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系统护理模式对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疾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75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SDS和SAS评分以及诺丁汉健康量表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对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系统护理模式对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系统护理 不良心理状态 慢性胃炎 胃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6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84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84例患者为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干预自我管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控制体重、适度运动、合理饮食、控制危险因素、按时服药、定时复查等遵医效果方面较对照组优势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肝功能改善效果更明显,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所产生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8项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结合综合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改善患者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类风湿性关节炎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于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提升老年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呼吸科进行治疗的12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干预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根据2014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南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级,并依照指南给予药物治疗)。4周后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其进行心理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SF-36健康调查量表测评显示观察组病例在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维度上的评价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进而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康复治疗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点穴止痛、辨证施膳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甘肃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及护理,点穴止痛,并将患者辨证分为脾胃虚寒型、肝郁气滞型、火郁伤阴型及血瘀型,并给予相对应的健脾和胃、疏肝清热、滋阴清热、化瘀通络饮食。评价两组护理1个月后疗效和症状积分,随访六个月后生活质量、复发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74.1%)。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两组护理六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尤其观察组提高更明显。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点穴止痛及辨证施膳护理可提高疗效。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点穴止痛 辩证施膳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抗抑郁剂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疾病恢复产生的影响,阐明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择本院抑郁症患者90例,随机分配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就抑郁水平改变情况和睡眠治疗质量改变两个方面,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从睡眠质量和抑郁水平来看,两组患者均有所好转,但是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结论单纯抗抑郁剂治疗效果较好,但是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患者抑郁水平趋向正常值,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明显得到改变等均有赖于联合治疗方案的实施,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积极推行。

  • 标签: 抗抑郁剂 认知行为治疗 抑郁水平 睡眠质量 效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2老年OVC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爱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疼痛程度,术后3个月应用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d、第3d和第7d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些减轻老年OVCF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疼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专家门诊护理干预后的遵医行为及其生活质量的提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出院后均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随机分为60例观察组和60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专家门诊护理干预,对照组未采用专家门诊护理干预,随访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饮食控制、药物疗法、自我监测、运动疗法方面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8.33%,护理评价的平均得分为9.63±0.72分,对照组的满意率为71.66%,护理评价的平均得分为7.32±0.53分,观察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专家门诊护理干预后,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使患者主动进行自我管理,血糖保持在平稳状态,患者满意度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专家门诊护理干预 糖尿病 遵医行为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单纯强阿片类与姑息性化疗联合强阿片类治疗肺癌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癌症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选择吗啡、芬太尼为强阿片类药物,选择替吉奥为姑息性化疗药物。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姑息性化疗联合强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分析肺癌患者食欲、睡眠、疼痛等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的临床治疗中,强阿片类药物与姑息性化疗的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姑息性化疗 强阿片类药物 肺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神经胶质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效果,评价其对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90例神经胶质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模式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通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综合评定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SAS与SDS评分显著较低,而生活质量因子评分、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结论对神经胶质瘤患者增加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神经胶质瘤 围手术期 不良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采取左西孟旦干预的效果,并且研究HIF-1α活化水平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48例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抽签法分为两组,参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采取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左西孟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SV(45.21±3.87)、CI(2.64±0.20)、CO(4.68±0.34)、LVEF(49.37±3.27)、NTpro-BNP水平(900.24±100.35)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SV(36.24±3.66)、CI(1.97±0.30)、CO(3.54±0.21)、LVEF(38.27±4.01)、NTpro-BNP水平(1352.54±253.4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应用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左西孟旦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指标与体征,缓解患者心肌功能,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广泛研究的价值。

  • 标签: 左西孟旦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 冠心病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HIF-1&alpha 活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的对象是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116例脑出血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预见性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预见性组行临床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1)家属满意率、抢救成功率;(2)入院至抢救时间、护理前后生活质量;(3)肾衰竭、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预见性组患者家属满意率、抢救成功率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2)预见性组入院至抢救时间明显较短,护理后生活质量显著比常规组好,P<0.05;(3)预见性组肾衰竭、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效果确切,可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出血患者 临床预见性护理 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方案治疗对抑郁情绪、睡眠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00例,均为我院内科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药物并心理疏导和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n=50)对抑郁情绪、睡眠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展开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HAMD评分无差异(P>0.05),疗后均有程度不等降低,观察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PSQI评分无差异(P>0.05),疗后均有程度不等降低,观察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有ADL评分无差异(P>0.05),疗后均有程度不等升高,观察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脑卒中抑郁患者,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改善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后抑郁 抑郁情绪 睡眠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在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中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对照组SAQ评分中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稳定状态、治疗满意程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依从率的对比上,观察组患者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达到9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连续性护理 心肌梗死 心绞痛发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产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对66例已婚女性产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并与量表的正常参考值比较。结果已婚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明显降低,FACESⅡ-CV“拱极模式”中,平衡型家庭比例(33.8%),明显减少,中间型比例(49.5%)增加,极端型比例(16.7%)无变化。家庭适应性僵硬的比例(52.0%)也明显增加,且家庭经济状况愈差,分型表现愈不佳。结论已婚女性产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度降低,家庭体系适应环境的能力降低。提出应根据患者的家庭实际情况,及早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干预与家庭治疗。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女性 产后首发 家庭 亲密度 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