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核苷测定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的96例肝脏疾病的患者及同期进行体检的36例健康患者进行了5`核苷的水平的检测,96例肝脏疾病的患者中包括24例肝硬化患者,23例慢性肝炎患者,25例急性肝炎患者,24例肝癌患者,比较各组患者血清中的5`核苷的水平及在各组患者中的阳性率。结果肝脏疾病的患者的5`核苷的水平及阳性率有明显差异,与健康组相比,呈明显升高趋势,阳性率也高于正常体检组。结论5`核苷对于肝脏疾病的鉴别与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肝脏疾病的诊断与鉴别的一项辅助检查指标。

  • 标签: 5`核苷酸酶 肝脏疾病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5'-核苷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60例健康对照者,48例肝癌患者、56例肝炎患者、55例胆结石症患者、17例结肠癌患者、21例胃癌患者的血清5'-核苷水平,结果肝癌患者,胆结石患者,肝炎患者、结肠癌患者的5'-核苷明显高于健康人平均水平,而胃癌患血清5'-核苷显著低于健康人的平均水平,其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5'-核苷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清 5'-核苷酸酶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大、小三阳患者中血清5′-核苷活性(5′-NT)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确定乙肝大、小三阳模式,并进行血清5′-NT(5′-核苷活性(活性在AU2700生化分析仪检测)检测分析。结果大三阳模式中136例有81例5′-NT活性↑,阳性率为59.6%;小三阳模式中159例,5′-NT活性↑62例,阳性率为39.0%。结论5′-核苷在乙型肝炎大、小三阳患者中可作为有价值的诊断指标之一。

  • 标签: 乙型肝炎 大三阳 小三阳 5&prime -核苷酸酶
  • 简介:摘要腺嘌呤核苷转位(ANT)是线粒体上的一类转运蛋白。它与癌细胞的代谢和凋亡过程相关,在恶性肿瘤的新型治疗方面有一定潜能。ANT的四种异构体作用不同,本文将分别阐述它们与癌细胞凋亡的关系。

  • 标签: 腺嘌呤核苷酸类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腺嘌呤核苷转位(ANT)是线粒体上的一类转运蛋白。它与癌细胞的代谢和凋亡过程相关,在恶性肿瘤的新型治疗方面有一定潜能。ANT的四种异构体作用不同,本文将分别阐述它们与癌细胞凋亡的关系。

  • 标签: 腺嘌呤核苷酸类 细胞凋亡
  • 简介:在核酸组分中,除常见的腺苷,鸟苷,胞苷酸及尿苷酸(RNA中)和脱氧腺苷,脱氧鸟苷,脱氧胞苷酸及脱氧胸苷(DNA中)外,近年来发现了多种类型的稀有核苷.它们一般含量很少或极少,修饰基团有简有繁,在核酸分子中出现的频率有高有低(从百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对于多种生物核酸的研究表明,稀有核苷广泛的存在于生物界,它对核酸生物功能的表达显示出异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稀有核苷的存在已引起不少生物化学和遗传学家的高度重视,对于它的研究也愈来愈深入.

  • 标签: 核酸分子 脱氧胞苷酸 脱氧鸟苷酸 反密码子 RNA 生物功能
  • 简介:自然界中存在的核苷共有11种,其中4种比较常见,7种较稀有。核苷是一类在代谢极为重要的生化物质。除作为DNA、RNA的前体外,在细胞的生长代谢、能量的储存和转化、免疫反应及信号传导中,都有核苷的参与。核苷在食品行业中,已经由最初的食品助鲜剂,扩展为具有提高生物体免疫功能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在婴幼儿食品中,核苷能有效增强婴幼儿抵抗细菌性痢疾的能力,减少腹泻的发生。同时,核苷在抗癌,抗病毒,治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干扰诱导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被用于多种药物的合成。

  • 标签: 核苷酸 生产工艺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展望 婴幼儿食品 细菌性痢疾
  • 简介:呈味核苷5’—IMP(肌苷酸钠)、5’—GMP(乌苷酸钠)、I+G(50%IMP+50%GMP)是制造第二代味精(超鲜味精)、第三代味精(复合调味料)的主原料,其强烈鲜味广泛应用于食品调味、提高味质,并可降低味精用量,对开发各种新型复合调料,促进调味料工业发展很有意义。呈味核苷能增强鱼、肉、蔬菜等食物滋味,改善食物原有天然鲜味及增加香味。与味精混合用于食品有强力协同效应,如1gIMP(或GMP下同)+99g味精鲜度相当于290克味精的鲜味。5gIMP+95g味精相当于600

  • 标签: 呈味核苷酸 味精 复合调味料 协同效应 食品 鲜味
  • 简介:油菜素类固醇参与了植物节间的发育过程,类固醇5α-还原基因(GhDET2)是调控该物质生物合成的一个关键基因。为了明确棉花不同株型种质GhDET2在基因组中的异同,本研究依据GenBank中该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引物,对11份适宜机采紧凑型和1份松散的棉花材料基因组DNA扩增及PCR产物测序,采用GeneiousPro软件对编码区序列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DET2基因在参试材料间一致性为98.9%,在编码区发现18个碱基易突变位点,其中涉及到编码氨基变化的碱基位点6个,其中松散型材料特异位点1个。依据氨基序列相似度的聚类结果与果节长度数据符合程度很好,可以推测GhDET2基因碱基序列变化引起的氨基的改变,可能影响油菜素类固醇的合成代谢,进而调节棉花果枝上果节的伸长。

  • 标签: 机采 紧凑型棉花 GhDET2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简介:目的:探讨反义寡核苷对胆囊癌细胞端粒活性的影响及对胆囊癌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方法:设计针对端粒RNA亚基模板序列并经硫代磷酸修饰的反义、正义和随机序列寡核苷,并以正常人成纤维细胞作对照,观察其对人胆囊癌细胞(GBC-SD)端粒活性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作用以及对正常人成纤维细胞的作用.结果:反义寡核苷可有效地抑制胆囊癌细胞的端粒活性,呈剂量依赖性,并明显的抑制胆囊癌细胞的生长,对正常人成纤维细胞生长无明显作用.结论:硫代反义寡核苷(PS-ODN)对胆囊癌端粒活性有明显的抑制用并促进细胞凋亡.

  • 标签: 胆囊肿瘤 端粒酶 寡核苷酸类 反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合成异核苷掺入寡核苷并考察它们与互补序列的结合能力.方法采用DNA固相合成仪合成寡核苷,通过热变性实验考察双链的稳定性.结果合成了四条单异核苷掺入的寡核苷,热变性实验结果发现异核苷的引入降低了双链的稳定性,当异核苷处于寡核苷链的中央时,这种影响更为明显.异核苷6′-OH处于游离和烯丙基保护状态时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寡核苷中的异核苷使链发生扭曲,从而导致双链稳定性降低.

  • 标签: 异核苷 寡核苷酸 合成工艺 互补序列 DNA固相合成仪
  • 简介:目的研究低氧状态下乙酰肝素(heparanase,Hpa)反义寡核苷(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对胰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IAPaCa-2细胞基质金属蛋白.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MMP-9的影响。方法以HpaAS—ODN预先阻断MIAPaCa-2细胞Hpa表达并低氧培养,观察MMP-2、MMP-9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明胶法检测MMP-2和MMP-9活性的变化,观察阻断Hpa对MMP-2和MMP-9表达及活性的影响。结果低氧培养条件下,MIAPaCa-2细胞MMP-2mRNA及蛋白表达略有上调,但是与常氧条件下培养对比,在6、12和24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以ASODN阻断Hpa后,MMP-2mRNA及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低氧后6hMMP-9mRNA及蛋白表达开始升高,12h(P〈0.05)和24h(P〈0.01)更加明显。阻断Hpa表达后,MMP-9mRNA及蛋白表达在各时间段均有下降,而在24h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氧后12h和24h,活化型的MMP-2和MMP-9均显著增强,当Hpa表达被抑制后,于12h(P〈0.01)和24h(P〈0.01)活化型的MMP-9活性受到明显抑制,而各时间内,活化型的MMP-2活性均不受HpaAS—ODN的影响(P〉0.05)。结论低氧可刺激MIAPaCa-2细胞MMP-9mRNA及蛋白的表达,增强活性。预先阻断Hpa表达在12h和24h可抑制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MMP-9的活性,而对MMP-2则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胰腺癌 乙酰肝素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 寡核苷酸类 反义
  • 简介: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老年人。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发现基因组中的单核苷多态性与房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现就与房颤发生有关的单核苷多态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核苷切除修复(NER)障碍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2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收治住院及2015年10月至202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收治确诊的NER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国内外已报道的中国病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在16例NER障碍患儿中男6例,女10例;起病年龄为7.5(4.0,12.0)个月;确诊年龄为42.0(21.5,77.0)个月;包括3种类型:科凯恩综合征(CS)13例、着色性干皮病(XP)2例、眼-脑-面-骨综合征(COFS)1例;涉及4个致病基因,11例CSA、3例CSB、1例XPG、1例XPD。16例患儿以光过敏及发育落后起病,各型均有神经系统症状,XP及CS患儿均有皮肤症状。CS患儿有特殊面容、视听障碍、小头畸形、神经影像学特征改变。COFS伴宫内发育迟缓。2.文献复习结果:共检索到既往报道中国病例96例,共涉及6种类型,其中45例CS,44例XP,毛发低硫营养不良4例,COFS、XP-CS、紫外线敏感综合征各1例。涉及9种突变基因,33例CSA、15例XPA、13例 CSB、10例XPV、9例XPC、7例XPG、7例XPD、1例XPF、1例MPLKIP。常见症状为生长发育障碍(62例)、皮肤光过敏(61例)、特殊面容(52例)、智力障碍(49例)、小头畸形(48例)等。33/36例(91.7%)影像学示基底核或苍白球钙化。3例在孕期有宫内发育迟缓、小头畸形等表现。结论妊娠期出现宫内发育迟缓、小头畸形及临床发现皮肤光过敏、特殊面容、生长发育落后、智力障碍、肌张力高、基底核钙化等异常者,应考虑NER相关疾病可能,应早期行相关基因检测进一步明确诊断。

  • 标签: 核苷酸切除修复 科凯恩综合征 着色性干皮病 临床特征 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