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研究多点小切口外剥内扎加皮瓣整复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多点小切口外剥内扎加皮瓣整复术;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根据术后疼痛、出血、水肿及切口愈合时间做出评价。结果两组在出血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疼痛、肛缘水肿、愈合天数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点小切口外剥内扎加皮瓣整复术治疗环状混合痔较传统外剥内扎术恢复早,而且并发症少。

  • 标签: 环状混合痔 小切口 皮瓣整复 外剥内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局部多点注射醋酸泼尼松龙和利多卡因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商品名美能日本美能发源制药公司)2片/次,3次/日,同时局部多点皮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和利多卡因,每10天重复一次,疗程3个月。对照组仅局部多点皮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和利多卡因,每10天重复一次,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痊愈13例,总有效率7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局部多点注射醋酸泼尼松龙和利多卡因可作为斑秃治疗的有效药物选择。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斑秃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点阵激光联合脉冲染料激光加多点微量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机制。方法10只新西兰大白兔,在每只兔双耳腹侧各制作4个增生性瘢痕模型,共80个。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成4组:对照组、激光联合组、激光联合多点微量注射组、单纯传统注射组,每组20个瘢痕模型。对照组不给予处理;激光联合组:首先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接着同期采用点阵激光治疗;激光联合多点微量注射组:先用脉冲染料激光及点阵激光治疗,后即刻瘢痕内进行多点微量注射曲安奈德;单纯传统注射组瘢痕内注射曲安奈德。观察并记录4组增生性瘢痕的大体外观,分别在治疗后7 d、2个月切取增生性瘢痕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增生性瘢痕的组织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胶原表达情况,并测量胶原容积分数;CD31染色观察微血管数量的变化,并测量微血管密度。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检验组间差异,以及LSD posthoc检验进行组间对比,对胶原容积分数和微血管密度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治疗后2个月,组织学结果提示激光联合组、激光联合多点微量注射组较对照组瘢痕厚度显著变薄,质地软化,红色逐渐变淡,和周围皮肤的颜色逐渐趋近。单纯传统注射组较对照组瘢痕的厚度变薄,质地变软,色泽变淡。激光联合多点微量注射组较激光联合组、单纯传统注射组瘢痕的厚度更薄。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各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胶原容积分数表达均有减少。各组第7天、2个月时胶原容积分数比较,激光联合组、激光联合多点微量注射组、单纯传统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治疗后2个月时各组间胶原容积分数进行比较,激光联合多点微量注射组<激光联合组<单纯传统注射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1染色观察:治疗后,各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均降低。各组第7天、2个月时进行微血管密度比较,激光联合组、激光联合多点微量注射组、单纯传统注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时各组间微血管密度比较,激光联合多点微量注射组<激光联合组<单纯传统注射组,但激光联合多点微量注射组与激光联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联合多点微量注射组、激光联合组分别与单纯传统注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为r=0.972,可认为胶原含量与微血管数量之间呈正相关。结论采用点阵激光联合脉冲染料激光加多点微量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兔耳增生性瘢痕,能够均匀降低成纤维细胞数量,促进胶原密度、排列的正常化趋势,降低胶原容积分数和微血管密度,疗效优于点阵激光联合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和单纯传统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中胶原含量和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抑制微血管的增生,可以提高瘢痕治疗效果。

  • 标签: 瘢痕 激光,气体 激光,染料 曲安奈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诊断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接收的经宫颈细胞学检测异常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诊断,并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进行病理诊断,比较上述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及符合率。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诊断出非CIN患者8例,CINⅠ患者20例,CINⅡ患者10例,CINⅢ患者12例,HSIL患者22例。LEEP术后病理诊断出非CIN患者11例,CINⅠ患者10例,CINⅡ患者14例,CINⅢ患者15例,HSIL患者29例。两种检测方法只对CINⅠ的诊断有显著性差异;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诊断同LEEP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2.00%。结论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仍需要LEEP手术的进一步确诊。因此,应将三种诊断方法进行联合使用,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 标签: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 宫颈管搔刮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TPVB)与多点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e abdominal plane block, TAPB)在开腹肝脏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拟行开腹肝脏手术的患者60例(手术切口均为经典反"L"型切口),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PVB组(TP组)和多点肋缘下TAPB组(TA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术前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TP组行双侧T7-T8和T8-T9 TPVB, TA组行双侧肋缘下和经典肋缘与髂前上棘之间的TAPB,共4个阻滞点。记录并比较两组阻滞操作时间,记录切皮前(T0)、切皮后(T1)、上腔静脉阻断时(T2)、肝切除时(T3)、缝皮时(T4)的MAP和心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液体入量、瑞芬太尼消耗量、术后PACU停留时间,记录术后即刻(患者拔管苏醒后,可进行正常语言交流)、术后2h、术后6h的静息及运动VAS评分,记录术后6h内给予阿片类药物的例数、术后第1次给予阿片类药物的时间。结果TA组的阻滞操作时间短于TP组(P<0.05)。两组患者T0时MAP和心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T1、T3、T4时TP组的MAP和心率均低于TA组(P<0.05)。TP组术中瑞芬太尼消耗量、术后PACU停留时间、术后即刻和术后2h的静息及运动VAS评分也明显少于TA组(P<0.05),但术后第1次给予阿片类药物的时间,TP组长于TA组(P< 0.05)。其余观察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腹肝脏手术中,TPVB较多点肋缘下TAPB能提供更加平稳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提供更完善的围手术期镇痛。

  • 标签: 开腹肝脏手术 胸椎旁神经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 综述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在鼻拭子和咽拭子取样中,通过两种取样方法和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认为鼻拭子取样优于咽拭子取样。对于高度疑似患者应进行多样本新冠核酸检测,应进行多次鼻咽拭子核酸检测,以免漏诊而造成较大范围的带毒传播 。这样能更准确检测核酸结果,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漏诊,同时也减少医护人员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鼻拭子 咽拭子 取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点皮瓣缝合联合多管负压引流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乳腺癌改良方法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发生率、治疗有效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发生率较低、治疗有效性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点皮瓣缝合联合多管负压引流的安全性、可行性较好,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现象发生。

  • 标签: 乳腺癌改良 术后多点皮瓣缝合 多管负压引流 安全性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宫颈锥形切除对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到2015年10月期间接收的103例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早期宫颈癌,对这些患者使用宫颈锥形切除进行病理诊断,比较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早期宫颈癌诊断过程中,采用宫颈锥形切除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诊断结果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早期宫颈癌单纯采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会出现一定的误诊,在此诊断基础上采用宫颈锥形切除进行二次诊断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促进患者的有效治疗,在满足患者适应症的条件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锥形切除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早期宫颈癌 再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阴道自取样本高危型HPV(HR-HPV)分型检测用于子宫颈癌初筛的筛查效率,并探讨以不同HR-HPV亚型组合联合医生取样本的细胞学检查或HR-HPV病毒载量检测对自取样本HR-HPV阳性者进行二次筛查的筛查效率。方法本研究的数据来自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深圳市子宫颈癌筛查项目Ⅱ(SHENCCAST-Ⅱ)数据库,收集其中有自取样本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MALDI-TOF-MS)技术进行的HR-HPV分型检测结果以及医生取样本的第2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检测的HR-HPV病毒载量结果、子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的妇女共8 556例,转诊阴道镜检查者均有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分析自取样本HR-HPV分型检测作为子宫颈癌初筛方案(即方案1)时,基于其不同HR-HPV亚型组合[包括5个亚方案,即1a:HPV 16和(或)18型(HPV 16/18型)阳性;1b:HPV 16/18/58型阳性;1c:HPV 16/18/58/31/33型阳性;1d:HPV 16/18/58/31/33/52型阳性;1e:所有14种HR-HPV亚型中任一亚型阳性]的阴道镜转诊方案检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及以上病变(CIN Ⅱ+)、CIN Ⅲ及以上病变(CIN Ⅲ+)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并以自取样本HR-HPV初筛阳性者即以方案1中的各亚方案为基础,对比分析其联合医生取样本的细胞学检查(即方案2,包括2a、2b、2c、2d、2e共5个亚方案)或HR-HPV病毒载量检测(即方案3,包括3a、3b、3c、3d共4个亚方案)作为分流指标的二次筛查方案的筛查效率。结果(1)本研究纳入的8 556例妇女的年龄为(38.9±7.9)岁,自取样本检测的HR-HPV阳性率为13.77%(1 178/8 556),其中HPV 16/18型、HPV 16/18/58型、HPV 16/18/58/31/33型和HPV 16/18/58/31/33/52型组合的阳性率分别为3.16%(270/8 556)、5.14%(440/8 556)、6.66%(570/8 556)和9.81%(839/8 556)。医生取样本的HR-HPV病毒载量≥10相对光单位/临床阈值(RLU/CO)者占8.87%(759/8 556),细胞学结果≥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者占12.05%(1 031/8 556)。(2)方案1中,所有14种HR-HPV亚型中任一亚型阳性者(即方案1e)行阴道镜检查对检出CIN Ⅱ+、CIN Ⅲ+的敏感度在所有方案(包括3个方案共14个亚方案)中最高(分别为92.70%、94.33%),但是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PPV)在所有方案中最低(特异度分别为88.44%、87.58%,PPV分别为18.34%、11.29%),且阴道镜检查率在所有方案中最高(为13.77%)。方案1的其他亚方案(即方案1a、1b、1c、1d)中,检出CIN Ⅱ+、CIN Ⅲ+的特异度方案1a最高,分别为97.92%、97.69%,其他亚方案也较高,均达90%以上;但敏感度方案1d最高(分别为88.41%、92.20%)。(3)HPV 16/18型阳性者直接行阴道镜检查(即方案1a),非HPV 16/18型阳性者行医生取样本细胞学检查或HR-HPV病毒载量检测,细胞学结果达到阈值(≥ASCUS,即方案2a)或病毒载量达到阈值(≥10 RUL/CO,即方案3a)者行阴道镜检查,其阴道镜转诊率低,而筛查CIN Ⅱ+、CIN Ⅲ+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则较高。若在此两个二次筛查方案基础上,首先根据自取样本HR-HPV分型检测结果,依次增加另外4种HR-HPV亚型(即HPV 58、31、33和52型)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再以细胞学检查或病毒载量检测结果进行二次分流,筛查CIN Ⅱ+、CIN Ⅲ+的敏感度也相应提高。结论以自取样本HR-HPV分型检测为子宫颈癌初筛方案,以及其联合细胞学检查或病毒载量检测进行二次筛查的方案,可以在筛查CIN Ⅱ+、CIN Ⅲ+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阴道镜检查率之间获得较好的平衡;将HPV 58、31、33、52型纳入HPV 16/18型阳性的初筛分流指标,并联合细胞学检查或病毒载量检测的序贯二次筛查,可进一步提高筛查效率。

  • 标签: 宫颈肿瘤 阴道涂片 活组织检查 乳头状瘤病毒科 病毒载量
  • 简介:摘要目的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应用于Ⅱ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2年1月-2016年1月接诊的52例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成X组(31例)和Y组(21例)并分别给予经腹和腹腔镜的广泛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相关数据。结果淋巴结清扫数量及留置尿管时间外(P>0.05),其它方面及治疗有效率比较Y组均优于X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在治疗Ⅱ期子宫内膜癌方面效果理想,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切除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子宫内膜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