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未来古代文学的作家作品研究向何处去?如今我们所面对的古代大诗人大作家大多像陶渊明一样,已被历代学者全面细致甚至反复地考察过了。怎样才能有所发展和突破呢?这里的'文化阐释'就是一种尝试。陶渊明是田园诗的鼻祖,影响极大,其成就和风格早有定评,读解那些质朴无华的作品并无大障碍,校释上如今也无多少发明的余地。然而从文化学的角度对其文学个性作进一步的探讨,或许有助于了解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地上,在晋宋之交会出现如此个性独特的大诗人;从而对我们民族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艺术追求的一个重要侧面及其演进历程有进一步的认识。

  • 标签: 个性文化 文化阐释 文学个性
  • 简介:陶渊明是中国古代的诗人和思想家,开创了田园诗风,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为了弘扬、传承和发展陶渊明思想文化,笔者探讨了陶渊明研究数据库建设的可行性与原则,并从数据收集与选取、库结构搭建、纸质文献数字化、数据加工、数据发布、网络实现六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如何构建与实现一个完备的陶渊明研究数据库。

  • 标签: 陶渊明 陶渊明文化 文化研究 数据库
  • 简介:陶渊明是一个具有历史自觉意识的诗人,在他的作品中形成了恒定的历史叙述模式,由此构建起宏大的历史世界。本文主体在于揭示渊明心境对其历史世界的影响,并详尽描述陶集中历史世界的面貌及其功能,最后通过比较其早年与晚年历史世界的同异,剖析渊明独特的历史观念。

  • 标签: 陶渊明 心境 历史世界 历史观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16
  • 简介:政治大动荡,带来魏晋时期思想的大解放。陶渊明既出生名门,又恰逢魏晋时代,儒家所标榜的“不朽”,是陶渊明一生的追求。而东晋是一个苦闷的时代,渊明的儒家理想注定不能实现,渊明为了找到生命的出口,于是道家文化就构建了渊明笔下田园风光的恬淡。本文结合渊明的身世、时代和其诗文,多个角度分析了陶渊明与儒道文化的内在互动关系。

  • 标签: 陶渊明 魏晋 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
  • 简介:孔子阳明皆圣人,历代君王钦点赞。功照千秋文化魂,砥砺前行强国梦。

  • 标签: 阳明文化 王钦 历代
  • 简介:百岁惠泽一群人,冒雨行至修文城,学习古人王阳明。先生严政被革职,贬到修文守龙场,

  • 标签: 文化园 王阳明 修文 古人 龙场
  • 简介:王阳明文是王阳明精神现象的一个总称,它的内容,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包括从一定价值导向出发的哲学的、政治的、经济的、伦理的、文学的、艺术的、宗教的各种思想观念的总和。王阳明文虽然有着多方面的内容,但是,它又有着自己的核心。这个核心,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强调个体意识,对善的追求和实践。这一追求和实践,是他的一根主线,即向往美好、贬斥丑恶,对人类幸福的渴求,对高尚道德品质的热切向往和笃实躬行。

  • 标签: 王阳明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文化 儒家文化 “知行合一” 伦理思想
  • 简介:文章通过对文化旅游理论的认识,对昆明文旅游开发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合昆明现实,提出了昆明文旅游开发的建议模式,并对昆明文旅游开发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 标签: 文化旅游 开发 昆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一生,在为官与隐逸之间摇摆不定,痛苦挣扎,根源在于其人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表现为其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冲突,仕进之心与归隐之念的反复。陶渊明矛盾人格的形成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原因,一是陶渊明具有传统士大夫人格发展的局限性,二是陶渊明无力调和儒道这两种文化的矛盾冲突。

  • 标签: 陶渊明 矛盾人格 文化成因
  • 简介:“龙场悟道”不仅是王阳明个人生命脱胎换骨奇迹般转换的重要思想性事件,而且也是中国思想发展史由程朱理学折入心学时代的历史性标志,既显示了东方文化探寻生命奥秘及宇宙真实的特殊“入思”进路,也表明了儒学主动调整内在发展理路的尝试性努力。阳明心学思想体系产生于龙场,初传于贵州,以后则席卷大江南北,远播海外各国,已是学界的共识。

  • 标签: 文化研究 主持人 专栏 龙场悟道 程朱理学 中国思想
  • 简介:“龙场悟道”不仅是王阳明个人生命脱胎换骨奇迹般转换的重要思想性事件,而且也是中国思想发展史由程朱理学折入心学时代的历史性标志,既显示了东方文化探寻生命奥秘及宇宙真实的特殊“入思”进路,也表明了儒学主动调整内在发展理路的尝试性努力。阳明心学思想体系产生于龙场,初传于贵州,以后则席卷大江南北,远播海外各国,已是学界的共识。

  • 标签: 文化研究 主持人 专栏 龙场悟道 程朱理学 中国思想
  • 简介:陶渊明(公元365年-427年),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著名文学家。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饮酒诗以《饮酒》二十首为代表;咏怀诗以《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田园诗数量最多,以《归园田居》五首最为有名。陶诗感情真挚深切,

  • 标签: 陶渊明 《归园田居》 《饮酒》 《杂诗》 感情真挚 饮酒诗
  • 简介: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中央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第四种自信——文化自信。云岩区启动“走进阳明祠良知行”系列活动,分别通过“问道篇”、“传习篇”、“知行篇”和“演绎篇”四个篇章,弘扬阳明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地使“良知行”的活动深入人心,成为具有云岩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期间,象征阳明文的火炬薪火相传,

  • 标签: 文化生活 文化自信 云岩 精神家园 知行 岩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陶渊明田园诗之所以恰好产生于晋、宋之际,主要因素是:1.自然与名教调和理论的影响。2.玄言诗对正统的文学讽谕教化说之冲击。3.门阀制度确立、鼎盛背景下东晋后期诗风摆脱束缚,转向山水、田园。4.江州一些地区山水秀丽,农村生产发展,为田园诗提供了天然、美好的描述、吟咏对象。5.玄学思想、宦途失意和某种程度的劳动实践所决定的陶渊明复杂的主观感受、情趣。

  • 标签: 玄言诗 农村生产发展 讽谕 门阀制度 玄学思想 教化说
  • 简介:一轮明月挂在天边,将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我背着书包正往家里走,远远地就看见一个带月荷锄归的先生,像一位饱读诗书的老者。我的直觉告诉我,自己可能会从这个长者那里学到很多知识,便快步走上前去和他攀谈。'先生,请问您是哪位?'我

  • 标签: 邂逅陶渊明
  • 简介:人们爱说陶渊明是隐土,这自然是不错的。自从钟嵘送给他“隐逸诗人”的冠冕,奉他为“隐逸诗人之宗”以后,历代响慕推崇不绝。流风渐染之下,造成了一种条件反射,陶渊明三个字几乎成了隐逸的同义语。连带他当年赖以避世全身、躬耕自给的田园,也具有了别样的意义,洋溢着纯粹、安适、从容、闲雅的意味。这真正是距离产生的美。当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辛劳,“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困苦在有意无意中模糊了,印象鲜明的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这般自在舒展的人生姿态。

  • 标签: 陶渊明 隐逸诗人 条件反射 同义语 钟嵘 避世
  • 简介:本文认为,流行的"悠然自得"、超越功名的陶渊明形象与《陶渊明集》中真实的陶渊明形象有着较大的差异,而之所以产生这一差异有诸多原因,本文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对陶渊明的研究应还其"真实面目",而揭示一个真实的陶渊明也并不妨碍陶渊明的"伟大"。

  • 标签: 重读 陶渊明 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