移上效果明显,临床意义较大。

  • 标签: 淋巴结 乳腺癌 转移 彩超 诊断
  • 简介:利用TCAD仿真技术,研究了电离总剂量辐射陷阱电荷对0.18μmN沟道MOSFET转移特性的影响.构建了0.18μmN沟道MOSFET的三维仿真结构,获得了在电离总剂量(totalionizingdose,TID)效应影响下,负栅压偏置时器件中电流密度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器件浅槽隔离层(shallowtrenchisolation,STI)中氧化物陷阱电荷和界面态陷阱电荷对器件泄漏电流的影响.仿真计算了N-MOSFET的转移特性,仿真结果与辐照试验结果受辐照影响的趋势基本一致,为深亚微米MOS器件的总剂量辐射效应的损伤机制提供了一种分析手段.

  • 标签: TCAD仿真 深亚微米MOS器件 总剂量辐射效应 辐射陷阱电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患儿输液护理中注意力转移法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门诊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诊的90例静脉输液患儿为调查对象,采取数字表发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4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注意力转移法,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静脉穿刺成功、输液肿漏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93.33%)、输液肿漏率(13.33%)均优于对照组(77.78%)、(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患儿输液期间应用注意力转移法,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减少输液肿漏率,从而减轻患儿痛苦,促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

  • 标签: 门诊 患儿 静脉输液 注意力转移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转移因子联合微波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纳入45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并分为两组,常规药物组给予常规治溃疡药物,联合治疗组采用转移因子联合微波治疗,评价治疗1周、3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3周后,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9%、95.5%,明显高于常规药物组的60.9%、56.5%,二者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转移因子联合微波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复发性口腔溃疡 转移因子 微波 疗效
  • 简介:面对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有利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自身要素禀赋结构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是实现该区域持续发展关键。研究发现该地区资源和劳动力丰富,资本和技术创新不足,短期内应大力基于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等,适当承接资本密集型产业;长期促进要素禀赋升级,进而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

  • 标签: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 承接产业转移 要素禀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内转移性泡型包虫病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颅内泡型包虫转移的40例患者CT及MRI影像学表现,40例患者临床资料齐全。结果40例颅内转移性泡型包虫病患者中,颅内单发11例,多发29例,病灶直径大小5-56mm,CT呈高、稍高密度结节样、团样、蜂窝样改变,MRI信号混杂,T1及T2上可见呈簇聚集的多个小囊泡影;颅内病灶发生在额、顶、颞、枕叶灰白质交界区,另外39例病灶周围出现水肿,呈指状、片状改变,1例患者灶周未见水肿,增强扫描病灶常呈环状强化。结论泡型包虫通过血行方式转移到颅内,颅内病灶数目、发病部位、水肿、增强方式等特点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部带蒂转移皮瓣在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手外伤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受伤情况,对其开展不同手部带蒂转移皮瓣术,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顺利取得随访资料。时间为7-24个月,平均时长为(15.24±2.51)月。病患术后移植皮瓣全部存活。其中3例病患出现皮肤缘部分坏死,换药处理后好转。术后皮瓣外形以及质地良好,手部功能恢复佳。结论结合手部不同位置皮肤缺损面,择取合适的带蒂皮肤瓣开展修复治疗,安全性强,成活率高,患者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带蒂皮瓣 手外伤 修复
  • 简介:目的评价核磁共振成像(MRI)在早期鉴别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CF)转移瘤性椎体骨折(MVCF)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OVCF和22例MVCF患者骨折早期(≤2月)的MRI资料,观察记录MRI资料中出现椎旁软组织肿块、出现其他椎体转移灶、椎体后缘皮质后凸、椎弓根累及、出现硬膜外肿块、骨折椎体存留正常骨髓信号、椎体后部骨碎块后移、伴随多处椎体骨折这8种征象,所得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MVCF的MRI征象多骨折椎体后缘皮质后凸、椎弓根受累及、出现硬膜外肿块、出现椎旁软组织肿块及出现其他椎体转移灶;OVCF的MRI征象中多有骨折椎体存留正常骨髓信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椎体后部骨碎块的后移及伴随多处椎体骨折两种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MRI影像技术有助于早期鉴别OVCFMVCF,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骨折 压缩性 骨质疏松 转移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60例骨转移瘤患者给予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89Sr治疗结束后患者随访1年,观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象的变化。结果60例患者经89Sr治疗后,23例患者显效,29例患者有效,8例患者无效,显效患者无效患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有效患者无效患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89Sr内照射治疗用于骨转移瘤患者临床疗效较好,止痛效果佳,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放射性核素89Sr 骨转移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联合奥沙利铂(L-OHP)组成的GEMOX方案治疗晚期转移复发性结直肠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二线化疗后出现复发或进展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32例。GEMOX方案GEMl000mg/㎡加入NS100ml中静滴dl、8,L-OHP130mg/㎡加入5%GS500mL中静滴d1,方案均3周重复,2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GEMOX方案化疗后32例患者中,CR0例,PR10例,SD12例,PD10例,RR31.25%,DCR68.75%。临床受益反应率达56.25%。TTP3.3个月,MST9个月,1年生存率49.5%。毒副反应方面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多为I-Ⅱ度,无严重毒副反应。结论GEMOX治疗晚期转移复发性结直肠癌,效较好,安全性高,毒副反应轻,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晚期转移复发性结直肠癌化疗方案。

  • 标签: 结直肠癌 晚期 GEMOX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瘤采用放射治疗联合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度本院7例先后做过放射治疗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瘤患者的相关病历资料、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联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缓解率可高达85.71%,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且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要高于治疗前,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对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瘤采用放射治疗联合介入治疗的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瘤 放射治疗 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