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黄帝内经》为中医典籍的经典之作,书中有关心系疾病语篇的论述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李照国教授和伊尔扎·威斯女士两人的《内经》英译本为蓝本,进行翻译的比较研究,初步探讨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教授的衔接理论中"词项衔接"法在心系疾病语篇翻译中的应用,以期开辟中医药翻译领域中典籍语篇译法的新视角。

  • 标签: 黄帝内经 心系疾病 衔接理论 英译 语篇
  • 简介:目的观察补肺活血胶囊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沙关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补肺活血胶囊治疗,治疗2个月后.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评定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动脉血气变化、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GRQ评分、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补肺活血胶囊治疗稳定期COPD较单独使用西药治疗更为有效,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肺功能。

  • 标签: 慢性阻塞肺疾病 补肺活血胶囊 肺功能 稳定期 生活质量
  • 简介:李东垣为补土派创始人,前贤对其"升阳散火论""阴火论"等多有阐发,而对饮食内伤则疏于叙述。而东垣时代多战乱,人们或食不果腹,或过食饱餐,所犯疾病多与脾胃有关,与当今人们由饮食偏嗜、起居失宜所引发疾病有相似之处。东垣在《脾胃论》《兰室密藏》中多次指出内伤饮食因素是造成脾胃疾病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内伤饮食理论为切入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东垣时期与现代饮食的致病特点与相似性;归结病因病机与治法为饮食失节,脾胃受损,宜补中益气;脾虚胃实,阴火炽盛,宜甘温除热;脾胃积滞,宜理气消导;并以糖尿病和妇科疾病为例,深入探讨东垣脾胃内伤饮食辨治思想对现代疾病的指导。

  • 标签: 李东垣 饮食内伤 脾胃疾病 现代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奥美拉唑和常规药物兰索拉唑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 96例因消化性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和常规药物兰索拉唑组各 48例,奥美拉唑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兰索拉唑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治疗。结果:两组药物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兰索拉唑组胃液内 pH值升高程度高于奥美拉唑组,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兰索拉唑组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相当,兰索拉唑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奥美拉唑 兰索拉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测定40例老年男性COPD患者及40例健康老年男性的骨密度(BMD)、血清钙(Ca)、磷(P)、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等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COPD组BMD、PaO2、FEV1%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且COPD组BMD与PaO2、FEV1%呈正相关(P<001),两组血清Ca、P、ALP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COPD患者BMD低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骨质疏松率发生增高,缺氧、肺功能指标可能是影响COPD患者BMD的相关因素。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无痛胃肠镜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胃肠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的总有效率进行观察记录,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0),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发生的不良效果进行记录,通过观察对照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采用无痛胃肠镜治疗疗效显著,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痛胃肠镜 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感染性疾病患者共50例,作为感染组,并选择50例的健康人群,均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和阳性率检验和比较。结果:感染组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健康组,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高于健康组, P<0.05。结论:超敏 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检验超敏 C反应蛋白的含量来预测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从而可以有效地调节用药和控制疾病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诊断 感染性疾病 临床检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