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后路内固定方法对脊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治疗的48例脊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后路内固定方法治疗分为A组(24例)和B组(24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方法,B组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三椎体内固定方法。通过对两组手术后的椎体参数、脊椎损伤(ASA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后的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对其稚体参数及ASAA进行评分,发现B组的效果显著优于A组,1个月后和6个月后的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O5)。结论在不同后路内固定方法治疗脊椎爆裂性骨折疗效中,采用椎弓根螺打三椎体内固定方法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今后日常生活的恢复,值得椎广和应用。

  • 标签: 脊椎爆裂性骨折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 堆弓根螺钉三椎体内固定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ELOX方案与SOX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0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4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对照组20例,采用XELOX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进行化疗;观察组20例,采用SOX方案(奥沙利铂+替吉奥胶囊)进行化疗。根据WHO毒性反应分级标准评价两组患者化疗结束后的不良反应;根据RECIST1.1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并计算总有效率。结果化疗后不良反应以Ⅰ~Ⅱ度为主,其中观察组中周围神经炎、恶心呕吐的患者少于对照组,而肝损害患者多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0%)及观察组(35%)总有效率相近,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ELOX方案与SOX方案均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较好方法,不良反应方面存在差异,但疗效相近,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 标签: XELOX方案 SOX方案 晚期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和比较。方法以2014年1月为起点、2017年1月为终点,选取包括Cochrane图书馆、EMbase、MEDLINE、CBM、WanFangData、CNKI等重要数据库,查找多巴胺疗感染性休克的相关资料以及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相关资料,应用RCT(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分析,提取关键数据,共计724例休克患者,生成10个RCT(随机对照试验),最后通过RevMan5.3软件进行汇总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患者死亡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心率、动脉压。结果较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而言,多巴胺疗感染性休克的风险较大,患者死亡率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也增加,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动脉压两个方面,两组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较多巴胺疗效而言,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安全性方面较好。

  • 标签: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感染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液透析患者三种深静脉置管临床效果以及护理干预措施,选择最佳静脉置管方案。方法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透析治疗中心在2014年1月到12月期间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实验组1组(锁骨下静脉置管)、实验2组(颈内静脉置管)、实验3组(股静脉置管),组间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对比三组患者的置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血液透析患者三种深静脉置管成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置管穿刺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实验1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实验2、3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下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以作为血液透析慢性肾衰患者血管通路的最佳方案。

  • 标签: 锁骨下静脉置管 颈内静脉置管 股静脉置管 并发症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老年股骨颈股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疼痛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但实验组术后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与半髋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均有良好疗效,应根据不同患者的身体状态、合并症及骨折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全髋置换术 半髋置换术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全景曲面断层(DR)摄影与传统X线摄影的影像质量,分析两种摄影方式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6年12月来我院行口腔摄影的80例被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对象均分别给予全景曲面断层摄影与传统X线摄影。比较两组的影像质量,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两组检查方式的舒适度及配合度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对两种检查影像结果的准确性及优缺点进行分析。结果全景曲面断层拍摄的甲级片有58张(72.5%),乙级片有18张(22.5%),丙级片有4张(5.0%),无废片;传统X线片拍摄的甲级片有44张(55.0%),乙级片有23张(28.8%),丙级片有9张(11.2%),废片有4张(5.0%)。全景曲面断层拍摄的影像质量优良率95.0%明显高于传统X线片拍摄的83.8%(P<0.05)。80例患者对两种检查方式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显示全景曲面断层摄影方式的舒适度、配合度分别为72.5%、22.5%,明显高于传统X线摄影的55.0%、28.8%,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对传统的X线摄影方式,口腔全景曲面断层摄影的影像质量和准确率更高,且拍摄过程简单,更受被检者的青睐。

  • 标签: 全景曲面断层摄影 传统X线摄影 影像质量 优缺点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实验组52例。对照组行传统胆外科手术,实验组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评价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高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患者中应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疗效更好,利于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胆囊结石 腹腔镜手术 传统外科手术 手术效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时机选择以及术后康复效果的比较。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来我院进行急性胆囊炎治疗的老年患者30例,采用数字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n=15)在发病72h之后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n=15)在发病72h之内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和术后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68%,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46%,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在发病后的72h内实施手术治疗,可有效缩短老年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和术后排气时间,对手术时间能够进行准确的把握。同时还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术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老年急性胆囊炎 手术时机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比较分析乙肝五项指标两种检测方法(乳胶层析法和ELISA)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3份血清分别采用乳胶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对比,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种方法的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比较,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项结果差异性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及时对标本做出处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可以提高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结论两种方法相结合,基本可以满足基层医院的临床诊疗需求。

  • 标签: 乳胶层析法 ELISA法 乙肝两对半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两种全麻方法对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及其新生儿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行剖宫产手术的80例产妇,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40例。甲组全凭静脉麻醉,乙组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产妇T0~T3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和分娩即刻时胎儿脐动脉血pH值。结果乙组与甲组在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pH值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各血流动力学参数(HR、MAP)在分娩时及术后1小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甲组优于乙组。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全凭静脉麻醉较静吸复合麻醉对产妇及新生儿影响更小,在临床应用上更具有优势。

  • 标签: 两种全麻方法 剖宫产术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治疗方式将2015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并将所获相关数据做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观察组)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手术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病情恢复快,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疾病超声检查与电子胃镜检查阳性率比较 ,证明胃十二指肠疾病超声检查方法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检出准确性较高且不良反应少,尤其适合高龄伴发多种疾病的患者。方法 我院 2012年 1月至 2016年 12月 350例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患者同时进行胃肠超声检查和电子胃镜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胃十二指肠疾病阳性检出率、统一性及不良反应。结果 通过对 350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和电子胃镜两种方法检查,显示两种方法对胃十二指肠疾病检出阳性率无明显差异 ((P> 0.05),且超声检查方法的不良反应少而轻,两种方法有明显差异 (P< 0.01)。结论 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方法与电子胃镜检查方法具有相同的疾病检出率,因超声检查方法具有无痛苦、不良反应轻特别适合高龄伴多种疾病的患者。

  • 标签: 胃十二指肠疾病 超声检查方法 电子胃镜检查方法 疾病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宫外孕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性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差异。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26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3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开放性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在治疗期间均对患者行以围手术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卧床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上均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体温持续在37.5°以上的患者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开放性手术,对宫外孕患者行以腹腔镜手术治疗不仅可以减少创伤,还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对患者行以围术期护理,可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利于患者术后尽早恢复,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开放性 宫外孕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行保乳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及1年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乳房美容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随访时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远处转移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改良根治术相比,保乳手术造成的创伤较小,乳房美观程度更高,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在深度烧伤患者中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与传统换药技术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深度烧伤患者 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换药治疗技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 VAS评分、植皮成功率及细菌培养阴性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 94.74%,对照组为 73.68%,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深度烧伤患者接受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封闭负压引流 传统换药 深度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全口义齿修复中三种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方法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40例颌牙列缺失患者为探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A(哥特式弓轨迹顶点)、B(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前1mm)、C(直接咬合法)方法,且对比三种确定水平方法的有效性。结果从左右侧颌力百分比差值角度分析,A法和B法调颌前、后不存在差异性,C法存在差异性;从颌力中心点到中线的距离角度分析,C法调颌前、后存在差异性,A法和B法不存在差异性;从咬合接触时间角度分析,C法和B法调颌前、后不存在差异性,A法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确定水平颌位关系时,使用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前1mm法,能够促使患者全口义齿关节协调一致,利于咀嚼肌功能的发挥。

  • 标签: 全口义齿修复 三种确定水平 颌位关系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分析比较自体血注入法和胶原酶注入法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方法的优缺点,为以后的相关脑出血研究提供资料。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