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3 个结果
  • 简介:一、历史的启示接近位于胆管胆管少见,其位置深,病情隐蔽,临床症状易与其他胆道疾病混淆,除非在尸体解剖时,很难做出诊断.

  • 标签: 外科治疗 肝门 胆管癌外科
  • 简介:目的总结皮下盲袢式胆肠吻合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狭窄合并胆管结石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05年6月手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秩窄合并胆管结石171例的治疗结果。比较皮下盲袢式胆肠吻合联合胆道镜治疗组(A组),与传统手术治疗组(B组)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的差别。结果两组比较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手术率A组明显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盲袢式胆肠吻合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狭窄合并胆管结石,不增加远期并发疽的发生率,可明显降低再手术率,远期效果较好。

  • 标签: 皮下盲袢式胆肠吻合 胆道镜 胆管狭窄 肝内胆管结石
  • 简介: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TNFR-Ⅰ)在胆管中的表达及与胆管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胆管手术标本48例,常规HE染色分组后,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NF-α和TNFR-Ⅰ的表达情况。结果TNF-α主要在胆管细胞的胞浆中表达,阳性率为25%(12/48),其表达强度与胆管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TNFR-Ⅰ主要在胞膜和胞浆中表达,阳性率为75%(36/48),其表达强度与胆管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但与浸润深度呈负相关,P〈0.01。TNF-α与TNFR-Ⅰ二者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NF-α和TNFR-Ⅰ在胆管细胞中均有表达,而且TNF-α的表达明显低于TNFR-Ⅰ。TNF-α的表达水平与胆管的分化、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无关。TNFR-Ⅰ的表达水平与胆管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无关,但与浸润深度呈负相关。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Α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 胆管癌 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正>多发性胆管结石病的治疗仍是肝胆外科的难题。作者自1990年2月至1998年5月共采用叶切除并内、外引流术对28例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除3例有残余结石,其余痊愈。最长的随访6年,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32~67岁。有胆道手术史6例,其中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2例。

  • 标签: 外科治疗 肝内胆管 结石病 胆管结石 切开取石 胆总管
  • 简介:<正>肝胆管结石是常见多发病,肝胆道狭窄合并肝胆管结石是其中治疗比较困难的一种。我院自1991年以来应用手术方式治疗不同程度的肝胆道狭窄并胆管结石3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观就本组病例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性14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的60岁。既往因胆道结石行三次手术的1例,2次手术的3例,1次手术的10例。病史1~20年不等。择期手术12例,因胆道感染入院,控制感染后亚急诊手术23例。狭窄与结石部位:左管狭窄,左胆管结石15

  • 标签: 左肝内胆管结石 胆道狭窄 肝胆管结石并狭窄 胆管狭窄 胆道感染 胆肠吻合
  • 简介: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化疗药物灌注及栓塞治疗转移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22例失去手术机会的转移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ADM,MMC,CDDP,5-FU),并用ADM及碘化油乳化后检塞动脉.结果近期疗效以CT检查结果作为评价标准,总有效率为54%(66/122),平均生存期22.2个月.0.5、1、2、3年生存率分别是98.3%、80.4%、40.9%、10.6%.结论经动脉化疗药物灌注及栓塞治疗是失去手术机会的转移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其不仅能提高疗效,而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肝动脉 灌注化疗 动脉栓塞 肝转移肿瘤
  • 简介:目的评价纤维胆道镜在外科治疗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胆管结石患者纤维胆道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现3例3级以上胆道小结石,残余结石率为7.1%(3/42);2例偶有右上腹疼痛等一般胆管炎症状;1例再发胆管结石而再次手术。结论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是治疗胆管结石的较佳方法。

  • 标签: 纤维胆道镜 肝内胆管结石 手术治疗 取石 再发 右上腹疼痛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女,44岁,一年前曾作胆囊摘除术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此次因右上腹疼痛20余天,伴寒颤,高热入院就诊。查体:皮肤巩膜黄染。实验室检查:WBC^+12.5×10^9/L,W-ICR^+0.941。

  • 标签: 超声表现 多发结石 肝内外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感染 胆管
  • 简介:目的探讨胆管结石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近14年来15例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次手术后主要病变是复杂的胆管结石、胆道狭窄,再手术以叶切除、肝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主要术式,随访结果疗效满意.结论胆管结石手术病灶未去除、术式选择不当是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围手术期处理及选用合理的术式是再手术的要点.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胆肠吻合术 手术 围手术期 临床资料
  • 简介:目的评价单次激发厚层投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SSFSE—MRCP)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64例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接受SSFSE—MRCP检查,其中胆管结石34例,恶性胆管梗阻30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64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胆胰管显示满意。MRCP对胆管梗阻程度的判断和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结合常规MPI图像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9.1%。结论SSFSE—MRCP检查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快速,对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结合常规MRI扫描,对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也有较高准确性。

  • 标签: MRCP 肝外胆管梗阻 性疾病 诊断价值 定位诊断 定性诊断
  • 简介:转移是胃肠道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文献报道,胃肠道初诊时约有10%~25%的患者已存在同时性转移,有20%~25%的患者此后发生异时性转移,未经治疗的胃肠道转移患者其中位生存期仅为6个月左右,而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使其5年生存率提高到40%左右[1].因此,应对胃肠道转移的治疗引起足够重视,以提高胃肠道的总体治疗水平.

  • 标签: 治疗水平 胃肠道癌 肝转移瘤 患者 初诊 左右
  • 简介:自1992年1月~1996年1月,1250例病人因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样病变在本院施行LC,胆管损伤7例(0.56%),损伤类型包括:(1)总胆管或总管横断各1例;(2)总管部分横断2例;(3)电凝损伤总管及右管各1例;(4)钛夹钳夹右管1例。本组处理方法为胆管修补、胆管对端吻合及空肠Roux—Y吻合术。本文认为术者操作经验不足、不适当的止血操作、胆囊病变因素及解剖不清是导致胆管损伤的原因。胆管损伤最重要的仍然是术中发现及时处理,则预后良好。

  • 标签: 肝外胆管损伤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胆管 右肝管 胆囊颈部 全横断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管损伤的类型、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326例LC手术的临床资料与临床体会.结果:发生胆管损伤2例,发生率0.61%,均为前50例以内发生的,此后通过加强预防,没有再发生该并发症.结论:LC术中只要谨慎操作,加强防范措施,胆管损伤率是可以大大降低的.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肝外胆管损伤
  • 简介:<正>结合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228例内残石的经验,探讨纤胆镜在治疗内结石中的困难和对策。临床资料男103例,女125例;年龄17~81岁。经T管窦道进镜取石208例,经左管引流窦道进镜取石5例,经胆肠吻合皮下盲拌造口瘘道进镜取石15例。疗效以经纤眼镜、T管造影证实无结石为取净。残余结石在内Ⅰ~Ⅳ级管分市和治疗效果如下:Ⅰ级管残石13例

  • 标签: 纤维胆道镜 胆管残石 纤胆镜 取石网 困难和对策 肝内胆管
  • 简介:目的探讨肝细胞(HCC)合并门静脉(PV)、静脉或下腔静脉(IVC)栓的处理。方法总结1993年1月-2002年1月采用切除和栓取出术治疗HCC合并PV、静脉或IVC栓68例,其中PV栓63例,左静脉栓1例,中静脉栓合并PV左支栓1例,右静脉、IVC合并PV右支栓1例,IVC栓2例。结果6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死于肾功能衰竭,其中2例患者在术后30d内死亡,术后30d病死率为2.9%,其余6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切除和栓取出术治疗HCC合并PV、静脉或IVC栓是安全的。

  • 标签: 肝细胞癌 癌栓
  • 简介:目的探讨段染色指导下段切除术和术中灌注化疗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7月~2006年10月收治的46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方法分成两组:A组210例,术中应用解剖分离门联合染色指导下行段切除术和术中灌注化疗;B组250例,行常规切除术。术后定期复查肝功能、AFP和影像学检查。结果A组比B组术中出血少,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和并发症少(P〈0.05),A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8.27%和31.41%,明显高于B组的42.28%和20.13%(P〈0.05)。A组1、3和5年复发率分别为20.24%,34.62%和44.20%,明显低于B组的43.21%、70.21%和89.24%(P〈0.05)。结论解剖分离门联合染色指导下段切除术和术中灌注化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肝肿瘤 肝段切除术 灌注 局部 肝段染色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残余结石病人的治疗效果与专科护理。方法:将72例胆管残余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单纯施行胆道镜取石。观察组先采用柴虎二金汤及四君子汤的间歇疗法二十天后,再行胆道镜取石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取石时间、取石次数、取石时伤口疼痛、胆管粘膜、胆管引流以及术后恢复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治愈率和二次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1.27,P〈0.01;X^2=16.9,P〈0.01),取石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X^2=11,P〈0.01)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中药联合胆道镜取石,一次治愈率高,同时给予精心、周到的专科护理,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柴虎二金汤 胆道镜 肝内胆管残余结石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辅助行解剖和肠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道闭锁的临床效果.方法: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12例,29~87d11例,5.5个月1例.2例为总管闭锁(Ⅱ型),有直径1.2~2.5cm囊肿与胆管相通;10例为胆管闭锁(Ⅲ型).于脐纵切口置入10mmTrocar,然后分别于右上腹、右中腹和左上腹置入3个5mmTrocar.术中胆道造影,确诊为胆道闭锁,暴露;切除胆囊,游离切除纤维块,空肠行Roux-en-Y吻合术保留支30~35cm,然后将肠管送回腹腔,将空肠支经结肠后拉至门下;用5-0可吸收缝线将空肠与端侧连续吻合.结果:本组12例患儿中1例因渗血中转开腹手术;另11例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为3.5h(3.1~4.6h),出血量约10ml,没有需在术中和术后输血者,全组患儿无手术后肠粘连梗阻和腹腔感染.结论:经腹腔镜行肠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道闭锁安全可靠,具有暴露清晰、纤维块分离和切除准确、对患儿打击小等优点.

  • 标签: 胆道闭锁 腹腔镜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