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采用QCISD(T)/6-311+G(3df,p)//B3LYP/6—31G(2dr,p)方法研究了HOS和0H的反应机理,获得了生成产物P1(SO+H2O)和P2(SO2+H2)的6条不同路径且构建了其单重态势能面.结果表明,P1(SO+H2O)为主产物,优势路径R(HOS+OH)→1M1→TS→iso→IM4→TS3→P1(St)+H20)和R(HOS+OH)→IM1→TS4→P1(SO+H2O)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95.90和-95.92kJ·mol-1.根据经典过渡态理论结合隧道效应校正计算了标题反应在200K~2000K温度范围内总的表观速率常数ktot,拟合得到其三参数表达式k(T)=1.13×10^-21T2.69exp(-12842.30/T).基于统计热力学原理预测了标题反应中所有稳定物种的生成焓(ΔfH298)、熵(S298S)和热容(Cp,200K~1000K).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接近.

  • 标签: OH HOS 反应机理 速率常数 热力学性质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方法,以键解离焓(EBD)和电离势(EIP)为理论指标评价了硫辛酸清除自由基的活性,发现硫辛酸的EBD和EIP均小于具有抗氧化活性的VC、VE和没食子酸.结合优势构象的几何构型、电荷分布和前线轨道的布居分析结果,发现二硫五元环是分子中的活性区域,电荷密度较大,可以与金属离子螯合;S—S键较长,且EBD和EIP均较小,可以形成自由基而发挥抗氧化作用.羧基部分可以调节分子的水溶性,且电荷密度较大,也可以和金属离子螯合.初步明确了硫辛酸的"结构-抗氧化性"关系.

  • 标签: 硫辛酸 抗氧化性 密度泛函 理论研究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d,p)基组水平上对二苯甲酰甲烷质子转移引起的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反应机理进行了计算研究,获得了零点能、总能量、吉布斯自由能及质子转移过程的反应焓、活化能、活化吉布斯自由能和速率常数等参数.3种非质子溶剂中的优化和频率计算采用Onsager模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不论在气相还是3种溶剂中,二苯甲酰甲烷的烯醇式较酮式稳定,烯醇式向酮式气相转变需要较高的活化能垒,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中,随着溶剂介电常数的增大,异构化反应活化能垒减小,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 标签: 二苯甲酰甲烷 互变异构 质子转移 溶剂效应 活化能垒
  • 简介:首先介绍了非线性聚集生长计算机模型与生长规则和非线性聚集生长的实验原理与装置,然后阐述了计算凝聚物分形维数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和实验方法,最后论述了非线性聚集生长理论在大气颗粒物、薄膜生长方面的应用。

  • 标签: 非线性 聚集生长 分形维数 应用
  • 简介:采用从头计算方法再次研究了HIV-1PR的催化水解机理.结果显示反应生成了双醇结构的以碳为中心的四面体的中间体;碳氮键的断裂是速率限制一步,需要较少的活化能,支持该水解反应可能在生命过程中出现.

  • 标签: 从头计算理论 HIV-1 PR 水解机理
  • 简介:给出了锥超度量空间与锥度量空间上Hausdorff度量的定义.并利用球完备的性质在锥超度量空间上证明了有关收缩映射与多值映射的不动点理论.

  • 标签: 锥超度量空间 不动点 收缩映射 多值映射
  • 简介:在Nash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平衡点s—Nash点.基于博弈的双方都追求比对方有更大的收益,计算出了二人二策略零和博弈的进化稳定策略.用进化博弈理论研究了分配制度的先进性,提出了符合分配制度先进性的分配率.在实践中具有长远意义.

  • 标签: Nash点 s—Nash点 进化稳定策略
  • 简介:针对考虑多个决策者给出不同的指标期望的多指标风险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决策分析方法。在本文中,将决策者给出的指标期望视为参照点,通过构建基于参照点的价值矩阵和权重矩阵,进而构建前景决策矩阵,并基于前景决策矩阵来计算每个方案的综合前景值,然后依据综合前景值的大小对所有方案进行排序。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多指标风险决策 指标期望 参照点 累积前景理论
  • 简介:介绍了一种加热去除阳极吸附气体的方法,并利用热传导方程对阳极加热过程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要达到有效加热“强光一号”装置使用的阳极钽靶,电流幅值需为2~3.2kA,相应加热时间需为11~4S。

  • 标签: 轫致辐射 二极管 阳极 解吸附
  • 简介:以问答方式,针对数值分析教材中关于线代数方程组扰动理论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如条件数与方程组有何关系,条件数大是否意味着方程组一定病态,是否存在条件数大但不病态的问题,扰动估计式的上界何时达到等,并结合实例对这些概念和问题进行了阐述.

  • 标签: 数值分析 线性方程组 扰动理论 条件数 良态 病态
  • 简介:以蛛网捕丝与放射丝结点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达朗贝尔原理对结点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动力松弛法将猎物作用于结点的动态力变为静力建模;然后考虑不同捕食策略对蛛网结构的影响,将捕食策略变为约束条件,蛛丝上的最小残余力作为优化目标,建立基于捕食策略的单目标规划模型;最后提出将环境影响因子转化为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的模型改进方法。

  • 标签: 皮芯层结构 功能反应 寻找效应 动力松弛法
  • 简介:利用日本原子力研究机构串列加速器提供的能量为85和95MeV的28Si束流,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76Ge(28Si,3n),布居了101Pd的高自旋激发态。根据标准在束核谱学实验测量结果,拓展了基于d5/2和1/2-[550]组态的能级纲图,新发现了1/2-[550]组态的非优惠旋称分支,完整观测到了101Pd原子核中正负宇称带的带交叉现象。根据系统性分析,将101Pd中观测到的带交叉现象归咎于g9/2质子顺排。

  • 标签: 高自旋态 带交叉 顺排
  • 简介:首先,以P省10年天气数据为基础,建立农业灾害与天气数据之间的量化关系,据此为保险公司计算历年赔付情况;然后,基于以上计算,分析现有保险方案存在的问题,并为P省设计新的保险方案;最后,以保障全省农业种植风险最小化、农业保险健康发展为目标,为政府提供包括优化种植方案和设立巨灾风险准备基金在内的几点建议。

  • 标签: 自然灾害 农业保险 梯度保费方案 优化种植方案
  • 简介:本文从组织内攻关任务的多种知识需求出发,考虑跨部门团队成员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知识交流与共享行为,构建了基于任务需求———团队知识相匹配的知识传播模型。模型中定义了任务知识需求矩阵、团队成员知识传播规则、知识协同生成规则以及任务需求与团队知识匹配规则,并通过计算机仿真的方法考察了不同知识交流策略对团队内部知识传播与任务完成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关系的知识交流策略有利于知识在团队内部的快速传播,但不利于知识的广泛传播,在后期容易产生传播停滞现象,而基于知识的交流策略则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混合策略不仅能够确保知识的快速传播,而且当混合策略中基于关系的知识交流概率较小时,知识传播效果甚至优于"基于知识"的交流策略。相应的管理策略是任务初期宜采用基于关系的知识交流策略,而在后期,采取基于知识的交流策略有助于团队顺利、有效地完成任务,与单一的采用基于关系或基于知识的交流策略相比,采用混合交流策略来完成团队任务具有明显的优势。

  • 标签: 知识管理 知识传播模型 计算机仿真 团队知识传播 任务需求 交流策略
  • 简介:利用磁谱仪得到不同能量的单能电子束,让这些电子束穿过不同厚度的铝膜,研究不同能量的电子在铝膜中的吸收系数和能损,得出吸收系数与电子能量的经验公式,与已有的吸收系数经验公式进行了比较,测量到的能损和Fluka软件模拟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观察到它们之间都能够较好地符合。说明该实验测量的数据和得到的质量吸收系数公式是可靠的,对β射线的防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Fluka软件能够用于较高能量电子能损的计算。

  • 标签: Β射线 吸收系数 能损
  • 简介:提出了一个核污染传播的分层模型,通过对核污染事件发生后,核污染物外围大颗粒的抛射与重力降落、放射云内小颗粒的沉降和放射云的膨胀扩散等传播方式的研究,给出了放射性核污染物传播的范围和污染程度,为核泄露事件发生后,核污染的防治提供了一种参考依据。

  • 标签: 核泄漏 核污染 传播模型 核污染防治
  • 简介:通过消息监控识别罪犯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实际问题。采用Markov模型,将整个消息传递网络看作一个犯罪传递的Markov链,根据所收集到的消息估计出两个节点(人)之间犯罪传递的概率,得到一个Markov概率转移矩阵,并求出网络长期运行的稳定解,作为各节点(人)参与犯罪程度的度量。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通信主题 转移概率 嫌疑程度 MARKOV模型
  • 简介:应用图论将防空系统抽象成二维网络的拓扑结构图,通过指定点对间最小拦截概率的计算,得到防空拓扑图的子同。并应用复杂网络理论,建立了防空节点攻击价值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防空兵力优化配置算法,给出了能够满足任务要求的兵力配置方案.

  • 标签: 图论 反应时间 突防概率
  • 简介:由于红外吸收光谱法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它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薄膜、合成纤维、橡胶、塑料等高聚物的研究方面,用于单体、聚合物、添加剂的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一般高聚物的红外光谱中谱带的数目很多,而且不同种类的物质其光谱很不相同,特征性很强。此外红外光谱法的制样和实验技术相对比较简单,它适用于各种物理状态的样品。本实验研究以高聚物薄膜材料做样品,对样品高聚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分析表明,本实验所用样品高聚物成分为聚乙烯材料,这个实验结果也表明,用红外光谱法鉴定高聚物的组成非常有效。红外光谱法用于定量组分分析,与其它测量方法相比,具有制样简单方便、重复性好和测量精度高的特点。

  • 标签: 高聚物 红外光谱 薄膜 聚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