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山东郯城麦被命名为典型地震活动断层遗址,其最醒目的标志是郯庐断裂带主干断层(F_2)东盘的紫灰色下白垩统逆冲到断层西盘的红棕色第四系之上且界线截然。野外调查和试验分析表明,郯城麦第四系于泉组中发育液化砂涌管、液化砂脉、震裂缝充填构造和同沉积断层等地震引发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地震事件记录。根据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砂质黏土光释光测年分析,推断这些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所记录的地震事件属郯庐断裂带主干断层F_2在中更新世晚期发生的强构造与地震活动。这些地震事件记录为研究郯庐断裂带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提供了新资料,也丰富了该地震活动断层遗址的内涵。

  • 标签: 地震事件记录 软沉积物变形 中更新世 地震活断层 郯城麦坡 郯庐断裂带
  • 简介:利用多波束和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分析了东海陆广泛发育的海底峡谷—扇体系的沉积地层结构,讨论了海底峡谷—扇体系内部主要的沉积物搬运方式、沉积特征和典型沉积环境。结果表明,海底峡谷是上陆沉积物质向下搬运的主要通道。海底峡谷段上部以侵蚀作用为主,局部堆积具丘状或透镜状外形的滑塌体或滑坡体;海底扇沉积开始于海底峡谷的出口,地震剖面上具杂乱、前积或上超结构,且不同位置的扇结构亦存在差异,并被正断层错动;海底扇上发育两侧具天然堤的扇谷,细颗粒浊流物质通过溢流形成具楔状外形的越岸沉积。浊流沉积在海底峡谷的出口处十分发育,具有丘状或透镜状外形,内部呈规则或杂乱反射,是海底扇的重要组成部分。块体搬运(滑塌和滑坡)和浊流是东海陆海底峡谷—扇体系内主要的沉积物搬运方式,它们对陆坡地形地貌起着重要的塑造作用。海底峡谷—扇体系沉积特征及物质搬运从南向北的差异性反应了不同陆段物源供应、水动力条件和构造活动的不同。

  • 标签: 海底峡谷—扇体系 沉积特征 块体搬运 浊流 东海陆坡
  • 简介:在分析断陷湖盆陡坡带不同构造部位的可容空间变化规律及其沉积响应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断陷湖盆陡坡带参照井选取的可容空间机理,并阐明了参照井的选择原则;根据参照井处的沉积相迁移特征及体系域叠置样式,建立了在参照井的背景下,Ⅰ型与Ⅱ型陆相层序划分及其层序界面判识标准,以及低水位体系域(LST)、水进体系域(TST)、高水位体系域(HST)及水退体系域(RST)的识别模式。以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老第三系核三上段为例,采用泌207井为参照井,开展了断陷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地层学的尝试性研究,并编制了该层段的陆相层序地层等时框架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选取参照井的办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断陷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地层分析中的“沉积滨线折”问题。

  • 标签: 断陷湖盆 陡坡带 层序地层学 老第三纪 沉积滨线坡折 参照井
  • 简介:根据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三叠统雷口组野外剖面及钻井岩心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结合常规物性资料,对其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岩性与物性、纵向分布等基本特征以及沉积和成岩作用等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了主要储层的形成与演化过程,预测了有利储层分布。该套地层的储层集中分布于雷口组雷三段中亚段,主要岩石为砂屑白云岩、藻粘结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以溶蚀孔隙占绝对优势,溶洞和原生孔隙较少,裂缝起到连通孔隙的作用。该套储层属于中孔中低渗的孔隙型和中孔高渗的裂缝-孔隙型。它是在内碎屑滩和藻粘结颗粒滩沉积体的基础上经受了表生期和埋藏期岩溶作用的改造,以粒间溶孔、藻粘结“格架”溶孔和晶间溶孔为主的岩溶型储层,主要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及其他因素控制,滩体和岩溶发育部位相叠合的中坝-双鱼石区块,为良好储层的分布区带。

  • 标签: 四川盆地西北部 中三叠统 雷口坡组 储层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 简介:综合地震反射时间突变、岩石类型与沉积微相和地层厚度等多种方法来识别断裂折带,并通过构造平衡剖面恢复的方法对所识别的断裂折带进行进一步确定,认为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在古近纪和新近纪发育了七个泉、红柳泉、阿拉尔、阿拉尔东、Ⅷ号、昆北和Ⅺ号断裂折带。由于青藏高原隆升的远程效应,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断裂折带可以分为萌芽期和繁盛期2个发展期,分别对应于古近纪和新近纪,且断裂折带活动强度依次增强。依据断裂折带发育部位及对沉积相分布控制作用的不同,可将断裂折带划分为浅水折带和深水折带:浅水折带之上发育辫状河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深水折带之下发育深水重力流沉积;两者之间以三角洲前缘和滩坝亚相为主,是目前油气勘探的重点。XI号断裂折带中部以下地区具备形成深水浊积的条件,极有可能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接替区。

  • 标签: 断裂坡折带 柴达木盆地 古近纪 新近纪 沉积相
  • 简介:作为当今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海底水道的沉积构型样式复杂多变,其控制因素目前尚无定论,这大大增加了相关油气藏的钻探风险和开发难度。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陆区为例,以近海底高频地震信息为原型,揭示了海底水道体系的外部形态样式和内部结构样式,探究了水道体系与复合水道形态特征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海底水道体系沉积构型控制因素。研究认为:(1)水道体系可分为限制性、半限制性和非限制性3个大类,限制性水道体系的边界为一明显的大型下切谷界面(或峡谷),半限制性水道体系的边界也发育明显的大型下切谷,但其界面两侧发育大型天然堤沉积,非限制性水道体系则不发育大型下切谷,其中每个大类又可依据其内部复合水道的类型,细分为2个小类(下切式和包络式)。(2)水道体系内部复合水道间存在垂向和侧向2种类型的叠置,前者可细分为孤立式、叠加式和切叠式3类,后者则包括叠合式和分离式2类。(3)地形坡度与水道体系类型和规模具有一定的耦合与关联,在类似油藏规模的局部沉积体内部,陡坡段(坡度大于1°)主要发育限制性水道体系,缓坡段(坡度0.5°~1°)主要发育半限制性水道体系,平坦段(坡度小于0.5°)主要发育非限制性水道体系;随着地形坡度的增大,水道体系的宽度减小、深度增加、宽深比减小,即向“窄深型”形态发展。该项研究不仅对深水沉积学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高效开发海底水道油气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标签: 海底水道 沉积构型 构型样式 地形坡度 演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