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鼻中隔缝合在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82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进行鼻中隔缝合,鼻翼不做填塞处理,对照组则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对双侧鼻腔进行填塞,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2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鼻中隔血肿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各项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接受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出血量、鼻中隔血肿情况发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中隔缝合技术应用于鼻中隔偏曲矫正,效果显著,有效的减少了术后出血量,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鼻中隔血肿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患者所受痛苦小,可以作为在患者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代替鼻腔填塞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中隔缝合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采用内镜下鼻窦开放鼻中隔矫正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近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均采用内镜下鼻窦开放鼻中隔矫正联合方法治疗,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60例患者鼻中隔偏曲均成功矫正,治疗总有效率为96.6%,鼻腔粘连者2例(3.3%),后通过内镜下分离处理恢复,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以及复发者。结论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采用鼻内镜下鼻窦开放鼻中隔矫正治疗效果理想,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鼻窦炎 鼻中隔偏曲 鼻内镜 联合治疗
  • 简介:先天性无阴道,又称MRKH综合征,是双侧副中肾管未发育或其尾端发育停滞而未向下延伸所致的无阴道表现。临床表现为原发性闭经、性交困难,阴道前庭结构正常,性腺结构正常,染色体核型正常(46,XX),具有女性的第二性征。该病的发生率为0.93‰[1]。患者中35%~45%合并一侧肾脏缺如,10%~30%合并脊柱畸形[2]。MRKH综合征给患者心理和精神上造成极大创伤。

  • 标签: 阴道成形术 先天性无阴道 阴道前庭 人工阴道 原发性闭经 性交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在鼻中隔偏曲矫正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科的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的48例患者,对其实施术前、中及术后护理并给予出院指导。结果4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矫正效果均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乃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 标签: 鼻内镜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施行动静脉内瘘的50例患者。结果完成50例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统计,内瘘状况良好。结论经过有目的、新的护理办法,能增加动静脉内瘘的成功率。成功的动静脉内瘘提升了保持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寿命大大的延长了。

  • 标签: 动静脉内瘘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椎体后凸成形(PKP)和椎体成形(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5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0例。观察组通过PKP治疗,对照组给予PVP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SF-36评分系统和伤椎高度、凸畸形X线片测量情况。结果手术前后,两组VAS评分、SF-36评分、椎体高度恢复和椎体后凸角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PVP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治疗中,均能有效改善骨折疼痛,但PKP矫正椎体高度、凸畸形效果更加理想。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牙病根尖诱导成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2例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儿童牙髓炎、外伤或根尖炎患者,均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尖诱导,磷酸锌水门汀暂封,待根端闭合或根尖发育形成时,用牙胶尖永久根管充填。结果本组52颗患牙,其中成功29颗(55.7%),有效16颗(30.8%),失败7颗(13.5%),治疗有效率为86.5%。结论儿童疾病根尖诱导成形中应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可取得显著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应用效果 儿童 根尖诱导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方法对30例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后,给予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30例患者术后效果好,疼痛明现缓解,术后24小时可下床活动。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操做简单、创伤小、效果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及病情观察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护理。
  • 简介:我在体检时被诊断有鼻中隔偏曲,看了责刊今年第九期的《“鼻中隔偏曲”是病吗》一文后,颇有启发,但遗憾的是文中未提及我所希望了解的处理内容、能否给我释疑——鼻中隔偏曲是不是一定要开刀?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养生保健 医学知识 开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颈动脉内膜剥脱加血管成形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对25例颈动脉狭窄并行颈动脉内膜剥脱(CEA)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手术配合的要点。结果25例患者术后脑供血均获得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颈动脉内膜剥脱的手术配合要点,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方法、优点及临床诊疗体会。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间,在我科就诊的4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就医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与对照组(行传统鼻中隔粘膜下切除)各20例,主要观察与评价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鼻粘膜完整性、鼻腔通气功能的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鼻粘膜完整性、鼻腔通气功能的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对应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手术视野清,操作简便,矫正后的鼻中隔符合正常解剖结构和正常生理功能,对患者创伤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鼻内镜 疗效评价 诊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期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期采用循证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鼻内镜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围术期 循证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154-01
  • 简介:摘要探讨经皮椎体穿刺成形患者的护理。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入院至手术,直至出院及院外随访整个过程进行评估、观察、比较,采取可行有效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减少长期卧床导致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经皮椎体穿刺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成形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对我院男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之间收治100例尿道下裂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共分为阴囊型、阴茎阴囊型、冠状沟型、阴茎体型几种类型,比较不同类型尿道下裂患者临床疗效。结果阴囊型治疗有效率为77.8%,阴茎阴囊型治疗有效率为85.7%,冠状沟型治疗有效率为100%,阴茎体型治疗有效率为94.7%,不同类型尿道下裂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道下裂患者接受尿道成形治疗,有助于其排尿功能的改善,恢复正常的阴茎外观,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尿道成形术 尿道下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期病人的舒适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颈动脉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1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颈动脉支架成形。在围期,除去正常护理外,对患者增加额外的术前、中、术后护理。结果13例病人共手术15条血管,植入支架15枚,手术全部成功,成功率100%。病人术后未出现明显不适,各项生理状态良好。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期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对病人康复至关重要。

  • 标签: 颈动脉支架 术前护理 术中护理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32例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手术配合的经验。方法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3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2例椎体肿瘤,总结手术全程中的手术护士配合的经验及要点,包括术前访视,器械准备,手术体位的摆放,中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测,中操作的配合等。结论娴熟的手术配合,细致的护理是手术安全可靠的保障。

  • 标签: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手术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