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治疗在小儿脑瘫治疗中所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小儿脑瘫患儿60例进行治疗分析,将患儿分为研究组(综合康复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患儿各3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可以降低患儿伤残程度,临床治疗价值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综合康复治疗和常规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FMA、MBI评分和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康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30例脑瘫患儿为对照组,使用运动治疗;30例脑瘫患儿为治疗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患儿治疗后GMFM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提高(P之0.05);其中治疗后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脑瘫患者综合康复治疗较单一运动法治疗有更好疗效。

  • 标签: 小儿脑瘫 康复治疗 综合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法用于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30例小儿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儿常规理学疗法、高压氧疗、药物治疗、中医针灸、语言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不同年龄段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小于1岁组的总有效率为100%,1岁到3岁组的总有效率为82.2%,3岁到7岁患儿的总有效率为65.5%。比较三个年龄段的总有效率,小于1岁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年龄段的总有效率,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临床效果显著,且越早对患儿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患儿越容易康复,且康复程度也越好。

  • 标签: 综合康复治疗法 小儿脑瘫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综合康复治疗理念作用于脊髓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及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经资料整合,40例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各项指标评分均有显著提高,前后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作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 标签: 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综合康复治疗脊柱骨折所致截瘫患者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所致截瘫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运动训练及针灸等综合治疗。后比较两组脊柱骨折所致截瘫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及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情况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康复治疗脊柱骨折所致截瘫患者,疗效显著,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综合康复治疗 脊柱骨折所致截瘫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康复中心治疗的6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32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行采用冷、热水交替浸泡法、压迫性向心缠绕法、正确摆放体位、心理康复综合康复治疗,治疗1月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以Fugl-Meyer(FMA)评分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以改良Barthel(MBI)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通过相应的康复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Fug-Meyer运动功能评定及ADL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其改善幅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明显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疼痛及肿胀症状,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综合康复疗法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栓脑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急性脑血栓脑梗塞患者6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以及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BRSS和ADL评分比较,康复组患者BRSS和ADL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脑血栓 早期康复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用于COPD患者肺功能改善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70例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经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总有效66例(94.3%)。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对COPD患者病情恢复更有帮助,值得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综合康复护理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脑出血效果。方法2014年8月~2015年7月,对照组、观察组各入选脑卒中患者45例,分别给予常规康复治疗、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卒中后90日,观察组与对照组FMA、ALD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CSI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听力下降。结论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脑出血康复效果较好,可增进功能障碍康复效果,但也存在并发症,需做好风险管理。

  • 标签: 脑出血 高压氧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卒中急性期病人中医综合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并对其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现选择2014年3月1日—2015年9月31日就诊的80例卒中急性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卒中急性期的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组40例。分别经由常规和中医综合康复护理的方式。同时,对比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经过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干预组患者经由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卒中急性期的患者经由中医综合康复护理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还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卒中急性期 中医综合康复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中风急性期患者实施中医综合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急性期患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56例,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方式,常规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四周后,CNS和BI评分差异显著,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1.1%明显高于常规组76.7%,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急性期患者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 综合康复护理 中风急性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乳腺肿瘤患者术后上肢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入院的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84例,将其所有患者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实行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功能锻炼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患侧上肢上举功能(前屈,外展,后伸,外旋)比较及术后并发症。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患侧上肢前屈,外展,后伸,外旋等活动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患肢术后1个月、前屈,外展,后伸,外旋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患侧上肢水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肿瘤术后进行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防止患肢水肿的发生,从而更好的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综合康复训练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举措对对脑血管疾病康复效果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患有脑血管疾病病人54例,将干预之前以及干预一个月以后Barthel指数与抑郁量表对病人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采取综合护理举措,在护理效果,患者生活能力方面明显提升,病人GDS评估,Barthel等方面明显比入院时高,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举措,收效良好,康复效果更佳,能显著提升病人生存质量,临床中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脑血管病 康复效果