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仔细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胆管细胞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 2017年 7月到 2018年 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70例肝胆管细胞 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诊断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5)采用手术诊断,观察组( n=35)采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并对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与对照组相同,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观察组的创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肝胆管细胞的临床诊断上,采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获得理想效果,安全性较高,可为疾病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肝胆管细胞癌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异硫氰酸苯乙酯(PEITC)对人胆管QBC-939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PEITC处理QBC-939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33342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设置对照组:加入和药物等体积的DMSO。结果:20、30、40、50μmol/L的PEITC作用于QBC-939细胞24h后,细胞活力分别为(88.07±2.40)%、(68.02±4.04)%、(52.57±1.91)%、(36.37±3.4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O.05);30μmol/L的PEITC处理QBC-939细胞12、18、24、48h后,细胞活力分别为(90.74±2.96)%、(78.22%±4.85)%、(69.67±4.58)%、(40.48±2.59)%,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QBC-939细胞经30μmol/L和50umol/L的PEITC作用处理24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0.51±2.77)%、(58.62±3.75)%,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GJM期的细胞比例从(5.06±1.86)%上升到(16.96±2.71)%、(26.68±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PEITC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而发挥抗胆管作用,并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

  • 标签: 异硫氰酸苯乙酯 胆管癌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管结石切除术患者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8例胆管结石患者,均采用切除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局。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舒适度评分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外科用于肝胆管结石行切除术的患者中,可提升患者术后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肝切除术 肝内胆管结石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化疗药物灌注及栓塞治疗转移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22例失去手术机会的转移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ADM,MMC,CDDP,5-FU),并用ADM及碘化油乳化后检塞动脉.结果近期疗效以CT检查结果作为评价标准,总有效率为54%(66/122),平均生存期22.2个月.0.5、1、2、3年生存率分别是98.3%、80.4%、40.9%、10.6%.结论经动脉化疗药物灌注及栓塞治疗是失去手术机会的转移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其不仅能提高疗效,而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肝动脉 灌注化疗 动脉栓塞 肝转移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内镜治疗胆管结石及胆总管结石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胆管结石及胆总管结石患者 93例,随机分为 2组, 4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 47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取石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经皮经肝胆道内镜,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管结石和胆总管结石应用经皮经肝胆管内镜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至2013年肝胆外科收治的80例胆管结石及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胆管结石和胆总管结石应用经皮经肝胆管内镜治疗方法安全有效,术后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取石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 经皮经肝胆道内镜 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45-01
  • 简介:目的总结我院胆管结石病行保留Oddi括约肌的胆管狭窄整形术(Oddisphincter-preservedcholangioplastywithhepatico-subcutaneousstoma,OSPCHS)96例中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我院1994年6月~2006年12月胆管结石病行OSPCHS后随访达3年以上96例的临床资料,报道OSPCHS术后胆管炎和与胆管结石相关性腹痛复发病例的微创治疗结果及转归。结果96例中完全无症状的64例。症状复发32例,其中有与胆管结石相关的腹痛13例,有胆管炎复发19例,胆管炎复发率为19.8%(19/96)。32例平均随访时间为8.1年(3~13.5年)。复发的原因包括残余胆道狭窄(5例)和残余结石(1例),新结石的产生(18例),新的良性胆道狭窄和结石(5例)以及胆管的发生(3例)。除3例拒绝进一步治疗外,16例经过切开皮下盲襻胆道镜治疗后继续随访3.2年无症状,10例有胆道狭窄合并结石(包括残余狭窄和新的狭窄)的仍然有胆管炎或腹痛症状,3例因罹患胆管死亡。结论OSPCHS术后结石和胆管炎复发的病例通过皮下盲襻切开胆道镜取石等治疗避免了再次开放的大手术。OSPCHS是治疗病变非局限化的胆管结石病的最佳选择;处理胆道狭窄仍然是预防结石和胆管炎复发的关键。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病 症状复发 微创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纤维胆道镜在外科治疗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胆管结石患者纤维胆道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现3例3级以上胆道小结石,残余结石率为7.1%(3/42);2例偶有右上腹疼痛等一般胆管炎症状;1例再发胆管结石而再次手术。结论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是治疗胆管结石的较佳方法。

  • 标签: 纤维胆道镜 肝内胆管结石 手术治疗 取石 再发 右上腹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显微胆道镜在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胆管结石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开腹治疗,作为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术,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是治疗胆管结石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开腹手术 胆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血清降钙素在胆管结石术后预测感染的准确性与特异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59例在我院因胆管结石行肝脏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26例)与非感染组(33例),研究这些患者术后第1-4天的血清降钙素原及白细胞变化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结论感染组术后第1-4天的PCT值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术后患者ROC曲线表明PCT检测的敏感性84.00%及特异性82.61%,WBC计数检测的敏感性76.00%及特异性65.22%,PCT检测远优胜于WBC计数检测。

  • 标签: 血清降钙素 肝内胆管结石 术后感染
  • 简介:目的:分析复杂内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及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为100例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行三镜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并对结果进行随访。结果:79例成功施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术后5-8d拔除鼻胆管,患者治愈出院。19例放置T管,12-15d后带管出院,6-8周经胆道造影检查无特殊发现,遂拔除T管;其中3例发现胆道残留结石,术后经T管胆道镜取石成功,患者治愈出院。2例合并胆管,l例中转开腹,l例植入金属支架。术后随访3-6个月,2例胆管患者均死亡,余者均无结石复发、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三镜联合治疗复杂性内外胆管结石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等特点,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残石率,技术较成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内外胆管结石 复杂 腹腔镜检查 胆道镜检查 十二指肠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胆管结石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胆管结石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结石清除率、总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管结石患者手术治疗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手术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继发性胆管结石应用LTCBDE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继发性胆管结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腹腔镜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LTCBDE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指标,并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5。结论继发性胆管结石应用,LTCBDE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 LTCBDE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女,44岁,一年前曾作胆囊摘除术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此次因右上腹疼痛20余天,伴寒颤,高热入院就诊。查体:皮肤巩膜黄染。实验室检查:WBC^+12.5×10^9/L,W-ICR^+0.941。

  • 标签: 超声表现 多发结石 肝内外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感染 胆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引导下经皮胆管置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30例2013年5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对分别应用胆道金属内支架引流术和经超声引导下经皮胆管置管引流术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1次穿刺成功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86.67%vs.66.67%;就操作完成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短于参照组;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6.67%vs.26.67%,组间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超声引导下经皮胆管置管引流术应用于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肝内胆管 置管引流
  • 简介:目的探讨胆管结石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近14年来15例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次手术后主要病变是复杂的胆管结石、胆道狭窄,再手术以叶切除、肝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主要术式,随访结果疗效满意.结论胆管结石手术病灶未去除、术式选择不当是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围手术期处理及选用合理的术式是再手术的要点.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胆肠吻合术 手术 围手术期 临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