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MV)新生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治疗的68例MV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MV治疗48 h后是否并发VAP,将其分别纳入研究组(n=15)与对照组(n=53)。对2组患儿性别、出生胎龄、日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是否为早产儿、有无原发性肺疾病、Apgar评分、MV治疗时间、胃内容物反流,营养不良,血清白蛋白、白细胞介素(IL)-6与-8水平等,以及VAP新生儿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成组t检验与χ2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对MV新生儿发生VAP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2组新生儿性别构成比、日龄、出生体重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病例收集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KY2021010)。结果①MV新生儿VAP发生率为22.1%(15/68)。采集研究组15例发生VAP新生儿支气管分泌物,共培养出16株致病菌株中,14株(87.50%)为革兰阴性菌,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占比较高,分别为50.00%(8/16)、18.75%(3/16)。②研究组患儿MV治疗时间与合并原发性肺疾病、胃内容物反流、营养不良、肠内营养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出生胎龄、Apgar评分,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原发性肺疾病、Apgar评分低、MV治疗时间长、胃内容物反流,均为影响MV新生儿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66、3.096、2.735、3.347,95%CI:1.326~5.187、2.053~6.752、1.035~4.068、2.438~7.186,P=0.013、0.006、0.024、<0.001)。结论MV新生儿VAP发生率较高,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合并原发性肺疾病、Apgar评分低、MV治疗时间长、胃内容物反流,均为影响MV新生儿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防控。

  • 标签: 肺炎,呼吸机相关性 通气机,机械 血传病原体 病原菌分布 革兰阴性菌 危险因素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简易呼吸器面罩对机械通气儿童扣背排痰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患儿9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扣背手法,观察组采用小儿简易呼吸器面罩进行扣背排痰。观察两组干预前后临床指标及肺部影像学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PaO2、SpO2、PaC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儿PaO2、SpO2、PaCO2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日均排痰量、肺部影像学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吸痰频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小儿简易呼吸器面罩应用于机械通气儿童的扣背排痰中,能有效促进痰液排除,改善血气指标及肺部症状,缩短通气时间。

  • 标签: 小儿简易呼吸器面罩 机械通气 儿童 扣背排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心死亡供肾常温机械灌注(normothermic mechanical perfusion,NMP)模型,探讨空气氧合NMP和氧气氧合NMP对心死亡供肾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取12只12~14周龄的健康雄性SD大鼠,建立大鼠心脏死亡供体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模型。大鼠肾脏在热缺血损伤30 min并冷保存8 h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使用氧气氧合NMP(O组,6只)、空气氧合NMP(A组,6只)2 h。另取相同数量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分为开腹即获取肾组织的假手术组(C组,6只)和心死亡后仅静态冷保存8 h的心死亡肾脏静态保存组(SCS组,6只)作为O组和A组的对照。微板法检测肾灌注液损伤指标肌酐(C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变化,HE染色评定肾组织中肾损伤指标,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NF-α和IL-6水平,硫代巴比妥酸和WST-8法测定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变量的差异。结果氧气氧合NMP体系(O组)的肾动脉处灌注液氧分压为(576.3±68.2)mmHg,空气氧合NMP体系(A组)氧分压为(137.0±39.1)mmH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SCS组、O组和A组的病理损伤评分分别为(7.0±0.1)分、(5.0±0.9)分和(2.5±0.5)分,SCS组肾损伤评分显著高于后两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评分亦较O组显著降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组供肾NMP前后灌注液的△Cr、△AST、△LDH分别为(43.9±52.8)μmol/L、(532.3±52.8)U/L和(9998.0±2014.4)U/L,A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2.6±3.5)μmol/L、(49.1±50.4)U/L和(1477.0±810.4)U/L,均较O组显著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O组灌注后肾组织中MDA含量和SOD活力分别为(0.192±0.018)mmol/g和(0.6±0.3)×103 U/g,A组为(0.162±0.023)mmol/g和(1.7±0.4)×103 U/g;O组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124.376±19.635)ng/g和(4.038±1.026)×103 ng/g,A组为(89.331±13.123)ng/g和(1.774±0.518)×103 ng/g。与O组相比,A组肾组织中MDA含量及TNF-α和IL-6水平降低、SOD活力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A组MPO和ICAM-1组织表达均较O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空气氧合NMP,可有效模拟肾灌注氧气压力的生理状态,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更有利于DCD供肾缺血损伤的修复。

  • 标签: 常温机械灌注 心脏死亡供体器官 热缺血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创新型护理流程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ICU开展机械通气治疗的76例患者做此次的研究工作,通过为他们实施护理方法不同分成实验组(38例,创新型护理流程)与参照组(38例,常规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概率远远低于参照组,比较P

  • 标签: ICU机械通气 创新型护理流程 并发症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运用到机械通气新生儿中,对护理质量和通气时间影响及效果。方法:取50例机械通气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护理质量、临床指标、血气指标情况。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血气指标、临床各项指标均优(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机械通气 新生儿 集束化护理 护理质量 血气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52例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护理方案的选择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其中,实验组采取舒适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参考价值(P<0.05),实验组在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及住院时间对比上都要好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参考价值(P<0.05),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6.15%,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3.08%。结论: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舒适护理的效果是较为显著的,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所以可推广到临床。

  • 标签: 舒适护理 ICU患者 呼吸衰竭 有创机械通气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机械辅助通气在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与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区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选择在我院急诊科ICU接受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为调查目标,统计出70例依据电脑随机分配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统计有意义(P

  • 标签: 机械辅助通气 ICU 急性左心衰竭 抢救效果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ICU呼吸衰竭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共64例。通过抽签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红签为常规组(常规护理),蓝签为康复组(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情况。结果:干预后,康复组患者潮气量、肺活量、气道峰压、用力呼气量情况均好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促进患者恢复,效果理想。

  • 标签: ICU呼吸衰竭 有创机械通气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CC16在机械通气新生儿中的表达。方法:选择我院之中进入NICU治疗的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将被纳入本次研究之中的150例患儿根据是否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将患儿分为观察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75例)和对照组(未接受机械通气治疗;75例),随后开展小组之间对比。结果:小组之间对比发下,不同患儿在不用时间节点的血清CC16水平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生儿进入NICU接受治疗的期间,机械通气治疗会导致血清CC16水平升高,由此可见,呼吸机的使用可能导致患儿出现肺部损伤,需要医护人员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

  • 标签: 血清CC16 机械通气 新生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呼吸衰竭患者,就能入住我院ICU,并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同时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重症医学科重症肺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于2019年5月至2021年10月所收治的共计60例重症肺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这60例入选患者随机乱序均分为30例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以及30例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通气时间。结果:应用了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更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较于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患者而言,应用了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机械通气时间明显更短,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医学科中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采用优质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了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予以护理目标管理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分析对象选择我院2021.2~2022.2就诊于重症监护室的重症肺炎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机械通气治疗,随机方式予以分组,36例予以护理目标管理者归入试验组,36例予以常规护理者归入对照组,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和对照组对比,心理状态试验组护理后明显较好,P

  • 标签: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护理目标管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机械通气患者中采取床边盲插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措施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21年4月到2022年4月期间院内的68例机械通气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经鼻留置胃管行肠内营养操作)、观察组(接受床边盲插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操作),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况发生风险与平均机械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整体患者不良情况发生风险与平均机械通气时间等相关数据信息明显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

  • 标签: 机械通气 床边盲插鼻空肠管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将舒适护理运用到ICU病房中,观察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92例由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到我院ICU病房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即基础组(n=46)和舒适组(n=46)两组。其中基础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舒适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舒适组患者呼吸功能较佳,肺活量和潮气量指标皆优于基础组,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舒适护理 呼吸衰竭 有创机械通气 呼吸功能 ICU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位护理对减少EICU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所收治的86例E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体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得知,观察组体位护理总满意度(92.33%)明显高于对照组(72.09%),观察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2.88%)显著低于对照组(11.6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体位护理 EICU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应用护理目标管理对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象为(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来本院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120名,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60例,应用护理目标管理)和对照组(60例,常规性护理管理)两组。通过相关统计学来分析这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康复进程、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的焦虑自量表分值、住院时长、机械通气时长、肺部啰音消失时长、呼吸困难减缓时长等分值低于对照组组(P

  • 标签: 护理目标管理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镇静唤醒+早期功能锻炼护理策略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20年4月—2021年7月期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镇静唤醒+早期功能锻炼,分析2组应用价值。结果 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镇静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镇静唤醒 早期功能锻炼 护理策略 ICU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通气指标和血气指标。结果:在通气指标上,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4.71±0.60)d、总通气时间(8.25±1.14)d、住院时间(14.85±1.64)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气指标方面,治疗前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89.13±7.05)mmHg高于对照组,PaCO2(41.18±3.39)mmH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方法,能够改善通气指标,提升血气指标,临床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序贯机械通气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对于ICU病房中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有无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ICU病房收治的1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实验。给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会方式,普通组用普通护理,试验组用舒适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以及住院时间等等,证明舒适护理对于ICU呼吸衰竭患者的作用和意义。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数据,试验组患者呼吸功能各项指标数据都比普通组好很多,住院时间更短,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也比普通组更高。结论:舒适护理对于ICU病房中的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具有明显的有利影响,能够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应用效果良好,具有很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ICU病房 呼吸衰竭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予以机械通气中重症肺炎患者护理目标管理对其心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78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均予以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实施护理目标管理干预。对比两组心理状态及康复指标。结果:对比SAS/SD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目标管理 机械通气 重症肺炎 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