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逐渐开始形成,表达了一批不再迷恋后现代主义语言文字实验的美国小说家们回归现实主义的倾向,也同时在国内外文学评论领域掀起一股研究热潮。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叙事学在文学研究领域的方兴未艾,本研究梳理了近年来在研究美国现实主义小说中的叙事视角,以扩宽文学研究的多样性。

  • 标签: 新现实主义小说,后经典主义叙事研究,跨文类,跨媒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残雪后现代主义叙事,对于作家们的文学创作无疑是有启发意义的,她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些许的路径。本文主要介绍后现代主义的内涵与残雪小说的特征,重点分析了后现代主义的文本呈现,包括审丑的艺术世界,异化的叙述者,后现代主义视角下小说叙述的反逻辑性,荒诞世界中的灵魂反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残雪及其作品与传统对立,后现代主义叙事手法的运用正是这内外交互影响下在其作品中的特色显现。

  • 标签: 残雪 小说 后现代主义
  • 简介:摘要:究竟什么是叙述视角呢?它又有哪些优缺点?读者在小说中又起到什么作用呢?笔者在此试图从小说的叙述视角、读者在作品中的作用两方面出发,浅议小说的叙述视角与读者在小说中的作用。

  • 标签: 小说叙述视角 读者作用 全知视角 内视角 外视角
  • 简介:摘要:文章首先对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的形成背景进行了分析;其后,研究了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的特点变化;最后,探讨了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的重构革新。

  • 标签: 近代社会 上海人 市民意识
  • 简介:摘要日本"古方学派"著名学者山胁东洋(1706—1762)发现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关于身体结构的描述存在差异,于1754年在京都进行了一次尸体解剖,这次解剖被认为是日本解剖学发展的开端,通常被描述为山胁东洋个人的成就。然而,仔细梳理史料却可以发现,日本对解剖的兴趣并不是在此时突然出现,而是伴随着17世纪中期西方医学的到来而开始。笔者论证了外国和本土的医学、社会、政治及宗教因素如何逐渐激发日本人对尸体产生认识,并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到解剖观察的价值。早在山胁东洋解剖人体之前的几十年,一位眼科医生就发现了眼睛的功能,他通过观察腐尸绘制了骨骼连接图,并将这种观察方法作为获取新知识的手段。山胁东洋的成就不在于他获得的解剖结果,而在于他的解剖获得了政府允许,成果付诸出版,为后来的解剖者开创了先河。在山胁东洋的效仿者中,河口信任的突破性成就迄今尚未得到足够的认可。1770年,河口信任进行了一次解剖,他既没有参阅古籍,也没有因为刀和体液的刺激引发超然的联想和敬畏之心,而是通过测量大小、确定位置、观察颜色等"临床"研究方法,进行了一次旨在获得新知的冷静而大胆的尝试。文章最后对日本和欧洲解剖插图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比较。

  • 标签: 解剖学史 人体解剖 不浄观 尸检 整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茶叶是中国近代出口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在中国近代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中,茶叶经历了一个从兴盛到衰败的的倒“V”形变化过程。本人结合现有文献作了如下分析。

  • 标签: 近代对外贸易 茶叶 发展 结构变化
  • 简介:摘 要:中美《望厦条约》签订后,大量美国人开始来华,因四川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来川的美国人大多是有强烈使命感的传教士。这些美国传教士在初期的直接传教活动受挫以后,转向以教育辅助传教。本文通过研究《华西教会新闻》和同时期的其他文献研究资料,梳理出1899-1943年间的美国传教士和教会团体主要通过大力开办中小学、筹建教会大学、发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设立职业学校等方式来扩大宗教影响力,进而促进宗教事业的发展。虽然这些教育活动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但也有一些积极意义。客观上,这些学校的兴办为我国教育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板,从而使传统教育得以快速转变为近代教育。同时,学校也培养了大量具有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的近代知识分子,推动了四川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 标签: 美国人 近代 教育 华西教会新闻
  • 简介:摘 要:以近代以后的玉器材料及其工艺特点作为探究材料,针对于1840年至今的玉器种类及其制作工艺进行探讨,对于清代末期、民国时期、解放初期、创汇时期以及当代的玉器的用料以及制作工艺进行系统性的研究,针对于不同时期的玉器的艺术特征做出简要的说明。

  • 标签: 近代玉器 现代玉器 当代玉器 玉器用料 制作工艺
  • 简介:摘要: 中国近代史上民族主义的兴起争发展。有效地促成了我国民众的国民意识。在中国近代史上 ,民族主义不仅是一股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潮 ,而且还表现为一次次前后相继的民众实践运动 ,甚至是各种政治力量手中的重要招牌 ,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本文分析了近代学校历史教育中的民族主义。

  • 标签: 近代学校 历史教育 民族主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文/糊涂一郎
  • 学科: 文化科学 > 传播学
  • 创建时间:2020-12-07
  • 出处:《文学欣赏》 2020年第3期
  • 机构:林木森和我是多年的同事,我们两家住在同一个小区。两家经常走动相处的非常融洽。林木森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聪明可爱,每次看到我都主动和我打招呼,叔叔好,叔叔再见!小孩的名字叫林江白,说起他的名字还真有点故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