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日语中汉字改革的运动经历近百年,汉字数量不断受到限制,但一直处于浮动状态。日本人早就注意汉字的简化问题。汉语词汇在日语中的比例占一半左右。

  • 标签: 日语 汉字 数量 简化 构词
  • 作者: 李占春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1-1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 机构:〔摘要〕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大学体育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还应具有综合能力。他不但要尽可能地展现体育教师的健与美、动与力的精神面貌,不但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有清晰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循循善诱,正确传授知识,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和实施情感教育的能力,有科学的创新能力以及有教育、教学方面的科研能力

  • 标签: 综合能力 体育教师 大学 口头表达能力 精神面貌 传授知识
  • 作者: 程章顺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
  • 机构:“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不但要承担起“传道授业”的光荣历史使命,而且还要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上多下功夫,一个国家民族要发展创新,质疑能力尤为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创设情境、大胆实践,让学生在质疑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学习数学知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倾听就是用听觉器官接收信息,用大脑对信息内容(包括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进行意义理解、言说互动、思维分析、综合整理、价值分辨的过程。从对话互动的角度看,可以将倾听的内在结构解析为意义理解的能力、言说互动的能力、思维分析的能力、综合整理的能力、价值分辨的能力。基于此。提出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策略,即创造安静课堂,建构倾听氛围;开展合作对话,培养倾听习惯;注重思维分析,加速价值判断;完善激励机制,积极正确引导。

  • 标签: 小学生 倾听能力 倾听结构 培养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是令老师学生都头疼问题,往往是老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设计好的一篇作文到了学生那里却变得支离破碎。学生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有的干脆说:“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有的学生作文虽然也交上来了,但仔细一看,刚开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提炼等能力较低所造成的。如果在作文教学中多做一些片断练习就会提高以上的能力。所谓“作文片断”,指用一段一节的小篇幅,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一段景物的描写,

  • 标签: 学生作文 写作能力 作文片断 训练 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 简介:我们一般认为,数学的能力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中学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的传统教学,特别重视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采取的方法是“满堂灌”,教出的学生是“记忆型”。

  • 标签: 数学学习过程 能力的培养 探索能力 中学生 数学学习能力 学习数学
  • 作者: 钟春香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1-2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关于课外阅读的意义,众说纷纭。“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课外阅读能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孩子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等。新课程改革更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学生也就有了更足够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开辟“课外阅读”这片绿洲。让孩子尽情徜徉于激情和人文的课外阅读中,孩子是幸福的,也是快乐的。
  • 作者: 欧阳宏亮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06-16
  • 出处:《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2年第6期
  • 机构:[摘要]通过文献考据,发现思辨能力缺失的论文的指摘对象大都是外语类的学生,同时论文作者也差不多都为负责外语教学的任课教师。然而通过研究发现,最后一篇《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为外语类学生正了名:他们的思辨能力比其他文科专业的学生要高。
  • 简介: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长期以来,历史教学由于受程式化教学的制约,存在不少问题。所以对中学生历史分析能力的培养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讨论。

  • 标签: 中学 历史分析能力 历史教学 教学目的 创造精神 课外阅读
  • 作者: 李林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5-15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5期
  • 机构:〔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修订时提出了十个“核心概念”,其中新增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要先从直观教学开始,引导学生学会用画图的策略分析题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逐步上升到能将直观图与数学语言、符号语言进行合情转换,并逐步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感悟数与形、形与数之间的转化。
  • 简介:〔摘要〕数学作为科学技术的语言,数学的阅读能力和语文、外语的读写能力一起为现代文明社会提供了交往所必不可少的共同基础。因此,研究数学能力的构成及培养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 标签: 〔〕数学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