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不同的微生物检验法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念珠菌阴道炎患者,共计100例,2016年2月—2017年2月为研究时间,并先后予以凝集法、培养法和镜检法进行阴道分泌物检验,比较研究凝集法、培养法和镜检法的检验结果。结果镜检法在阴道分泌物检出中对念珠菌的检出率与凝集法、培养法数据相比均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予以镜检法进行阴道分泌物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检验价值,可以作为诊断念珠菌阴道炎的首选检验方式。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念珠菌阴道炎 阴道分泌物 镜检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盆底生物刺激仪联合雌孕激素对围绝经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围绝经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10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盆底生物刺激仪加雌孕激素治疗)和对照组(仅使用盆底生物刺激仪),测定患者的盆底功能指标。结果盆底生物刺激仪联合雌孕激素治疗后盆底肌力等级提升,盆腔器官脱垂程度下降,SUI疗效提升,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疗法对于改善绝经期妇女的PFD程度有较好疗效,可以一定程度上恢复盆底肌力,但使用中需注意激素的用量控制。

  • 标签: 盆底生物刺激仪 雌孕激素 围绝经期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VVC采用止痒洗剂与妇炎消生物敷料栓联合治疗对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妊娠合并VVC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达克宁治疗,给予治疗组联合止痒洗剂与妇炎消生物敷料栓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白色念珠菌122株(87.1%),光滑念珠菌11株(7.9%),热带念珠菌4株(2.8%),克柔念珠菌3株(2.2%),妊娠合并VVC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妊娠合并VVC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70%),P<0.05,治疗组实验室检查治疗总有效率(91.2%)显著高于对照组(77.1%),P<0.05,复发率(3.5%)显著低于对照组(12.8%),P<0.05。结论止痒洗剂为中药制剂,妇炎消生物敷料栓以壳聚糖为原料,不会影响胎儿发育,孕期使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妊娠 VVC 止痒洗剂 妇炎消生物敷料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生物制剂治疗患者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64例类风湿关节炎生物制剂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和负性情绪。结果干预后实验组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更好,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实验组HAMD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生物制剂治疗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负性情绪,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类风湿关节炎 依从性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慢性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TD)应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选取66例来我院进行TD(由慢性精神分裂症所致)疾病诊断与治疗患者进行研究,待所有患者疾病确诊后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治疗,之后分组再次给予观察组患者脑电生物反馈的预后干预,结合患者TD恢复情况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药物+脑电生物反馈综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运动障碍评分较理想,有明显的脑电功率增高表现,两组数据比较后具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用于TD治疗效果理想,患者脑部脑电功率可以得到显著强化,运动障碍减轻,肢体活动功能明显提高。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 迟发性 运动障碍 脑电生物反馈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科护理安全隐患,并给出有效的管理对策。方法本研究患者均选自我院心理科,共选取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52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为62岁,年龄最小的为26岁,患者所对应的平均年龄为(37.58±4.67)岁,对其展开分析工作,对其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明确,并有针对性的给出管理对策。结果心理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主要为管理制度不健全,护理人员认识不足和患者自身问题等。结论针对心理科存在的安全隐患,给予其合理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心理科 护理安全隐患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护理安全是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一直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始终,是护理质量的基础,是评价护理质量最敏感、最有效的指标,在新形势下,必须强化护理管理者安全管理,提高风险意识,保护患者得到良好的服务和优质的护理。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临床护理安全的常见隐患因素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护理安全管理策略,防范和减少临床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持续提升优质护理的质量和水平。

  • 标签: 护理安全 隐患分析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影响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制定相关护理对策,并通过护理对策的措施提高安全意识,强化预防标准。结果消毒供应中心通过对安全隐患探讨,规范相应的护理对策能让护理标准和规范得到落实。结论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消毒安全,提高消毒质量的有效措施,这也是保护消毒人员人身安全的有效途径。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安全隐患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如今疫苗接种已经成为人们预防疾病的重要方式,因此需要保证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做好疫苗接种的管理工作,使疫苗接种真正发挥其预防疾病方面的作用。

  • 标签: 疫苗接种 安全性 伦理道德
  • 简介:摘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血液检测模式的采取和血液检测结果的最终判定情况,将直接影响着血液的质量与安全性。为此,选择一种正确且科学的血液检测模式,确保血液检测的安全性,显得很有必要。基于此,文章就血站中两种常见的血液检测模式加以分析。

  • 标签: 血站 血液检测 血液安全性
  • 简介:目的确定醋酸甲孕酮(DMPA)作为避孕针使用致闭经后是否会出现雌激素水平低落,以评价DMPA的安全性。方法对44例使用DMPA后闭经时间中位数(M)为18个月的妇女,进行病史询问、妇科检查、血清雌二醇(E2)和促卵泡激素(FSH)测定及阴道细胞学检查。结果所有对象在闭经后均未出现类似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和生殖道萎缩;血清E2的M为150.5pmol/L(相当于正常月经周期中卵泡早期水平),血清FSH的M为14.0IU/L,两者之间无负相关关系,闭经时间长短与血清E2和FSH水平之间也无相关性(P>0.05);雌激素与阴道细胞学影响的不同程度(轻、中、高度)之间无相关性(P>0.05),但与用药总量、末次注射药物距阴道细胞涂片时间的长短和是否停药,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DMPA致闭经后没有表现出雌激素缺乏,且卵巢一定程度的抑制是可逆的。

  • 标签: 甲羟孕酮 闭经 雌激素类中图分类号R71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452-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肠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方法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这段期间内,选择我院肛肠科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在此期间分析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比较实施安全隐患分析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对策后的患者护理满意度(92例,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例,81.00%),实施护理对策后的危险事件发生率(2例,2.00%)明显低于实施前的危险事件发生率(12例,12.00%),实施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肛肠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综合性护理,这有利于减少医院危险时间的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 标签: 肛肠科 护理安全隐患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老年病人逐年增多,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安全合理用药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 标签: 老年病人 心理 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取我院呼吸内科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5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以防范安全隐患措施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遵医嘱良好28例(44.4%)、不良事故25例(39.7%),观察组遵医嘱良好61例(96.8%)、不良事故2例(3.2%);观察组满意度62例(98.4%)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44例(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应加强监控、建立和完善护理常规、积极制定应急预案、严格操作、及时提升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可有效避免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 标签: 呼吸内科 护理安全隐患 对策 护理 防护
  • 简介:摘要随着全民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的相继出台,医疗护理纠纷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医疗纠纷的增多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严峻的挑战和压力,护理管理者必须从细节着手,将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放在首位,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有效地防范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 标签: 安全管理 不安全因素 有效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策。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作为基础,运用检索、小组讨论、层次分析法以及函询法等多种方式对各项指标权重进行明确,然后对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结果两轮函询之后,其回收率为92.3%与96.1%,权威系数达到为0.865、0.868,协调系数为0.175与0.265,采用χ2进行检验后,发现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构建出一个包括三项1级指标,21项2级指标以及97项2级指标为主要内容的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医院依据ICU的实际特点,构建出一套专门针对护理安全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拥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可以为医院ICU护理安全质量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ICU 护理安全质量体系 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为提高临床护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5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骨科患者110例,回顾相关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骨科常规护理的方法,实验组分析骨科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护理安全管理,对患者进行不安全因素分,并制定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18%,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1.82%。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82%,对照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9.10%。观察组没有患者投诉,对照组患者的投诉率为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科患者在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并有效地处理,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进一步增加护理的质量,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老年骨科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癌症术后化疗患者使用PICC的安全问题,得出结论要加强护理人员对PICC操作及护理的安全意识,保证PICC使用的有效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癌症术后化疗 中心静脉置管 安全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因素以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期间发生护理意外的21例患儿进行分析。结果21例护理意外患儿中,主要表现为输液管脱落、患儿坠床或摔伤、药物剂量错误等;影响儿科护理不安全因素,护士护理过程中,护理可能出现态度不端正、责任意识淡薄、业务水平不足等。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与安全意识,可改善医患关系,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儿科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