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有一个护士对朋友说:"那天一个书法家到我们医院来看病,是我给他打的针。"朋友问:"他对你打针的技术满意吗?"

  • 标签:
  • 简介:季羡林小时候练过书法,但是后来长期在德国留学,没能继续下去。他总认为自己的字是见不得人的,自己从来也不是什么书法家。但如果对家乡有利,对文化事业有利,他也可以“献丑”。不知道有多少单位和个人请他题过字。求他写序的。也是不可数计。

  • 标签: 季羡林 题字 文化事业 书法家 不可数 留学
  • 简介:有个护士对朋友说:“那天一个书法家来我们医院看病,是我给他打的针。”朋友问:“他对你打针的技术满意吗?”

  • 标签: 表扬 题字 书法家 朋友
  • 简介:解放后,郭沫若为四川省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所题字先后改了九次才定下来。起先题“永垂不朽”,后改成“傲气长存”,又改为“气壮山河”。他嫌一般化,又改为“火中凤凰”,再改成“青年师表”,继而改成“人民模范”。但感到流于空泛,遂改成“藩翰中朝”,又觉太生僻,乃改成“血铸和平”改成“国际英雄”。仍不满意,最后改为“凯歌百代”。

  • 标签: 郭沫若 题字 解放后 纪念馆 黄继光 中江县
  • 简介: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他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画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酌字当宝贝看待。

  • 标签: 王羲之 题字 写字 练字 勤学 宝贝
  • 简介:龚县长,何许人也,人们众说纷纭,一说广东人,因为县长每次给下属交待任务时,都会带着"得啦……洒洒水啦……"这样的腔调,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后来这些下属在观看完巩汉林的小品相亲后才知道,两广或福建一带的人士在说普通话时都会冠以这种语气词。后来县长喝出酒意时,也说自己祖籍广东,因此人们对县长是广东人的说法深信不疑。另一说海归人士,因为龚县长在训话时,在蹩脚的普通话中不时蹦出几个英文单词,让人云里去雾里来,不知所云何事,最

  • 标签: 福建一带 巩汉林 难登大雅之堂 书法作品 政府大院 柏油马路
  • 简介:1935年,张汉卿任武汉行营主任时期,日本中将田川乘军舰至汉口,在日本驻汉口总领事清水八百一的陪同下来访汉公,并约定时间,在军舰上设宴联欢。届时汉公去军舰回访,日方鸣礼炮17响以欢迎。宴后,田川请汉公题字留念,汉公提笔写了"平等亲善"四个字,田川顿时显示出不愉快的神气。归

  • 标签: 张汉卿题字
  • 简介:1950年5月31日《解放日报》头版刊出一则消息:《姚石子先生遗书五万册献交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如今,54年过去了,曾亲历此事的石子先生长子姚昆群先生也已年逾80,在谈及当年捐献其父藏书的往事时,仍记忆清晰,感奋不已。

  • 标签: 陈毅 石子 南社 藏书家 管理委员会 金山
  • 简介:高莽为巴金画过多幅肖像,对巴老的许多回忆也与画上的题识有关。这里刊登的一幅.巴老于1979年11月7日在北京题道:

  • 标签: 巴金 题字 高莽 回忆
  • 简介:请赵朴初老为我题字,还真能得到,主是我当初怎么也没有想到的。然而,由于赵朴老的谦和和对后辈的激励关怀,竟然使我如愿以偿,至今想来还令我感动不己。事情得从我为长江古开福寺创作100平米大型壁画《五百罗汉图》说起。

  • 标签: 赵朴初 《五百罗汉图》 人格精神 书法艺术
  • 简介:1956年下半年,我们一群在北京师大学习的青年学生,在党的“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鼓舞下,酝酿筹办一个文学刊物,专门发表同学自己的文学作品。这一想法,得到了当时在师大担任团委书记的张鸿宾同志的支持。鸿宾同志决定由团委经费中每月拔200元作为办刊物的经费。经费有了,接着就是征集刊名。记得当时征集刊名的通告发出之后,就有上百名同

  • 标签: 团委书记 北京师大 文学刊物 青年学生 文学作品 中文系学生
  • 简介:按:曹靖陶(1904—1974),字惆生,号看云楼主(或作看云楼主人),安徽歙县入,擅诗,二十——三十年代,在沪、宁一带从事新闻工作(曾任《时事报》编辑),与众多名家交往密切。著有《中国音乐舞蹈戏曲人名辞典》等书。解放后,寓居江苏昆山。1973年末,他曾致函山水画家程啸天,信中说:'啸天仁弟如握:接到汇票,颇觉不安,以弟况非裕,必损己需,我雅不欲剜人之肉以补疮痍也。然弟出于一片热忱,姑暂纳之,俟手头稍宽,再谋报谢耳。……五十年前,吴缶庐、陈师曾、齐白石、黄宾虹诸老,为作《看云楼觅句图》,题咏如林,惜已毁于劫火,题辞无副太,兹就所忆,随录一、二。'

  • 标签: 云楼觅句 图题辞 觅句图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部于1981年5月印成并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中心没有其他图案,仅有周边的装饰性花纹,上印“传邮万里,国脉所系”8个气势磅礴的大字,下署人们熟知的周总理签名。这8字何时题写?为什么题写?这里有个十分动人的故事。那是全民族抗战进入相当艰难而又充满希望的岁月———1940年5月9日。这天,设立在西安集贤村的八路军办事处,有一位中共高层领导约见国民党设立在西安的中华邮政第三军邮总视察段总视察———中国邮务运动中极负盛名的林卓舞先生。林先生毕业于北平交通部传习所。因其成绩优秀,深得上级赏识,先后从事邮政工作于厦门、福州、上海、川西、湖北等地;在邮政领袖朱学范发起驱逐盘踞在中国领土的洋人势力时,林卓舞为讨还邮政奔走呼号,立下了汗马功劳。林卓舞对邮政事业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为邮政系统所公认、赞颂。一、题词真可谓始料未及,当林卓舞去到集贤村八路军办事处时,迎接他的竟是“天下谁人不识君”、早在报刊上“见面”的中共副主席周恩来。林先生最为崇拜周恩来,他与人交谈时,涉及国是题材,必言周恩来,他认为周副主席是国家栋梁,最富希望,值得信赖。故尔一见之下,激动不已,真不...

  • 标签: 周恩来国共 国共通邮 通邮题字
  • 简介:<正>祁门县城内东衔敦仁里洪家大屋的墙上,有一列为省重点保护文物的太平军题字:“太平天国粤东前营叶”,面积约一平方米,至今字迹清晰。据祁门县志(同治志)和其他史料记载,从1854至1862年的九年中,太平军曾七次攻占祁城,石达开部1856年东返天京

  • 标签: 太平军 太平天国运动 石达开 祁门县 重点保护 史料记载
  • 简介:贺绿汀同志病中的题辞手迹,是贺老对革命圣地延安———对三秦父老的鼓励与鞭策。读了新华社发出贺老病故的消息,笔者心灵为之一怔。今年1月,我托上影导演杜生华君,诣贺老家,为拙编《延安音乐回忆录》题辞,时公病笃,拟入华东医院,闻杜言我编此书,高兴异常,当即...

  • 标签: 贺绿汀 虽死犹生 革命圣地 延安 中华儿女 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