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0 个结果
  • 简介: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创建于1975年,为我国最早成立的独立超声影像科室。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有彩色超声诊断仪19台。可满足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负荷超声心动图、术中超声、床旁超声及各种特殊检查需要。因业务需要现公开招聘以下岗位:(1)超声心动图专业医师:副主任医师1~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5~6名;(2)录入员1名;(3)腹部及血管超声医师1名。全文见光盘。

  • 标签: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超声科 招聘计划 北京 经胸超声心动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 简介:血管内治疗对于多种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成熟的微侵袭治疗手段。过去的几十年见证了神经血管内治疗领域的巨大进步,这些技术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颈动脉海绵窦瘘等,技术日趋完善。近年来神经血管介入治疗技术日新月异,2003年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internationalsubarachnoidaneurysmtrial,ISAT)和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国际研究(internationalstudyofunrupturedintracranialaneurysms,ISUIA)的结果影响了世界,已经在治疗动脉瘤的医生中产生热烈辩论。

  • 标签: 经血管介入治疗 微创神经外科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 神经血管内治疗 颈动脉海绵窦瘘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通常治疗急性大便嵌顿主要采用掏粪法,清洁灌肠法,开塞露纳肛法,口服缓泻剂法等。这些方法患者痛苦大,效果差,尤其对脑血管意外患者,由于其意识不清,不能配合治疗,操作极不方便。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12月采用改良石蜡油灌肠法治疗脑血管意外昏迷伴急性大便嵌顿1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石蜡油 灌肠 脑血管意外 大便嵌顿
  • 简介:急性喉气管断裂伤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势,因病情发展迅速、凶险,极易引起呼吸道梗阻,临床需紧急适当处理,否则病人可当场死亡或遗留严重并发症,笔者救治3例,2例成功,1例死亡.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喉气管断裂伤 急救 治疗
  • 简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病人往往并发肺部感染,病情多危重,是治疗的难点,通过我科1995-2002年80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多以细菌性感染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72例,占90%,阴沟肠杆菌4例,占5%,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占5%,这些菌种可产生超广谱内酰胺酶引起多重耐药,

  • 标签: 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抗生素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我院急诊科于2002年1月-2003年12月对22例院前急救中需要开放气道的病员采用食管气管插管(以下简称盲插管)开放气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院前急救 气管插管 插管 盲插 病员 急诊科
  • 简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4例,其中男12例、女2例.年龄8~48岁,平均31岁.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6例,修复部位为跟部、踝周及足背近侧,皮瓣最大面积8.0cm×10.0cm,其中2例为内踝及跟部肿瘤扩创后有肌腱外露、1例为足背Ⅲ度热压伤、3例为电接触伤致足背肌腱及骨外露.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1例,皮瓣面积13.0cm×作者单位:750004银川,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15.0cm,皮瓣带腓肠肌以填充膝部电接触伤去骨后的腔隙.顺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皮瓣最大面积10.0cm×12.0cm,其中修复同侧烧伤后胫骨外露1例、以交腿皮瓣方式修复对侧足贴骨瘢痕1例,电接触伤致髌骨外露1例.逆行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4例,皮瓣最大面积12.0cm×8.0cm,均为电接触伤致手腕屈侧肌腱外露.

  • 标签: 皮瓣修复 皮神经营养血管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四肢创面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足背肌腱
  • 简介:淋巴结支架包括血管、淋巴管和网状支架.目前国内对人淋巴结支架三维结构的研究不多见.淋巴结内的血管具有特殊性,在整个支架系统中的作用相对重要一些,也是研究的重点.利用计算机重建其组织切片的三维结构,建立一个直观又清晰的血管三维关系图,为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淋巴结支架 淋巴结 血管 三维结构 科学计算可视化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吻合血管的阔筋膜瓣移植修复复杂性多指套脱伤的疗效.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阔筋膜瓣治疗多指套脱伤3例,筋膜瓣面积最大16cm×32cm,最小3cm×8cm.结果3例筋膜瓣均顺利成活,植于其上的中厚皮片除1例有小块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供区有1例部分皮肤坏死.术后随访1~2年,手掌及手背创面均修复,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套脱的手指,皮瓣不臃肿,免除二次修整.结论吻合血管的阔筋膜瓣移植是修复复杂性多指套脱伤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多指脱套伤 手术修复 吻合血管 阔筋膜瓣移植 复杂性 皮肤缺损
  • 简介: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观察冠状动脉造影中等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血管内超声特点,选择治疗决策.方法应用血管内超声仪检查38例血管造影狭窄程度40%~60%患者的43处冠状动脉病变;测量管腔以及血管直径和面积.结果43处病变中,脂质斑块为30处,纤维、钙化、混合斑块分别为4、2、5处,2处未发现明显病变或仅轻度内膜增生;其中4处可见明显血栓影.41处粥样硬化斑块中偏心斑块36处(87.8%),向心斑块5处(12.2%).30处脂质斑块大部分可见薄的纤维帽,其中5处(16.7%)明显的纤维帽不完整.病变血管直径狭窄百分比(40.73±13.21)%;面积狭窄百分比(56.75±12.68)%.对IVUS示面积狭窄>50%的25处、<50%的1处(60.5%)且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病变行进一步介入治疗,对IVUS示面积狭窄<50%的17处(39.5%)病变未行进一步介入治疗.结论IVUS可进一步明确血管造影中等程度冠状动脉病变的性质、严重性和稳定性,指导进一步的治疗.

  • 标签: 中等程度 冠状动脉狭窄 血管内超声 血管造影术 IVUS 急性期
  • 简介:目的为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应用24侧上肢标本,用几种不同的方法,研究前臂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伴行关系及彼此吻合等。结果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前面桡侧半,与头静脉伴行,两者周围有明显的动脉伴行,平均有外径大于0.5m的营养动脉4.2支,且彼此吻合。其中第一支浅出点位于肘横纹下37.60±12.53m,血管外径0.70±0.33m,有明显的分支分布于皮神经干和浅静脉及其周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结论可经设计以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皮瓣,供临床使用。

  • 标签: 前臂外侧皮神经 解剖学基础 营养血管皮瓣 吻合 头静脉 营养动脉
  • 简介:机械通气是抢救严重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建立人工气道是进行机械通气的首要步骤。人工气道建立常用经口、经鼻及气管切开三种途径。我科2002年9月~2006年1月,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抢救重症呼吸衰竭34例,取得较好的疗效。而做好插管配合及加强人工气道的护理是机械通气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气管插管抢救 重症呼吸衰竭 纤支镜引导 护理 经鼻 人工气道建立
  • 简介:Budd-Chairi综合征是指肝静脉或其邻近的下腔静脉阻塞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肝脾肿大、上消化道出血、下肢溃疡以及因输心血量不足而引起的心功能不全。传统的方法是外科各种分流手术治疗,难度极大,病死率高。近年来,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作为介入放射学新技术已在国内外用于Budd-Chairi综合征(BUS)的治疗,成功率高,危险性小。但操作难度大,易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因此必须有严格的护理措施。迄今为止,有关护理方面报道少见。我科自1998年开展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Budd-Chairi综合征15例,疗效满意,现将我们的治疗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治疗 球囊扩张 血管成形术 综合征 护理 肝脾肿大
  • 简介:以旋髂深血管为蒂的髂骨瓣、骨膜瓣、骨皮瓣或血管束是重要的移植材料,临床常用[1].旋髂深血管的分离是此类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术中费时较多,顺行及逆行分离法均如此.我们于1995~1997年在研究旋髂深血管与股外侧皮神经解剖关系的基础上,在采用旋髂深血管髂骨瓣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股骨颈陈旧性骨折的手术中,以股外侧皮神经主干为标志分离旋髂深血管14例次,简化了手术程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股外侧 皮神经主干 旋髂深血管 临床资料 手术
  • 简介:目的:评价腹部“S”型瓦合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设计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笔者设计的腹部“S”型瓦合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掌背侧撕脱伤、烧伤后皮肤瘢痕挛缩及手指脱套伤8例,其中应用大“S”型瓦合皮瓣5例,小“S”型瓦合皮瓣2例,连续多个小“S”型瓦合皮瓣1例。结果:8例皮瓣一期全部成活,其中1例皮瓣远端青紫起泡,表面坏死经换药后痊愈。6例随访2~6年,皮瓣的外形、色泽、弹性、柔软度均良好。结论:(1)腹部“S”型瓦合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为双蒂,转移至受区后,血供充足,生长良好,可缩短断蒂时间。(2)皮瓣设计简单,手术操作容易且安全,成功率高,易于推广。(3)因是超薄皮瓣,成活后不需再次手术作分指术和皮瓣修薄术,外观良好,且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 标签: 腹部 真皮 血管网皮瓣 手外伤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报道带骨间前动脉背侧支血管蒂的头状骨移位术与以桡动脉茎突返支为蒂的桡骨瓣植入术联合应用治疗月骨晚期缺血性坏死的结果。方法对46例患者行坏死月骨摘除头状骨带蒂移位后以血管蒂骨瓣植入填塞头状骨空隙。结果术后随访16~48个月,平均21.5个月,43例腕痛完全消失,3例明显缓解,握力平均达健侧的80%,腕关节活动范围达健侧的75%。结论两种术式的联合应用对Ⅲ、Ⅳ期月骨缺血性坏死疗效显著。

  • 标签: 治疗 月骨 骨瓣植入 血管蒂 坏死 联合应用
  • 简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已被证明参与了骨髓造血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而再生障碍性贫血(AA)被认为是与骨髓造血细胞受损和造血微环境缺陷有关的疾病.为了探讨AA的发病机制,运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22例AA患者骨髓和外周血肾素活性及AngⅠ、AngⅡ浓度,并以16例外周血常规和骨髓检查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AA组骨髓AngⅡ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AA组的骨髓AngⅡ浓度与外周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骨髓AngⅡ浓度较同组的外周血高(P<0.01),两组的肾素活性及AngⅠ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患者骨髓AngⅡ浓度降低,AA发病可能与其有关.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AngⅠ AngⅡ 骨髓造血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骨膜瓣和筋膜瓣联合移植治疗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先预制家兔骨不连动物模型,将54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8只.A组单纯用带血管的骨膜瓣包绕骨折端;B组单纯用带血管的筋膜瓣同法处理;C组(实验组)两者联合应用.术后1、2、4、8周分别行大体观察、X线、组织学及碱性磷酸酶检查.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临床应用63例.结果C组愈合时间较A、B组早1~2周,且愈合率明显高于A、B两组,临床X线随访:2个月大量骨痂生长,3.5~4.5个月骨折线基本消失.结论用吻合管的骨膜瓣和筋膜瓣联合治疗难治性骨不连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难治性骨不连 骨膜瓣 筋膜瓣 吻合血管 联合移植 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9例(其中不吻合小隐静脉者3例,吻合小隐静脉6例),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3例(均吻合浅静脉),足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顺行或逆行皮瓣3例(其中足背内侧皮神经2例,足背外侧皮神经1例).皮瓣面积最大16cm×10cm,最小5cm×4cm.血管蒂长4~10cm,蒂宽3~4cm.结果临床应用15例,12例全部成活.2例未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因静脉回流障碍远端部分坏死,二期植皮而愈;1例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移位修复胫骨下端骨髓炎,感染灶导致皮瓣局部坏死,感染控制后局部皮瓣转移而愈;1例足跟部溃疡.结论腓肠神经、隐神经及足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可顺行或逆行移位,常规吻合浅静脉、缝合皮神经,有助于皮瓣成活及感觉功能恢复.

  • 标签: 小腿 足踝部 皮神经 浅静脉 外科皮瓣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