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生物机体内发育分化出一个特殊的"器官"――生物钟,在健康的生理状态下,人体的每一生理功能都表现出高度精密和稳定的昼夜规律。体温、心率和血压下午最高,听觉和痛觉傍晚最敏感,某些激素如可的松和睾酮早晨起床时最高,胃泌素、胰岛素和肾素水平下午和傍晚时最高,淋巴细胞计数上午最低,夜间达到高峰。褪黑素、催乳素在睡眠时达到高峰。生长素高峰在熟睡时,因此充足的睡眠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

  • 标签: 生物钟 生物机体 淋巴细胞计数 发育分化 催乳素 褪黑素 生物进化过程 胃泌素 下午 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食品安全受到当前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某市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来对该市食品卫生进行分析。方法参照相关卫生标准,文章主要选取某市销售的11大类、1200份食品进行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测。结果某市销售食品的细菌总数的合格率为73.61%,大肠菌群的合格率为66.55%,这两项检测的综合合格率为60.17%。在送去检验的各类食品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合格率都高于抽样检测样品的合格率。食品中所含的微生物容易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当所处环境气温升高时,食品受到微生物污染的几率也相对上升了。结论某市的食品微生物指标合格率都偏低,应该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检查。

  • 标签: 食品 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
  • 简介:目的探索应用机器学习技术开展病媒生物的种属鉴定并基于Python语言开发病媒生物机器鉴定系统。方法采用专家会商法提取宁波口岸常见蝇类的鉴别特征规则,构建特征与不同蝇种一一对应的训练样本数据集。应用k-近邻分类算法进行机器学习,并开发图形用户界面将整个机器学习运算及鉴定过程内嵌其中。结果抽提出复眼大小、颜色等7个特征,建立95×8维向量矩阵的训练样本数据集;开发病媒生物机器学习与鉴定系统,将80%的数据用于训练,20%的数据用于测试,正确率达到100%。由一名新手借助该信息系统对口岸新采集到的10只蝇进行种属鉴定,准确率达到90%。这些新的鉴定数据导入训练数据集再次进行自我学习、提升经验值。如此往复,逐步将该系统培育成长为病媒生物鉴定专家系统。结论以机器学习为特征的人工智能在病媒生物鉴定工作中的推广应用,将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为我国的病媒生物防控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病媒生物 鉴定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PYTHON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一次性输液接头存在的微生物,探讨感染风险和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收集ICU住院患者共60例,对他们的输液接头的使用情况、抗生素和营养液体输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留置时间超过24小时的输液接头均行微生物检测。结果检测的输液接头一共63套,其中有7套检出了致病菌,细菌阳性检出率为11.1%。其中4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株真菌,1株表皮葡萄球菌。结论一次性输液接头所潜在的感染风险较高,尤其是血浆、血液等营养液体的输注后,必须对深静脉的留置管路进行及时的更换和冲管,同时医护人员重视手部的清洁和消毒,从而降低输液接头相关感染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南京市鼠、蚊、蝇、蟑螂种类、密度分布及季节消长情况。方法分别采用夹夜法、诱蚊灯法、笼诱法、粘捕法对鼠、蚊、蝇、蟑进行调查。结果2017年南京市鼠密度为0.175%,主要种类为鼩鼱和小家鼠;蚊密度为1.717只/(h·灯),主要蚊种为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蝇密度为5.53只/笼,蝇种为家蝇、丝光绿蝇、铜绿蝇和麻蝇;蟑螂密度为1.387只/张,蟑螂种类为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鼠呈双峰型,峰值在3和11月,3月是最高峰,密度为40.3%;蚊、蝇、蟑密度呈单峰型,蚊密度在8月达到高峰,为5.365只/h;蝇密度在7月达到高峰,为16.250只/笼;蟑密度在7月达到高峰,为2.034只/张。结论2017年南京市蚊、蝇和蟑螂、鼠密度相比2016年均显著上升,需重视病媒生物监测体系,同时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治体系。

  • 标签: 病媒生物 季节消长 密度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鉴别区分各种贝母类药材,加深对各种贝母类药材的认识,在临床上能够更准确的应用。方法根据各种贝母类药材的外形质地性状特征、显微特征,鉴别区分贝母的不同品种。结果不同品种的贝母药材功效不同,在临床上发挥的作用也各有差异,临床工作人员要根据其不同的特征仔细鉴定。结论为区分不同的贝母和伪劣的贝母,保证贝母的质量,可从贝母的外形质地性状鉴别。

  • 标签: 贝母 性状 鉴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海藻多糖作为海洋生物质中重要的组成成分,能将其有效、可持续的利用转化,是未来极具能源应用潜力的生物质能。本文主要介绍了海藻多糖,特别是硫酸多糖的理化性质和相关作用,同时详细叙述了目前研究所采用的海藻多糖水解方法及其优劣,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海藻多糖在转化生物能源过程的潜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进一步促进卫生微生物检验工作再上新台阶。方法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对卫生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分别从组织与制度、人员、仪器设备、培养基、试剂、染色液、抗血清、环境设施、参加实验室间比对与能力验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结论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其内容及其丰富,必须尽可能地把各个环节影响检测质量的因素,都事先进行有效控制,其检测结果才是科学合理,真实可靠的。

  • 标签: 卫生检验 微生物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基本概况香港新国际机场于1998年7月6日正式开始启用,目前每年处理的货物量及人流量大约为300万吨及3500万人次.在机场主要受到监控的媒介生物分别为蚊类及鼠类,而针对蚊类所采取的监控工作主要由卫生署及食物环境卫生署的同事负责,后者已有另文作出分析.在监控鼠类方面,除上述2个政府部门外,还有机场管理局的虫鼠监控组的专业人员连手进行.

  • 标签: 国际机场 医学媒介生物 香港 1998年 环境卫生 监控工作
  • 简介:化学防治是媒介生物综合防治的主要方法。杀虫剂的长期大量使用导致了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加剧了虫媒病的恶化趋势。抗药性治理已成为当前全球虫媒病防治中的突出问题。抗药性机制研究是抗药性治理的基础。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媒介生物抗药性机制中表皮抗性、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研究的主要进展。

  • 标签: 媒介 抗药性 表皮抗性 代谢抗性 靶标抗性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我国的食品加工行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而与此同时,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因为这切实的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加强食品卫生检验就显得极为重要,只有加强食品卫生检验,才能进一步的保证食品卫生的质量。食品微生物检验就是其工作的重点所在,对于评价食品卫生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经过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才能有效的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卫生安全,这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特点就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究。

  • 标签: 食品微生物检验 特点 食品质量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和卫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给食品微生物的检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由于食品的种类较为繁杂,且品种相对较多,从而给微生物检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虽然我国在食品微生物的检验上有着标准的方法和步骤,但检验人员工作的偏差还是有可能影响检验的质量。如何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现已成为检验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药物已成为人们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随着许多新的医学模式,使得人体内的细菌对药物有了抵抗能力,这就需要对微生物进行严格的检验。本文将就微生物的检验所面临的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 临床 新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美国Florida州Oramge市鉴于生物废弃物排放可污染地下水,危害人体健康和增加能耗及运输费用,且以往需氧或厌氧发酵处理生物废弃物的多数公共和私营设施达不到美国环保局规定的B级标准,他们与美国蚯蚓公司合作,利用蚯蚓(红孑孓,学名Eiseniafetida)进行堆肥研究,把生物废弃物转化为农业土壤调节剂.这种蚯蚓每天可消耗其体重2倍的有机生物废弃物,经济、快速地将生物废弃物转变为达到A级标准的肥料,只需稍为加工就可出售.……

  • 标签: 堆肥处理 处理生物 废弃物简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生物羊膜治疗眼碱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并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共62例眼球碱烧伤病例男56例(58眼),女6例(6眼)根据治疗手段的不同分为使用江西省瑞济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冷冻干燥“瑞济”生物羊膜的实验组(31例羊膜移植)以及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31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采用生物羊膜治疗眼碱烧伤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5%(29/31),远高于使用单纯药物治疗眼碱烧伤的对照组80.6%(25/31)。结论采用生物羊膜治疗眼碱烧伤不仅能够有效从建眼表治疗眼表烧伤,总有效率高,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治疗眼碱烧伤方面推广使用。

  • 标签: 眼碱烧伤 眼表从建 生物羊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