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工业产品中间氨基苯酚和间氨基磺酸的含量。以0.1mol/L磷酸二氢铵为流动相,采用SupelcosillC-18-DB(5μm、150mm×4.6mmL.D.)色谱柱,紫外检测波长205nm。此方法分离效能高,分析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合工业生产中的监控。

  • 标签: 间氨基苯酚 间氩基苯磺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利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对氨基磺酸修饰电极。研究了其对对苯二酚的电催化作用,并初步探索了其催化机理。将该电极用于对苯二酚的定量测定。发现其氧化峰电流与对苯二酚的浓度在1.0×10^-6-8.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894,检测限为5.0×10^-7mol/L。将该方法用于照相显影剂中对苯二酚的测定,结果满意。

  • 标签: 聚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电极 对苯二酚 差分脉冲伏安法
  • 简介:采用偏三酸酐酰氯和2,2-双(3-氨基-4-羟苯基)六氟丙烷(BisAPAF)2步法直接制备了聚酰亚胺并恶唑。第1步,在有机溶剂中低温溶液聚合合成了聚(羟基酰胺酰胺酸)前驱体。其后.聚(羟基酰胺酰胺酸)前驱体在350℃下热环化脱水制成了相应的聚酰亚胺并恶唑。前驱体聚合物的特性粘度是0.22dL/g。闭环的聚酰亚胺并恶唑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29℃,在氮气中和空气中热失重5%的温度分别为530℃和525℃。广角X射线衍射测量表明,聚酰亚胺并恶唑为无定型结构。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质子核磁共振光谱(^1H-NMR)表征了前驱体聚合物和完全环化聚合物的结构。

  • 标签: 聚酰亚胺 前驱体 偏苯三酸酐 邻氨基苯酚 酰氯 合成
  • 简介:摘要研究了聚氨基磺酸-铂微粒复合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其对抗精神病药物氯米帕明的电化学行为研究。氯米帕明的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7~4.0×10-5M范围内成正比。检测限(S/N=3)是1.0×10-9M。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重现性,方法可用于氯米帕明的定量测定。

  • 标签: 化学修饰电极氨基苯磺酸Pt微粒电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磺酸氨氯地平、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抽取在我卫生所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用药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磺酸氨氯地平)与研究组(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在血压改善情况与不良反应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磺酸氨氯地平相比,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苯磺酸氨氯地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磺酸氨氯地平和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 201 5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高血压患者 500 例,随机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治疗组,均 250 例,观察组进行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进行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比 2 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2% ,治疗组总有效率 98% ,组间比较差异有意义( P < 0.05 )。 2 组患者分别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比治疗组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磺酸氨氯地平、 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均有一定治疗效果,其中后者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苯磺酸氨氯地平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为高血压患者实施磺酸氨氯地平药物治疗,以及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药物治疗的临床效能。方法:2019年11月-2021年1月,将我院11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58例,为参照组行磺酸氨氯地平药物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药物治疗,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收缩压指标和舒张压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收缩压指标,以及舒张压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收缩压指标,以及舒张压指标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高血压患者实施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药物治疗,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苯磺酸氨氯地平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 简介:研究了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AsP)对水泥净浆流动度、新拌砼硬化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ASP减水率、ASP与水泥适应性、ASP与萘系减水剂复合性能。试验表明,ASP与萘系减水剂相比,具有低掺量、高减水率以及控制坍落度损失的功能,而且与水泥有很好的适应性,与萘系减水剂有很好的相容性。

  • 标签: 氨基磺酸盐 高效减水剂 性能
  • 简介:摘要:氨基磺酸作为一种典型的精细化工产品,通常会用于食品添加剂、清洗剂等物质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作为一种典型的固体强酸,与之相对应的生产技术包括间歇法和连续法,并且各自都存在明显的优势和劣势。故此,文章在简单分析氨基磺酸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其发展提升提出了相关的策略,为氨基磺酸生产技术的不断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

  • 标签: 氨基磺酸 生产技术发展 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磺酸氨氯地平和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高血压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1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n=55),观察组患者使用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对患者动态舒张压、动态收缩压等医学观察数据的对比(P>0.05),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有4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7.3%;对照组患者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16.4%(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远低于对照组。结论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在临床治疗高血压患者中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应大量推广。

  • 标签: 苯磺酸氨氯地平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高血压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重氮氨基可以发生重排反应,生成对氨基偶氮苯,对此重排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找到了最佳反应条件.

  • 标签: 重氮氨基苯 重排条件 温度 酸度
  • 简介:以磷酸三丁酯为络合剂,正辛醇、乙酸乙酯、环己烷、为稀释剂对溶液中的磺酸进行了络合萃取研究。考察了络合剂浓度、溶液pH值、萃取剂体积、稀释剂种类、萃取温度和静置分离时间等因素对磺酸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分离条件下磺酸的萃取率达到96.43%。

  • 标签: 苯磺酸 络合萃取 磷酸三丁酯 萃取率
  • 简介:目的比较磺酸氨氯地平和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口服磺酸氨氯地平)和观察组(口服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每组患者30人。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0.00%)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相比有显著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应用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性较高,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苯磺酸氨氯地平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高血压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予以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FMD、PAV、血浆NO、ET-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FMD、PA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T-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00%)显著低于对照组(32.00%)(P<0.05)。结论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磺酸氨氯地平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降压效果相似,但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在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方面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 标签: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苯磺酸氨氯地平
  • 简介:综述了、对氯硝基还原制备、对氯苯胺的七类方法,对各类方法进行了对比和讨论,其中环境友好的催化加氢还原法可通过添加脱氯抑制剂和改善催化剂性能两条途径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认为氯代硝基液相催化加氢法是制备氯代苯胺的首选方法,可采用廉价的镍基催化剂替代贵金属类催化剂,其中脱氯问题的解决是Ni基催化剂大规模应用于氯代苯胺合成工艺过程的关键。

  • 标签: 氯代硝基苯 催化加氢还原 氯代苯胺 镍基催化剂 制备
  • 简介:二甲酸酯(phthalatesesters,PAEs)是一类重要的合成有机物,作为增塑剂而被广泛应用于塑料产品。近年来,由于塑料制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使用,PAEs已成为全球最普遍的污染物之一。2003年,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报道了儿童接触PAEs的状况和该酯类物质作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对人体的毒性作用;呼吁更多研究关注PAEs的接触量、代谢动力学和对健康的影响¨0。本文就目前研究中关于PAEs与儿童健康的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 儿童健康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 PAES 美国儿科学会 塑料制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予以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FMD、PAV、血浆NO、ET-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FMD、PA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T-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00%)显著低于对照组(32.00%)(P<0.05)。结论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磺酸氨氯地平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降压效果相似,但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在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方面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 标签: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苯磺酸氨氯地平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 2 014年 1月 1号 至 2016 年 12月 31号 期间收治入院的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并抽取资料完整 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数据随机法均分两组,并命名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采用予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采用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作分析比较。结果 ①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参照组比较, P> 0.05,无临床统计学意义;②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参照组比较, P< 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 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与磺酸氨氯地平相似,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磺酸氨氯地平低,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上作进一步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苯磺酸氨氯地平 原发性轻高血压 降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