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治疗Mallet骨折的新方法。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7年7月,采用远侧指间(DIP)关节背侧切口,将1枚克氏针从甲床与指骨间顺行自指尖穿出,骨块复位后,过伸DIP关节将克氏针逆行打入中节指骨,然后屈曲DIP关节,弯曲的克氏针压迫骨折块,使之维持复位状态。共治疗Mallet骨折17例。结果17例骨折均于术后4周临床愈合,9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54个月(平均16个月),采用Crawford法进行疗效评定:优2例,良4例,可3例,差0例。结论该方法不损伤关节软骨,避免了骨块碎裂,简单易行、疗效可靠,是治疗Mallet骨折的较好方法。

  • 标签: 指损伤 指甲 克氏针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指导下牵引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肱骨干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闭合性骨折直接行皮牵引或骨牵,开放性骨折须清创后再行皮牵引或骨牵引,然后定期行B超监测。结果23例儿童股骨干骨折、肱骨干骨折在B超指导下行牵引复位治疗,随访3~36个月,肢体功能无一例障碍。结论儿童股骨干骨折、肱骨干骨折牵引治疗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B超检查是简便、可靠、无创的观察手段。

  • 标签: 儿童 股骨干骨折 肱骨干骨折 牵引 B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发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该固定方法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98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98.00%。固定骨折最多10处,最少3处,手术时间在65min至220min之间,平均手术时间(102.34±58.99)min,术中出血量在55ml至642ml之间,平均术中出血量(311.34±156.37)ml,住院时间在8天至25天之间,平均住院时间(15.37±6.24)天;32例患者术后去ICU机械通气,13例患者术后发生包裹性胸腔积液,8例患者术后切口渗出;术后2例患者由于肺部重度感染而死亡,其余患者术后1、2、3个月拍片复查,骨折线模糊或消失,骨折处对位对线良好,并无严重感染、肋骨板脱落或重度异物反应。结论多发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发肋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的病例。方法自2011-2015共78例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男26例、女52例,年龄38-93岁,平均年龄74岁。均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定期随访。评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25-80min,平均40min。出血量50-250ml,平均120ml。78例患者中,70例随访,时间12-22周,平均16周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评分优50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5.9%。讨论闭合性复位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少、出血少、固定牢靠。鉚合强且能有效防止股骨颈部切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固定方法

  • 标签: 闭合性复位螺旋型股骨近端内钉不稳定转子间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植骨配合内服中药治疗中重度胫骨平台骨折。结果:46例中,优22例、良19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89.1%。结论: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固定配合内服中药治疗中重度移位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肯定。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多发的肱骨内上髁骨折中ⅢⅣ度骨折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6例肱骨内上髁ⅢⅣ度骨折采用“屈肘前臂极度旋前法”闭合复位治疗与传统“三伸法”即Waslon-Jones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观察比较。结果26例均复位成功,随诊6个月~2年均无肘内外翻畸形及神经症状,除4例合并有不同程度的骨化性肌炎,其余均无后遗症状,临床效果明显。结论在保守治疗时适当正确的复位手法远期疗效明显优于手术治疗,避免了手术并发症。

  • 标签: 肱骨内上髁骨折 闭合手法复位 三伸法复位 屈肘前臂极度旋前法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过程中口腔护理实施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收治的60例颌骨骨折需行切开复位术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实施口腔科常规护理,观察组(n=30)实施针对性、个体化的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6.2±3.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5.4±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查示,无骨不连、口腔感染,无面部畸形,咬合关系良好,张口功能恢复正常,对照组口腔感染4例,骨不连1例,面部畸形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且观察组生存质量各项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骨骨折切开复位患者加强口腔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防范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生存质量,对保障患者预后意义显著。

  • 标签: 颌骨骨折 切开复位 口腔护理
  • 简介:桡骨下端骨折多见于成年及老年患者,多发生在桡骨下端3cm范围内。桡骨下端为松质骨,血供丰富。此处为骨松质与骨密质交界处,为力学上的弱点,因此易发生骨折。桡骨下端的尺侧与尺骨小头构成下尺桡关节,为前臂进行旋转活动的枢纽之一。正常时,桡骨下端关节面向掌侧倾斜10°~15°,向尺侧倾斜20°~25°。桡骨茎突较尺骨茎突低约1~1.5cm。

  • 标签: 复杂型桡骨下端骨折 正中神经损伤 手法复位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并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采用手法持续牵引复位,前后石膏夹板外固定。比较X线片复位效果,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再移位情况及骨折愈合后腕关节活动度及握力恢复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50例患者一次复位成功44例,6例行二次复位,术后的消肿时间约为3-7天,骨折愈合时间为4-6周。治疗过程简单,安全,疗效满意。结论持续牵引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国定治疗有选择性的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手法复位 桡骨远端骨折 石膏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我方针对2006年2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调查研究。结果经过长达5至36个月(平均14个月)的随访。获知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全部骨性愈合。依据Hohl标准进行评分,优良率不低于86%。结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中,切开复位内固定、必要时植骨的治疗手段相对优良。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胫骨平台骨折 植骨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颧蝶缝的暴露方法,探讨颧蝶缝在颧骨骨折复位中的意义,方法选择Zingg分类的B型和C型骨折55例,分别采用以颧蝶缝复位(口内及口外2种方法暴露颧蝶缝)和常规方法复位。按三级标准评价手术效果,其中包括面形和功能的恢复,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以37例颧蝶缝复位的患者满意度为97.29,对照组满意度为75.64%。结论颧骨骨折手术复位时,以颧蝶缝为复位标准,在此基础上再复位其他骨折断端,从而恢复患者三维立体的正常面型。

  • 标签: 颧蝶缝 颧骨骨折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位桡骨远端骨折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操作,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操作,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恢复时间、腕关节活动情况以及复位效果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总体效率为86%,观察组达到98%;恢复时间方面,观察组在骨折愈合、疼痛基本消失、骨折处肿胀消退速度上明显快于对照组;腕关节活动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腕关节旋前旋后活动度、屈伸活动度,桡尺偏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复位效果方面,两组在尺偏角、掌倾角对比上并无明显差异,但对照组桡骨缩短距离明显大于观察组。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均可作为临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式,相对而言闭合复位外固定患者恢复较快,疼痛程度较轻。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闭合复位外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手术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结果。方法16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急诊立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随后手术治疗。按照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3.75%。结论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急诊手法复位纠正畸形,能够促进术前软组织肿胀的消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时复位难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腕关节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经胫前开孔隧道推顶复位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6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应用经胫前开孔骨隧道顶起复位微创治疗的9例胫骨平台患者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26~63岁,平均38岁;左侧5例,右侧4例。按照Schatzker分型:Ⅱ型7例,Ⅲ型2例;按照胫骨平台骨折综合分型均为Ⅰ型。所有患者在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下进行手术,根据骨折线波及的长度,在胫骨结节内下方远端骨折线以远1~2 cm胫骨前内侧面使用环钻建立骨隧道,经骨隧道顶棒复位塌陷骨折,之后选择自身双皮质自体髂骨或人工骨棒进行植骨支撑。使用膝关节外侧小切口置入接骨板,术中使用关节镜测量骨折移位程度,记录每位患者的手术时间、胫前切口长度、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9例患者手术时间为40~60 min,平均48.3 min;术中出血量为35~60 mL,平均46.1 mL;透视次数为12~21次,平均为17.4次;复位切口长度为1.6~3.0 cm,平均2.3 cm;固定完成后关节镜检查骨折移位程度为0~2.0 mm,平均0.8 mm;术后15 d膝关节最大活动度125°~140°,平均128.9°。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小腿腓静脉血栓,无术后感染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胫前开孔骨隧道微创推顶复位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短期效果肯定,但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病例,从而获得更加可靠的研究结论。

  • 标签: 膝关节 外科手术,微创性 骨板 胫骨平台骨折 骨隧道
  • 简介:目的:探讨跟骨牵引加延期内固定治疗Rti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严重Pilon骨折采用跟骨牵引加延期内固定手术处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按Mazur评分标准:优9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5%。结论:影响复杂Pilon骨折预后的因素很多,术前对损伤作出正确的评估及处理,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再行切复内固定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跟骨牵引 PILON骨折 延期内固定 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