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创建不安全因素讨论制度的实际作用。方法:于2021年01月--05月就诊于本院普外科的52例患者作为常规组(未实施不安全因素讨论制度);于2021年06月--12月就诊于本院普外科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不安全因素讨论制度)。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投诉率、护理差错率、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投诉率、护理差错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管理 不安全因素讨论制度
  • 简介:摘 要:文章探讨药械品网络销售第三方平台在医药行业互联网+经济新型模式下充当什么角色,在与日俱增的网络销售经营者选择入驻第三方平台开展药械品网络销售业务,第三方平台该如何实施运营与管理。在相关法律法规如《药品管理法》、《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以及《电子商务法》等规定下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定义务与责任。新型经济模式在实际运营当中面临着的困难与问题,该如何解决,未来方向该如何发展。

  • 标签: 第三方平台 经营者 销售模式 法定义务 法定责任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经皮水冷微波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02月-2020.03月到本院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共110例,依据随机分配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比对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内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10/55(1.818%)显著低于对照组29/55(52.727%);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超声引导经皮水冷微波消融 结直肠癌 肝脏转移 不良反应 总有效率
  • 简介: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thyroidcarcinoma,DTC)预后良好,但仍有约3.8%的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和16.4%的滤泡状甲状腺癌(follicularthyroidcarcinoma,FTC)在初诊时就已发生远处转移。初诊后已治愈的PTC和FTC患者在其后的随访过程中,又有5.8%发生远处转移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随访过程 甲状腺球蛋白 ^131I carcinoma 转移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多西紫杉醇与卡培他滨联用对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6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多西紫杉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多西紫杉醇与卡培他滨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缓解率(TRR)为50.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为21.88%(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消化道毒性为Ⅲ、Ⅳ度,骨髓抑制为Ⅲ、Ⅳ度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与卡培他滨联用对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和不良反应较少,优于单用多西紫杉醇。

  • 标签: 多西紫杉醇 卡培他滨 蒽环类 耐药 乳腺癌
  • 简介:目的分析焦炉工外周血中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焦炉工人肺癌筛查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以152名男性焦炉工人为接触组,以141名男性水处理工为对照组。采集2组人员晨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内暴露指标1-羟基芘(1-OH-Py)的水平。同时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DNMT1、HDAC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DNMT1、HDAC1蛋白的表达与焦炉工人工龄、工种、吸烟、饮酒等的关系。结果接触组尿1-OH-Py水平[(0.043±0.011)μg/mmolCr]和血清中DNMT1[(28.4±7.2)μg/L]、HDAC1蛋白[(382±64)μg/L]的表达高于对照组[(0.017±0.004)μg/mmolCr、(17.6±3.0)μg/L、(246±2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接触组中不同工种间DNMT1、HDAC1蛋白表达水平也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焦炉作业工龄的增加,接触组DNMT1、HDAC1蛋白表达水平都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清中DNMT1、HDAC1蛋白可作为焦炉工人肺癌早期筛查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DNA甲基化 肺肿瘤 组蛋白去乙酰基酶1
  • 简介:目的:研究多西紫杉醇(docetaxel)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放疗敏感性的作用及对侵袭转移相关因子MMP-2、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多西紫杉醇对CNE-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测定多西紫杉醇对细胞放疗敏感性,化学发光法检测MMP-2启动子质粒转染细胞后双荧光素酶活性,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MMP-2、MMP-9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MMP-2、MMP-9蛋白表达。结果:多西紫杉醇对GNE-2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4、48、72h的IC50值分别为30.6、25.4、12.8gmol/L;无毒剂量(5gmol/L)多西紫杉醇处理CNE-2细胞后,其对放疗的敏感性明显增强(P〈0.05),MMP-2启动子活性比未处理组显著降低;MMP-2和MMP-9基因rnRNA和蛋白表达均较未处理组下降。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放疗能显著提高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内MMP-2、MMP-9基因转录,下调细胞内MMP-2、MMP-9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鼻咽癌 多西紫杉醇 辐射耐受性 侵袭转移
  • 简介:【摘 要】: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关键举措。我院将干部人事制度做为改革重点,同时针对绩效考核进行实践分析,并探讨其对医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作用。

  • 标签: 干部人事制度 绩效考核 改革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住院患者特珠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评价分级管理制度在合理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抽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前后住院患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应用变化趋势。结果: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后,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用量及其占抗菌药物用量的比例、用药患者数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有效控制了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滥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逐步合理。结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有利于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的规范化应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住院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自2019年8月开展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分别在2019年8月前后一年间抽取200例患者,其中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开展前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开展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后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 对选取患者的药品购买差错情况及护理满意情况进行统计,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均具有明显优势,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药品合理分类 药品监管制度 医院住院药房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引入药品合理分类于药品监管制度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西药房于2019年7月开始引入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于前后一年各选取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分别设为对照组与研究组,观察两组管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药品发放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且患者有更高的药事服务满意度,P

  • 标签: 药品合理分类 药品监管 医院西药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在新医改背景下农村居民对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通过对当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改革建议与具体措施,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方法进行进一步完善,使其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居民,提高农村居民满意度。结论:由于农村居民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经济情况等因素影响,造成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具体作用在农村居民中的认知程度偏低,建议国家和政府方面应加强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提高农村居民的认知程度以及满意度。

  • 标签: 新医改 农村居民 认知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在新医改背景下农村居民对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通过对当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改革建议与具体措施,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方法进行进一步完善,使其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居民,提高农村居民满意度。结论:由于农村居民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经济情况等因素影响,造成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具体作用在农村居民中的认知程度偏低,建议国家和政府方面应加强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提高农村居民的认知程度以及满意度。

  • 标签: 新医改 农村居民 认知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医院西药房管理中采用药物合理分类以及监管制度可以发会的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0月于我院就西医寻求医疗措施的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涉及到的观察对象,将患者按照药方管理阶段、人数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代表医院采用传统形式的西药管理;观察组代表医院的药房采用的管理方式是药物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统计、对比两阶段药房给予药物的出错率、患者等待药物时间。结果:观察组阶段的患者反应的结果显示,该阶段患者药物的出错率较之于对照组阶段明显更低;同时,该阶段患者等待药物时间较之于对照组阶段也明显更低,P<0.05。结论:结合医院实际管理状况执行药物合理分类以及监管制度,可以在西药管理下发挥良好管理效果,一方面为患者节省拿去药物所需耗费的时间,同时减少药物供给出错的风险,因此可在医院药房中推广使用这一套管理方案。

  • 标签: 西药房 药房管理 监管制度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西药房管理中,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的应用价值予以分析。方法 抽取2019.0 1至2020.12到我院西药房取药患者纳入对照组(n=81),以常规管理,2021.1至2022.12到西药房取药患者纳入研究组(n=81),以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管理,针对西药房满意度、药品管理质量对比。结果 满意度具有差异(P<0.05),研究组更高;患者对药品管理质量评分,以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 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药品管理质量。

  • 标签: 西药房管理 药品合理分类 药品监管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医院药房药品管理中运用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的效果。方法:在2022年01月我院开始实施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在实施前(2021.01-2021.12)与实施后(2022.01-2022.12)医院药房的工作人员无变动,均为6名。评析、处理实施前后的药房药品管理质量、药品分发差错率、患者用药满意率。结果:实施后的药房药品管理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药品分发差错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患者用药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进行医院药房药品管理时,实施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可以提升药房药品管理质量,减少药品分发差错情况,提高患者用药的满意率,推荐应用。

  • 标签: 医院药房药品管理 药品合理分类 药品监管制度 药品分发差错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药房管理应用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的效果。方法:在2021.07-2022.06期间我院实施传统管理,选取此间西药房按医嘱单分发药品治疗患者300例分析并归入传统组。在2022.07-2023.06期间我院实施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管理,选取此间西药房按医嘱单分发药品治疗患者300例分析并归入研究组。比较不同管理效果。结果:在管理后,研究组的药品管理质量、患者满意程度均高于传统组(P<0.05);研究组的药品管理差错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实施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可以使西药房的药品管理质量得到提升,减少药品管理差错情况,确保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西药房 药品合理分类 药品监管制度 药品管理差错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患者实施治疗,分析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的效果,关注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方法:针对20例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患者为对象,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9月,分为2组,对照组为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观察组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总疗效观察组患者以70.00%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对于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患者而言可缓解病情,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故值得推广。

  • 标签: 白蛋白 紫杉醇 铂类治疗 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 肿瘤标志物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患者实施治疗,分析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的效果,关注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方法:针对20例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患者为对象,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9月,分为2组,对照组为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观察组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总疗效观察组患者以70.00%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对于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患者而言可缓解病情,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故值得推广。

  • 标签: 白蛋白 紫杉醇 铂类治疗 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 肿瘤标志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