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病灶清创联合羊膜伴移植术对轻、中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入院治疗的轻、中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行病灶清创联合羊膜移植手术,进行回顾性观察分析。观察期≥12个月。结果69例(69眼)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33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1岁,视力FC/20cm~0.15。通过角膜病灶清创联合羊膜移植术临床治愈68例,视力0.3~0.8;复发后行板层角膜移植术临床治愈1例,视力0.2。结论角膜病灶清创联合羊膜移植手术对轻、中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有较理想的作用。

  • 标签: 角膜病灶清创 羊膜移植术 中度 真菌性角膜溃疡
  • 简介:目的:观察结膜瓣遮盖联合虹膜嵌顿术治疗全层感染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分析2005-03/2011-04在邢台眼科医院行结膜瓣遮盖+虹膜嵌顿术的深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26例26眼,全部的病灶的范围均〈(5×5)mm2,角膜刮片检查真菌菌丝全部为阳性;前房积脓(+),病灶均较致密,术前不能确定病灶累及深度;在术中,当病灶剖切至接近后弹力层深度时,根据临床特点,对于病灶累及角膜全层,但直径≤1mm的患者,人为在残余病灶的近周边处刺透角膜,造成角膜穿孔,自角膜穿孔或破溃处注吸前房积脓和抛光内皮斑后,将相邻近的虹膜嵌顿在角膜穿孔处,并用缝线固定1~2针,最后行结膜瓣遮盖术,尽量保持水密,术后继续给予抗真菌治疗并密切观察。结果:患者26例中有5例在病灶剖切中自行破溃,3例在病灶剖切中不慎切透,18例角膜基质床在剖切过程中完整;结膜上皮恢复时间为13.44±2.21d;24例感染得到控制,成功率为92%;2例因感染未控制而改为角膜移植术,最终控制感染。结论:结膜瓣遮盖联合虹膜嵌顿术是治疗小范围的全层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控制感染,为以后的增视手术创造条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结膜瓣遮盖术 真菌性角膜溃疡 虹膜嵌顿术
  • 简介:【背景】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其潜在的环境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转基因作物收获后,大部分残留物会重返土壤,可能对土壤微生物造成影响。【方法】通过室内模拟田间秸秆降解试验,采用平板计数法、表面荧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FDC)以及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了抗真菌转基因水稻秸秆降解对土壤细菌数量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平板计数表明,在整个降解过程中,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处理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的变化趋势有所差别,但差异不显著。FDC结果表明,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处理土壤细菌总数差异不显著。DGGE指纹图谱显示,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处理土壤样品之间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丰富度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与意义】抗真菌转基因水稻秸秆降解并未对土壤细菌数量和多样性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为抗真菌转基因水稻的环境安全性评估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抗真菌转基因水稻 秸秆降解 细菌数量 细菌多样性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应用观察,总结两性霉素B常见的不良反应极其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1月应用两性霉素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针对其不同的不良反应做出不同的护理措施后全部顺利完成了治疗。结论应用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明显,应加强护理过程中的观察力度,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的效果。

  • 标签: 两性霉素B 真菌感染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0年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炎65例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3年,全部治愈,无复发。结论非侵袭性真茵性鼻窦炎与鼻腔局部因素密切相关,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是诊断真茵性鼻窦炎的重要方法,鼻内镜手术治疗本效果满意。

  • 标签: 鼻窦炎 鼻内镜 真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川贝清膏的止咳疗效;方法选择呼吸道感染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口服川贝清膏,每次10ml,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急支糖浆,每次20ml,每日3次;分别比较两组咳嗽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7d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川贝清膏用于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有显著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化痰止咳药。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川贝清肺膏 咳嗽 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X线胸片与CT对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直径≤3cm的孤立性结节,进行X线胸片与CT的对照分析。结果下列征象提示了恶性病变的可能性为大母子灶,空泡征,病灶边缘深分叶、棘状突起、毛刺,伴有门模糊或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等;而小卫星灶,均匀致密的钙化,结节边缘光滑、规整等则以良性病变为常见。结论通过对X线胸片及CT在孤立性结节的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可是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加深对孤立性结节的理解与认识,为诊断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螺旋CT 薄层高分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院2010年8月收治了1例食管、双原发癌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河南人,2010年5月因“进食梗阻感”,诊断为“食管中段癌”,头、胸、肝CT均未发现转移而手术。术后病理:食管高一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侵及纤维膜;食管残端未见癌;

  • 标签: 食管 双原发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温止咳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当归、黄连、川芎、淫羊藿进行的薄层鉴别。结果薄层色谱分离清晰,阴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温肺止咳颗粒 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叶结核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780例下叶结核的症状、X线表现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或被并存掩盖;病灶多呈小片状或斑片状渗出影,多形性混合灶及空洞少见。(780例患者体检发现70例(8.9%),因症就诊者710例(91%),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咯血、乏力、盗汗、胸痛等症状;病变位于下叶背段,多于基底段;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利于结核的诊断。结论下叶结核病变隐匿,X线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或漏诊。痰查抗酸杆菌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诊断,部分患者病变局限,诊断不明确可考虑手术治疗。

  • 标签: 下叶 肺结核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淋巴瘤的CT特征。方法搜集了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淋巴瘤7例,并分析其CT表现。结果CT平扫表现为的单发肿块3例,多发结节3例,多发片状影l例,5例出现充气支气管征,周围间质浸润4例,4例行增强扫描,病灶增强明显,。结论原发性淋巴瘤CT表现缺乏特征性误诊率极高,结合临床表现、影像表现、治疗情况,综合分析,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提高早期诊断率。必要时应积极行穿刺病理明确诊断。

  • 标签: 原发性 肺淋巴瘤 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功能测定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于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断及病情程度的判断,还用于术前风险的评估,其测定中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测定结果准确与否。而我们通过熟练的操作技术,良好的环境及适当的沟通技巧等,大大地提高了功能的检测率。

  • 标签: 肺功能测定 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插管后出现沉默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0例病例使用地塞米松、氨茶碱对症处理,运用β受体激动药喷雾剂扩张支气管,用氯胺酮加深麻醉。结果尽量避免多次插管,静脉联合运用地塞米松、氨茶碱、氢化可的松、氯胺酮,改机控通气为手控通气,必要时拔出气管导管,并运用β受体激动药雾化吸入,插管后出现的沉默消失,支气管痉挛症状缓解。

  • 标签: 插管 沉默肺 体会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