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目的讨推拿复位对改善肩腰腿疼痛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1月诊治的90例肩腰腿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90例患者平均分为45例参照组与45例实验组,参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方法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推拿复位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VAS评分(1.34±0.32)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VAS评分(3.02±0.45)分,组间出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肩腿疼痛患者应用推拿复位治疗,不仅安全可靠,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 标签: 颈肩腰腿疼痛 推拿复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ERAS理念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选取2016年及2017年7月—9月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各2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骨科常规护理。对照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运用ERAS理念,进行正确评估疼痛、落实护理措施、配合定时给药等措施进行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分值及突发疼痛次数。结果观察组疼痛分值、突发疼痛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RAS理念用于老年股骨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减轻疼痛,促进愈合。

  • 标签: 老年 股骨颈骨折 ERAS 疼痛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雷火灸治疗肩腰腿疼痛的疗效。方法:以我院 2016年 11月— 2017年 5月,门诊治疗的 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雷火灸治疗肩腰腿疼痛的方法。结果:痊愈 21例(占 24.41%);有效 56例(占 65.11%);无效 9例(占 10.46%)。结论:雷火灸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中医传统疗法,采用特殊中药配方,火力猛、药力峻,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量是红外线和近红外线,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到组织深部来调节人体各项机能。具有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的功效。

  • 标签: 雷火灸 颈肩腰腿疼痛 疗效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对肩腰腿疼痛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入我院治疗的肩腰腿疼痛患者128例,使用电脑随机将12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医针灸疗法,观察组在采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中药热敷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给予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肩腰腿疼痛症状基本消失,肩周炎、关节炎、颈椎病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到98.4%,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结论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肩腰腿疼痛效果显著,较单独针灸疗法治疗全面,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医针灸 中药热敷 颈肩腰腿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临床中,关节结核以髋、膝关节最为多见,发病初期通常症状表现为滑膜结核,但病情进展较慢,主要表现为炎性渗出,但发生于肩关节罕见,我科收治1例左肩关节滑膜结核伴蚕豆体病变患者,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72岁,因"发现左肩肿块6个月"于2015年8月11日入院。患者2年前诊断为肺部结核。入院体检:左肩可见自三角肌、冈下肌环绕肩关节圆形包块,大小约12cm×5cm×6cm,质软。

  • 标签: 结核 滑膜 肩关节 蚕豆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肩腰腿疼痛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肩腰腿疼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施以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比较两组短期临床疗效以及疼痛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肩腰腿疼痛患者,短期内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疼痛

  • 标签: 颈肩腰腿疼痛 中医针灸 中药热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模式对高龄股骨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4月于本院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74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情绪变化和术后疼痛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20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高龄股骨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 标签: 舒适护理模式 股骨颈骨折 负性情绪 疼痛程度
  • 简介:预测类Apollo返回舱外形在高焓来流下的气动热特性,研究网格Reynolds数、壁面温度、多种化学反应模型以及限制器对预测热流的影响.采用ESI-CFD-FASTRAN软件作为数值模拟平台,使用基于温度梯度及分子扩散效应的热流模型;空间离散采用Roe-FDS格式,时间推进采用点隐式;采用等温壁面条件.数值计算表明:(1)热流在返回舱头部驻点处达到一个极值,沿着壁面热流不断下降,经过返回舱肩部热流有突越上升;(2)满足网格Reynolds数小于10的网格获得的热流较为准确;(3)使用Gupta模型计算得到的热流与Park85模型得到的类似,但是获得的热流分布类似;(4)采用湍流模型获得的头部肩部热流结果与层流结果相同;(5)二阶min-mod限制器实现了高阶格式,其计算得到的热流结果在肩部略高,但是整体分布略低于不带限制器的格式.因此,在计算中采用满足网格Reynolds数壁面网格,采用带限制器的高阶格式计算获得的热流分布更加准确;由于头部热流主要贡献并非来源于湍流,因此对于肩部热流采用层流模型足够准确.

  • 标签: 返回舱 气动热 肩部热流 数值模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肩部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肩痛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64例,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给予针刺结合肩部控制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有下降,其中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采用针刺结合肩部控制训练可有效提高康复效果,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刺 肩部控制训练 脑卒中 肩痛 康复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灸结合中药除痹汤熏洗治疗肩腰腿痛患者的疼痛及功能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接诊的120例肩腰腿痛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针灸治疗措施实施治疗,研究组应用针灸结合中药除痹汤熏洗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1个月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JOA评分、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评分,并对两组疗效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JOA评分、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8.640,P=0.003)。结论针灸结合中药除痹汤熏洗治疗肩腰腿痛患者,疼痛及功能改善明显,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颈肩腰腿痛 针灸 除痹汤 熏洗 疼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单次手法、物理治疗型颈椎病对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门诊收治的80例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根据治疗手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物理治疗方法,观察组使用单次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关节活动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进行单次手法治疗10min以后直到第二天,疼痛都有明显的下降,与对照组的物理治疗相比,有显著的优越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以后的第2天,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也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单次手法,能够在短期内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关节的活动度,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物理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单次手法 物理疗法 颈型颈椎病 疼痛 关节活动度 影响
  • 简介: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一般泛指头颅上半部,即眉毛以上至枕下部范围内的疼痛哇匿代除有”头痛”的记载外,还有“头风”、“脑风”等记载,实际上仍属头痛。

  • 标签: 颈源性头痛 诊断方法 保健知识 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次手法结合牵引对比物理治疗型颈椎病在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方面的不同影响。方法随机将92例型颈椎病患者分成采取手法结合牵引治疗的A组与实施物理治疗的B组,依据疼痛目测评分法评估治疗前后患者压力疼痛阈值变化及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比较两种不同疗法的即刻疗效与短期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0min与第3天A组与B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B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高于A组,压力疼痛阈值低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关节活动度的改善,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在改善慢性痛患者疼痛目测评分与压力疼痛阈值及关节活动度方面,无论是即刻疗效还是短期疗效单次手法结合牵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物理治疗。

  • 标签: 单次手法结合牵引治疗 物理治疗 颈型颈椎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癌性疼痛患者疼痛评估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与住院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所接收治疗的癌性疼痛患者120例,随机进行分组,门诊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60例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住院部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60例为研究组,在使用常规护理方法之前,首先进行疼痛评估,然后依据患者疼痛指数评估情况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将120例癌性疼痛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变化,药物使用依从性情况、缓解疼痛及止疼药物的服用情况进行比对。结果120例癌性疼痛患者在半年治疗期内的随访随查中,120例癌性疼痛患者的心理变化,药物使用依从性、缓解疼痛及止疼药物的服用情况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治疗护理前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结合疼痛评估情况,对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并对患者生存质量也有着极大影响。

  • 标签: 癌性疼痛患者 疼痛 评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自制荞麦皮枕在甲状腺过伸体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例单侧甲状腺手术患者,在正常护理中使用自制荞麦皮枕,观察并记录使用前后一次摆放成功率、护士满意度、手术医生满意度、患者颈部酸痛。结果使用自制荞麦皮枕后各项观察指标数均优于使用前。结论使用自制荞麦皮枕,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易于护理,增加舒适度。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颈过伸体位 荞麦皮颈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